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4-04-14 21:08龚艳霞
关键词:专业课程湖南省办学

龚艳霞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龚艳霞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湖南省各高校10多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历程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也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留学市场的变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外部因素,如高考生源减少、国内高校录取率逐年提高、低龄化出国不断升温等,也涉及到项目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国外合作院校层次和录取的生源起点偏低、引进国外合作院校优质课程较少、用英文或双语教授专业课程偏少、英语课程偏重于考试培训等.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完善办学项目的内涵使其可持续性,如采用英文或双语专业课程教学,英语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等;另一方面要拓展办学项目的外延使其形成互补性,如增加交流生与交换生项目,创造条件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办学机构落地湖南省等.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包括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办学项目一般指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学历层次办学,分国内和国外2个阶段完成本科或硕士学历教育,一般也称为双校园合作办学项目,其形式为2+2,3+1或1+3.前面的2,3和1是指在国内的学习时间,后面的2,1和3是指在国外学习的时间,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授予国外合作大学的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文凭.湖南省目前所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都属于这一类型.办学机构是指国外高校落地国内,整个办学过程在国内完成,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到任课教师均由国外高校完成,学生从高考一本线上考生中录取,完成相应的学分授予国外大学学士学位文凭.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属于这一类型.

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探索、发展、规范和健康等4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为探索和发展阶段,1995年1月《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的颁布进入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发布至今为健康发展阶段.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其中外合作办学与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发展较为滞后,中外合作办学起始于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1998年秋季的首届招生.历时10多年,湖南省已发展为14所高校开展本科和硕士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留学市场的变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来.这些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究其原因,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办学项目自身的欠缺.

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的问题

1.1外部因素影响使项目面临困境

(1)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高校录取率逐年上升.

湖南人重视教育历来已久,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使湖湘文化声名远扬,“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更验证了湖湘大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南省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源主要来自省内,然而从湖南省考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2013年这8年间的高考报考人数分别为52.0万、51.8万、53.4万、41.3万、37.8万、35.3万、37万,而高校录取率(包括本科和高职专科)分别为53.1%,54.9%,60%,67%,81%,86%,86.4%,85.3%.2014年湖南省高考报考人数是37.8万,预计录取超过85%.[2]

从以上2组数据不难看出,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从50几万降至30几万,而高校录取率从53.1%上升至85.3%.这种生源人数减少和高校录取率提高的变化给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带来了巨大的生源压力.湖南省几乎所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难以完成预定的招生计划.尽管有的高校采取了计划内指标招收二本线和高职专科线的考生,但也很难完成预定招生计划,计划外招生就更为艰难.为此,各高校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比如原则上要求考生达到本科三批最低分数控制线和英语单科90分以上,但高职专科线上和英语单科60分以上的考生也同样可以录取,生源质量大打折扣.其结果是优质生源不愿意来,基础差的考生很难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更不用说用英文或双语专业课程授课.

(2)直接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剧增,低龄化出国趋势日益明显.

经教育部资格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全国有452家,湖南省有7家.[3]每年春秋期间,各留学服务机构都会在各省会城市举办各种国际教育巡回展和各种留学咨询见面会,国外各高校也蜂拥而至.通过与考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考生和家长对自费出国留学更趋理性,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出国留学他们自有选择.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2012年,中国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总人数为264.47万,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超过90%.[4]近几年来,低龄化自费出国留学人数逐年递增,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占当年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5]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出国留学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中国普通家庭的又一选择,家长选择直接送孩子自费出国留学的趋势已成必然,这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模式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了45个中国公民主要留学国家的1万多所学校名单,[6]基本涵盖了中国公民主要留学目的地国的正规高等学校,为有意愿自费出国留学的家长提供了多个国家和多所学校的选择,而愿意留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自然锐减.

1.2项目自身欠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1)国外合作院校层次偏低,优质生源难以觅得.

每年国内外各类教育评价机构都要对全世界各国的高校进行排名.世界大学排名和各国大学排名给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合作院校造成无形的压力.从目前湖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国外合作院校来看,国外高水平知名院校基本没有,这必然对成绩优秀的考生失去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难以觅得优质生源.毕竟自费出国留学要花费一大笔费用,成绩优秀且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考生一般不会选择这类项目就读.从事中国大学评价研究23年的武书连认为,在大学各项指标中,有2项指标对学生成才最具决定性意义:新生质量(新生录取分数线)和教师平均水平.这2项是相互关联的,高水平和一流大学自然集结了高水平师资队伍,也同样聚集高质量新生.然而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质量偏低,一方面难以达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预定目标,另一方面也难以寻求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

(2)英语教学以考试为导向,难以保证语言能力的提高.

从湖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院校来看,英语教学是重中之重,各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组建专职和稳定的英语师资队伍.但是由于是双校园办学模式,雅思或托福考试就成为唯一的英语教学目标,加之合作项目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各院校基本上按照雅思或托福考试内容安排教学.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势必使英语教师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训而忽略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单纯的语言考试培训,违背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就是很好的例证,很多大学生通过了四级或者六级考试,但是英语实际沟通和交际能力很差.“社会舆论对四、六级考试的负面影响更是痛心疾首,甚至有专家呼吁取消四、六级考试.”[7]

(3)专业课程中方授课,很难做到课程对接.

据调查,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由中方专业教师担任,即使个别院校开设一两门双语专业课程,或由国外合作院校派教师讲授一两门专业课程(一般一门课程也就一两周内完成),但都是杯水车薪.首先,各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没有固定的专业课程教师,一般根据开设专业课程的需要从其他院系聘请专业课程教师,而对这些聘请的专业课程教师来说仅仅是完成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可能进行教学研究,更谈不上与国外合作大学的课程对接.其次,国内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国内相关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进行授课,这势必造成国内外院校的专业课程名称相同(如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完全不同或者大部分不同,当合作项目学生进入国外大二或大三继续完成本科后续学业时,自然会遇到先期课程缺失、课程内容不一致等需要克服的困难.再者,国内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中文讲授,到了国外学生还要重新学习英文专业词汇和了解英文专业相关概念.

(4)受双校园办学模式的局限,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办学模式已显示出其局限性.所谓双校园是中外双方各负责一个阶段,中方负责在国内招生、英语培训、国内阶段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外方负责接收基本合格的学生完成后续学业并授予学历文凭,在办学经费方面各收其费,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由于外方对合作项目没有经费投入,因此外方的教育资源也就很难投入到项目之中.加之各国对留学生政策放宽,自费出国留学更为便利,双校园模式很容易演变为仅为国外合作院校输送生源,特别是3+1和1+3项目.

从目前国外大学招收留学生要求来看,国内高职专科毕业生只要英语到达要求就可以赴国外高校读1年或2年获得学士学位,国内在校的大一或大二本科生随时都可以转入国外高校完成本科学业.与此同时,国内各本科院校与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口径不断扩大,交换生、交流生的名额逐年增加,这一切的变化都为高职专科生和本科在校生自费出国留学提供了多方位的选择.

2 建议与对策

2.1完善项目内涵以弥补项目不足

外部因素是客观存在并随着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项目内涵,以弥补项目的不足与欠缺,才能使其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

(1)英语教学以培养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国内就能体验国外的语言环境.

外语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因素不仅涉及宏观层面,即社会需求、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师资质量、教学管理等,还涉及学习者的微观层面,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学习策略等,同时又与所学语言特点、母语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因素等密切相关.[7]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就必须在制定英语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估等环节时明确定位.首先,要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和设计符合双校园项目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计划.其次,在英语课程设置时要分层次分阶段,不要过早地进入雅思或托福考试培训,要在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考试强化培训.最后,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语言优势,要求外籍教师参与中方英语教师的教研活动,中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仿真语言环境,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国内就能体验国外的语言环境,顺利过渡到国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力争用英文或双语专业授课,实现中外专业课程对接.

国内高校应与国外高校协商双方都应有实质性投入,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教学活动尽量在国内完成,力争国内阶段1/3的专业课程由外方教师担任,其他专业课程由中方教师担任,但尽量采用双语教学,这样中外专业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和课程对接,形成互动,有助于提高中方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增强双校园办学项目的竞争力.

中方专业课程教师要相对固定,一方面可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专业课程教师教学研究,另一方面定期选派专业课程教师到外方进修学习,通过这样的机制稳定专业课程教师队伍.

2.2拓展项目外延以增强项目互补性

(1)充分利用外方资源,开展多方位合作.

在双校园项目合作的基础上,针对中方在校本科生开展交换生、交流生的项目.同时,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游学、短期访问等合作项目,争取外方的学生到中方学校进行访学与交流,增进合作双方的学生实质性的交流与学习.

(2)创造条件,争取与国外知名高校更深层次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8]提出要“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双校园项目为中外高校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其深层次合作就是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使国外知名高校落地湖南,既有利于引进国外知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可弥补双校园项目的不足,同时提升双校园项目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3 结语

面对新形势和出现的新问题,应冷静思考,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完善办学项目的内涵,在教学中应加强英语或双语专业课程教学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使双校园项目办学优势突出,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拓展办学项目的外延,充分利用外方资源开展多方位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办学机构落地湖南,形成与双校园项目的优势互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EB/OL].[2014-04-22].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ort/1006.

[2] 胡力丰.湖南高考录取率连续6年提高[N].潇湘晨报,2012-08-25(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EB/OL].[2014-04-22].http://www.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

[4]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EB/OL].[2014-04-22].http://www.eol.cn/html/lx/baogao2013/page1.shtml.

[5] 新华网.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EB/OL].[2014-04-22].http://news.xinhuanet.com/hr/2012-09/04/c_123668800.ht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45个国家学校名单及国外学校资质情况查询方式[EB/OL].[2014-04-22].http://www.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355.

[7] 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8] 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04-22].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责任编辑 陈炳权)

ProblemsinSino-ForeignCooperativeEducationalProjectsandCountermeasures

GONG Yanxi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of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In the past more than 10 years,unique styles of education have been formed and much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conducted in the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in Hunan province.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hange of study abroad marke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ffec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s,including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The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 candidates,the increasing college entrance rate of the country over the years and the more and more younger-age people going abroad and so on.Th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lower levels of foreign partners,the inferior quality of the admitted students,the less high quality courses from the foreign partners,the less specialized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 or bilingual and too much attention to exams in English language.Thus,on the one hand,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projects fit the new situation,such as offering more specialized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 or bilingual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ies.On the other hand,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projects for exchange students,and establish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the famous foreign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education projec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007-2985(2014)05-0093-04

2014-06-20

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ZK3039)

龚艳霞(1963—),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G513.3

A

10.3969/j.issn.1007-2985.2014.05.022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湖南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