论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

2014-04-10 10:26蒋祥龙王翠云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职业

蒋祥龙,王翠云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安徽亳州,236800

论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

蒋祥龙,王翠云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安徽亳州,236800

品牌专业是高职院校具有核心竞争力并拥有较好社会声誉及较大社会影响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深化品牌专业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的品牌效应已是当务之急。通过对品牌专业内涵的理解,提出了品牌专业建设的五项原则,并从品牌专业建设的服务理念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打造、双师团队优化、教学管理改革以及特色文化形成等六个方面,探析了品牌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原则与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要加大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力度,推动内涵建设,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与培育一批品牌专业,加强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塑造并维护专业品牌形象,从而促进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整个专业群建设与专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及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

1 对品牌专业内涵特征的理解

品牌是一种事物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专业是学业类别,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是高职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及学校性质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以一定的学科为基础,是学科建设具体化的体现[1]。所谓“品牌专业”,它与“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等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是指高职院校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双师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学管理与改革成果显著,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且对口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对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建设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专业。因而,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具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任度、高忠诚度及强凝聚力和吸引力等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为社会、家长和学生所认可与赞誉,能够给公众形成美好的印象和记忆。

2 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2.1 市场导向性与前瞻性原则[2]

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建设既要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律来建设,但也不能现在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现在热什么就建什么,毕竟“热门”专业不等于“品牌”专业,品牌专业是学校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必定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得到社会公认并具有广泛需求。也就是说,品牌专业建设在遵循市场导向原则的前提下,既要着眼于当前的需求,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前景。要紧紧抓住市场脉搏,在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以一种超前的眼光,针对未来的技术发展,尽可能地做到超前的专业培训,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整体提升奠定人力资源基础[3]。

2.2 特色性与创新性原则

品牌专业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性。专业特色是由一流的“双师”教学团队、特定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学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构成,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及用人单位的评价是检验是否为品牌专业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建设体现本校特色的优势传统专业;另一方面要选定和发展自己的核心和特长,积极培育自己的特色专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建设品牌专业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经过日积月累,一旦建成,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就会充分认同,就会享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但也应与时俱进,不能一劳永逸,而应紧跟社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念,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拓展专业自身的发展空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职业性与技术性原则

高职院校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品牌专业建设应体现“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双管齐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和与技术相关的应用技能均要重视,不可偏废任何一面[4]。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基础课程(岗位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及健全人格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以良好的心态适应职业岗位;而专业课程(岗位技能课程模块)应强调技能性,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训练为本,加强实践实训教学。专业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服务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并与专业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凸显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4 地方性与行业性原则

高职品牌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发展理念,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结合学校所处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尽可能找到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结合的层面,增强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并成为支持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才能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才能获取良好的物质基础与旺盛的社会需求,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5]。高职品牌专业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也在为行业经济建设服务,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性特色,主要针对行业需求、行业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而建设,从而满足本行业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2.5 稳定性与示范性原则

高职品牌专业既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专业内容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以保证品牌专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品牌专业的变动是绝对的,因为只有“变”,才能保持“品牌”的长久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品牌”。品牌专业却又是相对稳定的,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其经济产业结构、职业岗位人力资源需求、就业结构等就会相对稳定,而品牌专业多数是长线专业,既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及充足的教学设施条件做保障,又有连续性与周期性的特点,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对高职品牌专业的形成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工作良好秩序的保证。同时,品牌专业代表着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方向,所构建的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及校企合作模式等,为同类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 高职品牌专业内涵建设探析

3.1 服务理念的定位:品牌专业建设的灵魂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教育以实践能力为主线,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突出培养学生毕业后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既要防止学科本位思想,又要避免实用主义观念,因此,品牌专业建设必须明确“两服务”的专业理念定位。一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体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初次对口就业率,此为专业生存之本。二是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立足点。专业人才培养要切实对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及智力帮助,解决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唯有服务好企业,才能获取行业、企业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从而在服务中提升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为专业发展之力。

3.2 课程体系的构建:品牌专业建设的载体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构建产学结合并具特色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品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打破传统学术型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楼层式的结构模式,而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对专业岗位群进行分解,剖析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及人文知识的要求,将课程整合成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等,形成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并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校企合作互动,共同开发。同时,加强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并将课程分解为各项主题学习任务,再据以设计实训项目,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强化动手操作能力,为未来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职业素质教育模块为基础,以岗位技能模块为主体,以岗位能力知识模块为支撑,并以岗位能力拓展与提升模块为发展动力的课程体系。另外,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入了中国连锁经营管理协会,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及会议,了解连锁经营行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也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建设提供了新鲜血液,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建设成效显著。

3.3 实训基地的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的保障

设施设备完善的实训基地是品牌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品牌专业必须拥有功能完善的校内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实训基地)以及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是构建模拟仿真或真实的校内实训室,具有浓厚的职业氛围和产学一体化功能,且现代技术含量高,设施达到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让学生的各项技能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得到系统训练,既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直接参与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锻炼。二是引资进校建“校中厂”和投资进厂建“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生产性实训,推行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三是建立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产学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双赢,既能锻炼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又能给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供给,并以产学结合为发展方向,将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与企业共同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校企共同配备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并配有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和监督检查指标,以确保实习实训达到教学大纲预期的要求,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带动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4 双师团队的优化: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教学名师不仅是品牌专业的支撑,也是品牌专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对广大家长、学生及社会公众而言具有无穷的魅力。因此,品牌专业建设要通过“派、培、赛、研、带、聘”等方式打造一支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一是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牢固树立职业教育理念,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大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引进或聘请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实现校内专任教师及校外兼职教师的数量搭配合理。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引进或聘请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较高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界人士作为专业带头人来校讲学或进行实践指导培训,并由企业兼职老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学生。三是加强专兼职教师的管理。建立专兼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基于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同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团结竞争意识及创新精神,并激发创造活力,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想品牌、创品牌、争品牌。

3.5 教学管理的改革:品牌专业建设的动力

品牌专业建设首先要以规范教学管理为基点,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实施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专业带头人负责制为抓手,从而提升品牌专业的内涵质量建设。一是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介绍、课程建设规划等教学标准要齐备;实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过程要规范;教学环节要规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二是改革考核考试方式。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考核评价形式既要包含传统的考试形式和手段,更需要推动评价机制的改革,如通过调查报告、小论文、现场技能测试以及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专业特长[6]。三是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训练实训项目,教师进行指导,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四是实施专业带头人负责制。专业带头人牵头与企业(行业)共同负责专业建设目标、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合作开发专业教材以及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等,以促进专业的内涵建设。

3.6 特色文化的形成:品牌专业建设的标志

高职专业文化是指高职院校中某一专业全体学生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由此在该专业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与专业特点密切相关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个性文化氛围[7]。专业文化是一个专业在长期建设过程中所积淀形成,是一个专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专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了知识、技能、技术、信仰、道德规范等,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在专业使命、专业荣誉感、专业道德、专业礼仪等方面的自觉认同与践行[8]。因此,在建设品牌专业过程中,要积极构建专业文化,一是以专业精神文化为灵魂,打造良好的专业物质文化,如专业的教学职业化情境、教学设备、实训基地以及专业的教科研成果等;二是培养学生的行为文化,在精神文化的引领下,在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应专业与企业、行业的职业岗位,让学生养成各种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进而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实现将来与企业的行为文化对接;三是要不断完善促进专业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校规校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等,如通过专业的实训基地制度文化建设等,以加强专业的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高职品牌专业唯有深入挖掘自身的专业文化,让专业文化感染每一届学生,激励学生乐于专业学习与研究,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能,同时能够引领专业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激发专业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打造出专业自身的品牌。

[1]王云波.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4):76-78

[2]蒋祥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86-189

[3]杨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1

[4]蒋永忠,张颖.基于理实一体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2):88-91

[5]史君英.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19-21

[6]蒋祥龙.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16-118

[7]章萍.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14):45-46

[8]林润惠.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89

2013-11-02

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201205)暨2013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职高专院校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项目。

蒋祥龙(1971-),安徽亳州人,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及连锁经营管理。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1.033

G642.0

A

1673-2006(2014)01-0114-04

(责任编辑刘小阳)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