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人物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4-04-15 07:14曾华晖
关键词:图案装饰传统

曾华晖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个民族其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并溶进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性格与审美心理。时代的艺术风貌培育了这个时期人民的审美观,而人民群众高尚的审美观念又造就并推动着这一时期的艺术风貌。艺术影响着人民,艺术又来自于人民;人民大众孕育着并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因此,一个民族传统艺术的巨大魅力是不可遗忘和不可低估的[1]。

人物图案是装饰基础教学中较重要的内容,艺术设计院校均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它在装饰规律上虽与花卉、动物、风景图案相似,但在人体结构与图案变形的关系、神情动态夸张的程度等方面,却要求更为严格。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用自己对美的理解(审美)去审度周围的一切 (包括他人和自己)。因此,人物图案既要富有装饰美感又要获得人们的喜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幅好的装饰人物作品,不仅要注意到人体结构、动态的由来,服装纹样等方面的准确性,还要有很好的理解和较宽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再超脱所谓“准确”的束缚,沿着主观想象的阶梯使人物图案形象升华到情感的境界中去。装饰人物看来似不真实,却能使人为之动情,比之彩色照像更令人可亲可爱与可信。如何吸取传统及民间艺术之精华,体会民族艺术之感情,并用于今天艺术的创新,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在浩瀚的传统艺术精华中,作为人物图案的借鉴,该学习些什么呢?笔者认为集中到一点就是学其装饰手法的运用,以及它所显示出的那种辉煌的装饰美。

在着手进行人物图案练习时,一方面要看些介绍学习方法的理论书籍,另一方面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从各地的博物馆或名胜古迹中的古代绘画、雕塑、出土文物等,临摹那些带有装饰性的人物形象,学习其装饰性的手法,从中找出人物造型的装饰规律、形式美的规律及程式化手法运用的规律。通过临摹和分析研究,总结这一阶段的体会,以加深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提高在装饰艺术方面的修养,为下一步的人物装饰画学习,打下有益的基础。

一 装饰人物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艺术设计院校的学生对装饰人物的教学内容,普遍寄予很大的兴趣和热忱,较之花草动物图案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许多学生在图案课的开始就急于人物变化或是画人物装饰画。教学实践证明,部分学生由于欠缺对装饰规律的掌握,欠缺必要的装饰绘画基本功,再加之艺术修养知识面的狭窄,对许多问题“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作业实际上只是摹仿性的再现。更有少数学生把装饰变形理解为随心所欲的乱画 (类似哈哈镜式的变形),使人感到离奇丑陋甚至产生厌恶。也有些作品漫画味过浓,用滑稽或“卡通”取代了装饰性。在变形中无意识地任意拉长或缩短,服饰纹样“张冠李戴”等等,都是教学中常见的毛病。所以,如何上好人物图案课,有许多问题需要研讨和总结。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人物图案教学的方法。对不同的班级曾实施过不同的教案,希望从不同阶段“入口处”,经过不同的路径,达到较理想的彼岸,使学生学得路子正一点、方法多一点、知识面更宽一点。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教师交给学生的不是一块金子,而是“炼金术”。这“术”从何来呢?笔者不断地寻觅着。

学习人物图案,用什么作入门的引导,第一个单元该让学生了解些什么、听些什么、看些什么、再画些什么,这是很重要的。学院安排用写生来入门,请模特儿化好妆摆出种种优美的姿态让学生写生,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按素描课速写的要求来完成了。凡是模特儿有的,学生都能认真而准确的画出来,除此之外就一筹莫展了。面对模特儿,学生的写生都是一个样子,变化的图案形象也是大同小异。更为不妥的是,在学生的脑子里只装着模特儿,被约束得不敢“越雷池半步”。笔者感到这个方法不可取,不对头。系统地学习装饰人物图案,若时间、条件允许,进行传统人物造型的临摹和学习民间工艺品关于人物造型的许多程式化的创作手法,以此为开端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这样教学能取得显著收效。

二 学习传统作为课程入门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艺术门类瀚如烟海。作为人物图案之借鉴,因教学条件、课时的局限,必须突出重点。主要学习其装饰手法的运用,领会那属于民族艺术灵魂的装饰美感,以及作为东方艺术特点的装饰效果。

因条件限制,学校不可能花费太多的经费让学生到各地博物馆或名胜古迹去临摹搜集有关的资料。在校学习主要是凭借各种资料进行学习,要求通过欣赏、分析、临摹,认真地看、想、画、写,从中找出人物装饰造型、形式美感和程式化表现手法的规律。学生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大量临摹,查看文字历史资料,阅读有关的评论文章,最后根据学习体会写出书面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加深同学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感情,提高装饰艺术方面的修养,填补知识领域中的空白,为深入进行人物装饰画学习打下有益的基础。

传统人物造型及其装饰美感是通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经过分析、临摹,这种感受更加深刻。以形写神、寄情于形乃传统艺术之精华。从一些精粹的古代人物雕塑中可见,不论塑造的形象是神还是人,作品均以人的情感来展现生活,作者既是在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美,又是在刻意地表达理想中的美。艺术作品赋予生活以色彩,又体现了人的情趣。无论是隋代仕女图、唐代彩绘舞俑,还是众多的石刻佛像等,均以人的神情面貌出现,而且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展现出惊人的艺术表现力。

四川的大足石刻,艺术成就是辉煌的。那些石佛有的姿态婀娜、神情妩媚,有的肃穆庄重、慈祥隽秀,其体态之匀称、视觉比例之适当,都无可形容。塑像或坐或立,于合掌金足之中姿态均不相同,静中寓动,静中蕴情,寓无穷的变化于统一之中。大足石刻的许多人物衣冠服饰极尽工细华丽之能事,然繁而不乱,美而不俗。优美的“媚态观音”打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那合而不露的微笑,深沉而甜蜜,尤以抿拢的两个嘴角细腻动人。工匠们还在观音的身旁加上对称洒脱、飘逸流动的飘带,使人物似乎是姗姗挪动着碎步,刚刚飘飞降落而至。这既表现了人物的动态,也增添了画面的装饰美感。

三 传统人物造型中线的装饰美

图案人物的变形,常追求“味儿”。夸张其形,实质上是为了表达其神。“唯妙唯肖”也不是指形,是指神态情趣,指一瞬间特有的神情韵味。所有这些都是以美感为前提的,装饰人物就是要通过美的变形表达美的神态和美的情趣。[2]人物图案的变化,难也就难在这里。但传统艺术的人物形象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最好最完美的示范。在这些艺术品中,看到了作者带有主观想象力的创造型装饰手段的运用。然而这一切又完美得不留一丝痕迹,如天生造就的一般。在习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在传统人物的艺术形象里找到了答案和样板。

传统人物形象的装饰美还体现在对线的运用上,其表现力是无穷尽的,非常值得研究与学习。线是传统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从装饰的角度来分析,传统人物作品的特点是用线来表达美。无论是抽象美还是具象美,线都成为主要的媒介,线和装饰性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山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是有代表性的传统壁画艺术,尤其是三清殿的“朝元图”,更令人叹为观止。大殿四壁的画面上共有二百八十六个人物,均高达三米以上,如此大型众多的神像画在一起,各具风貌特征,但整体风格却十分统一,在谐调中求变化,寄繁复于单纯。众仙的飘带农饰均由挺拔舒展的长线条画出,一丈多长的线条一气呵成,找不到停顿接缝,分不出起笔落笔,整幅壁画气韵贯通流畅[3]。站在大殿内饱览壁画之全部,均是飘逸流动的线、刚毅挺拔的线;线的疏密聚散、曲在刚柔使壁画产生了丰富的形式美感。

在一般概念里,线仅仅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是面的边缘,是体积的边界,是物体的轮廓。它仅是一种示意,是僵死的符号。在绘画作品中,线开始有了“生命”,除上述功能作用外,画家还赋予它新的作用:虚实变化、明暗变化、动与静的变化等等,把它的作用与表现力扩大了。然而在传统艺术作品中,把线的主要表现力都倾注在装饰性表现上。线对形和结构的示意作用已是很次要的了,线主要是表现美,表现装饰性。

四 结束语

集美大学艺术学院还结合当地的民间工艺进行教学,经常到莆田雕刻艺术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请当地著名的雕刻师介绍独具特色的木雕创作方法,尤其是夸张变形方面程式化的方法。在人物变形手法上,莆田木雕作品有“填白补空、密不通风”,“紧缩间距、有疏有密”,“部位不移、提高压低”,以及“放头缩手去颈根”,“去中心、化边口、以一当十留弯头”等程式化的木雕装饰创作规律。[4]结合学校的教学,这些原则与规律,几乎没有用不上和不一致的。这种实践互动扩大了课堂教学范围,开阔了学习天地,加深了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使同学们深深地感到传统艺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许多宝贵经验,是很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的。

概括说来,笔者认为采用的教学方法,既可使学生学到必要的有用的知识,又可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艺术创作道路,使他们始终牢牢地站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

[1]许恩源.装饰人物技法[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4.

[2]李振镛.人物图案[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121.

[3]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5.

[4]福建省手工业管理局编.福建民间雕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59:28.

猜你喜欢
图案装饰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鲤鱼旗装饰坠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装饰圣诞树
老传统当传承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