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文学史学视域下文学史教学实践探索

2014-04-15 07:14张少美
关键词:文学史文学教学

张少美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9)

文学是什么,文学史是什么,文学史研究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讲授文学史的教师都不可能绕过的几个根本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出宏观的完整的较为科学的研究与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教学模式的选择,才能有效提高文学史的教学效果。

一 宏观文学史学视域下的文学史特点

文学史的教学首先是对文学发展的特征做出正确的把握。陈伯海先生在《文学史与文学史学》一书中曾提出“宏观文学史”一说,认为文学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产物[1]18。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每一次的政体更替、经济基础和上层意识形态的震动,都会引发文学现象的变更。因此考察讲授我国传统文学以及文学发展史,就应该在宏观的语境中,把文学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及其他学科的交互渗透联系起来,从整体的、科学的高度去研究把握具有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学现象的本质、生成与演变的规律。

1.整体的原生的民族形态。袁行霈指出:“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2]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精神的制约。与欧洲各国文明不同,我国古代社会是以贵族垄断为本位的、小农生产与家庭手工业结合为经济基础的宗法制国家,“王权、族权、神权、文化教育权为代表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达成了紧密的联系,建构起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1]36并形成了王权统帅下的“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的社会生活结构,进而形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以“政教伦常”为核心的王权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和文化形态的深层结构。考察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与演变过程,从“百家争鸣”到“三教合一”,再到“四维结构”分野,无一不显示出“人伦道德”这一教化核心。传统的文艺评论又推波助澜地强化了这一社会功能。史料记载,最早给文艺活动提出标准的是孔子,他首先确立了文学活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3]的政治目的;强调《诗》学“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突出“事君事父”的礼制政教的约束功能;并提出了“尽善尽美”的文艺评判准则。孔子的一系列文艺思想既奠定了我国传统文艺活动以美善相兼、善为主导的审美价值取向,也限定了此后几千年文学的发展方向。此后,经历代文人不断的传承与强化“风教”这一文艺指导思想,文学活动逐渐沦为政治的辅助工具,文学创作便打上了功利的烙印。尽管也出现过几次二律背反,但是传统文学的发展总体上是走上了一条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渗透着社会教化功能的道路,形成了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原生的民族文学形态。

2.动态的审美的发展形式。政治因素的过分介入与社会功利性的凸显,造成我国传统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样式发展的不平衡,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抒情文学,尤其是言志诗独霸文坛。政体的需要和意识形态的导向使“抒情言志”、“美刺比兴”的诗歌散文成为正统的文学主流,“陈述怀抱”、 “风雅比兴”成为抒情诗的主要传统,如《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魏晋的“建安风骨”、六朝的“缘情说”、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唐宋诗文的复古运动,等等,无不表现出以民生、以社会为己任的特点。我国早期的诗歌创作也相应的表现出言志有余而艺术想象不足的缺陷。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样式长期被摒除于正统文学的大门之外。其源头来自上古的神话传说,而神话这种过分夸张的“神力”显然不为政治伦理的需要,必须进行改写和重构,因此经过殷周崇善立德的史官的改写和重塑,这些上古神话传说成了零星和片段的存留,导致叙事文学发育的先天不足。直到宋末元初工商业等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瓦肆”、“勾栏”的兴起,“话本”、“说唱”、“戏曲”等叙事文学才得以民间的形式流行起来。元代起,社会格局发生了变化,由于外族的入侵,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渗透,文学发展也呈现出“言志载道”的主旋律,和“消遣娱乐”和声共存的势态,叙事文本才得以进一步发展。而这类叙事文学样式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社会功利的迎合,其文学思考也更多的倾向对社会人生的关注,显示出对伦常道德过分的执着,缺乏对艺术本身的观照;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主题和题材选择的单一化,情节发展摆脱不了善恶忠奸的斗争、最后善战胜了恶的模式,人物形象出现类型化和非忠即奸的绝对化,语言表白的说教化等艺术性的不足。

3.段落特征突出的历史脉络。在文学史教学之前应该先理清文学史的脉络,具体分期及阶段特征可以参阅郑振铎所著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文风文气的流脉、民族文化的气韵、及政治社会的变迁作为宏观视野,把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进程划分为本土文学、“结婚”文学和过渡文学转轨等三个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再以单个具体的文学运动、文体、文学流派的兴衰起落为微观视角,把以上三个阶段进一步分为11个时期,以此来确定不同时期的教学重点。先秦是中国文化的草创时期,尚未有纯文学的概念,北《诗经》南《楚辞》历来被学界看成是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战国群雄争霸,士的阶层壮大和四处游说,演绎了我国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两部诗集和诸子百家的作品讲授是这个时期的教学重点。两汉时期文学形式还较为单一,值得关注的是汉赋和汉末文人五言诗。魏晋战乱和政治的黑暗促成了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第一个自觉时;晋末佛教自印度而来也影响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文学创作期。此时的作家作品数量较多,文学理论也很繁荣,这个时期除了作品的教学之外,还要增加文学理论的介绍和史学的描述。唐宋是诗词发展的巅峰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学大师比肩而出,作家作品流派众多,史学线索勾勒、诗词作品的赏析和流派介绍历来是文学史教学的重点。元明清时期,多元文化的并存,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叙事文学的发展,创作主体的转化,导致了文本的多样化发展;元曲、杂剧,明清章回体小说等都各具时代特色;创作群体、文人社团、流派纷呈,文艺争论激烈,这个时期的文艺理论成果极为丰茂,等等,都是教学的重点。

二 宏观文学史教学实践新探

(一)以整体观贯穿始终

宏观文学史学观表明,一切文学现象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产生发展和演变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跟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风俗等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整体观在我们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尤显重要。首先,文学研究者要具备整体观的理念。宏观文学史学观要求研究者要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价值判断等,自觉的整体意识,以构成全面系统的文学史观。其次,文学史学研究要跳出以往孤立的、片面梳理作家、作品、文艺评论和文学现象历史的窠臼,要在宏观整体的层面上融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视角为一体,并把边缘学科纳入到文学考察的视野中,去把握我国传统文学的本质,廓清几千年文学总体发展演进的脉络与历史分期,用文学史的阶段性与文体、流派、思潮的演变相结合的形式建立文学史的授课坐标,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真实还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三,对待作家、作品的整体观。对经典作品的分析鉴赏,要把作家的生存时代、成长经历、创作倾向性和风格流派,以及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纳入到考察之中,进行整体的审美感知和科学的评价。反之,要评价某一位作家,也应该将其置于相关的创作背景、思潮流派当中,以作品看作家。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论其事,这样才能符合“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此外,对待某一文体产生、演进、变异的历史过程的也应整体把握,在广义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具体文体形成的,这样才有利于揭示某一文体的形成过程、形成的内因与外因。对文学流派、文学团体产生的把握亦然。

(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作品

周裕锴先生在《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中提到“诗史互证”的作法,“诗歌文本借助历史典籍的证据而弄清它产生的背景,历史典籍凭借诗歌文本的证据而修补它的舛陋。”[4]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建构因素,在文学史的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但是,当下在商品化时代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快捷与网络喧嚣浮躁的影响下,年轻的一代越来越远离经典文本的阅读,因此,文学作品阅读的引导已经成了文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在史学和作品相对平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外文本阅读的量,做到以史统帅作品,反过来以作品解读史学。其次,要充分发掘出经典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要引导学生明确,经典作品的阅读虽然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是开发一个人的智慧,塑造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文素养和品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长期的工程。只有明确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进而形成主动和积极的行为习惯。第三、有针对性的布置文本阅读。比如:系统阅读。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作家、流派辈出,尤其是作品浩如烟海,要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没有必要。新生一入学可以每人发一份阅读书目清单,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典型阅读: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不同又造就了文学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帮助学生廓清文学史的轮廓,梳理其变化发展的脉络和流变特征的同时,以顺藤摸瓜的形式带出每一个时期主要的创作流派、代表性作家和经典作品,有利于帮助学生具体深入地了解每个时代的文学特征。比如,先秦的《诗经》和《楚辞》,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两汉时期的文赋和文人五言诗,魏晋诗人自我觉醒的“人生苦短”的喟叹,个性张扬的盛唐强音,宋人的理性思辨,元曲、明清戏曲小说的演绎,等等,专题阅读。比如古代战争题材的诗歌,可以让学生专题阅读《诗经》中有关战争的诗篇、盛唐边塞诗人的作品、宋初范仲淹李益的词作,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战争理念和士人的精神风貌。比较阅读:同类系列作品、对比性系列作品,在比较阅读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对文学史系统整体的感知和思辨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可以配合各种课堂教学的需要,布置精读、选读、泛读等等。

(三)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专题讨论课。文学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种文学现象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种文学样式或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消失,都离不开其存在的社会背景,但又不一定与其产生的时代、社会生活成同步共频的。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关注每一个文学现象,更要理顺纵向的演变发展过程和找出横向的影响因素。比如,关于“中唐新乐府运动”这个章节,采用专题讨论教学的方法更有利于理清这个运动的流与变。可以先布置学生比较阅读《诗经·国风》、东汉初期的乐府民歌、汉末三曹诗作,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等作品,比较探讨这些不同时期作品的创作背景、主导思想、内容倾向、形式选择等方面的异同,最后课堂讨论得出:中唐新乐府运动在内容上沿袭了《诗经-国风》奠定的关心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形式上又走过了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三曹等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杜甫的“因事立题”,到白居易等人的形式与内容自由结合的时事评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乐府”的前前后后不同时期的内涵和因果关系,明了这个“新”字所在,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比如,介绍韩柳提倡的“古文运动”,课前就要列出先秦古文、两汉六朝骈赋、初唐骈文、中唐古文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课堂教学要介绍中晚唐朝野上下“骈”风盛行的背景,“骈文”辞藻华丽、形式繁复而内容空洞文体的特征,及代表性文本的分析,这样才能变抽象为具体可感,才能更清晰理清文本的发展脉络和突出古文运动的重要性。

2.探究性教学。沃德在《非常教师》中说到:“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5]。采用探究性教学,引进问题意识,引导学生集体探讨研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如,在介绍汤显祖与《牡丹亭》这个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探究问题来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先把问题抛给学生:杜丽娘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何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完成阅读环节:(1)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牡丹亭》文本。(2)通读有关于汤显祖生平及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的明代文学史料。(3)了解宋明理学主要内容,及影响汤显祖创作理念的“王学左派”哲学思想。(4)提供一些专题资料的索引,或者查找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查阅研读相关文献资料,比如,相关的评论专著、期刊论文、人大报刊的复印资料,等等。第三个环节:交流讨论。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2分钟发言稿,轮流发表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人物鉴赏和品评、或交流信息。接下来学生自主发言,相互质疑辩论或补充。然后,根据学生发言和讨论的情况,教师对重点、难点和疑点有所侧重的进行分析精讲。最后环节就是:做书面汇报。要求每位学生以文学思潮、流派的嬗变的梳理,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评论的综述以及文学史上重要争鸣述评等为内容,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写成2 000-4 000字的小论文。最后,与学生讨论、认识、评价、确认,哪些学生的成果具有探究的创新,予以鼓励和赞扬。

3.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多媒体等高新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在信息海量、平面直观的读图时代,多媒体课程因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声色具备、容量巨大、切合当下年轻学子们的接受模式而备受青睐。但是,多媒体课件教学也存在种种的弊端,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在文学史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有所选择。首先,应用在处理大容量知识类信息的介绍。文学史内容不但十分复杂,而且还涉及到政治、历史、哲学等等如多方面的内容;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变迁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特点和流派传承、文本的兴衰与嬗变,教学容量大之大可以显见。而诸如文学史的总体走向、主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争议性的内容及诸观点、文白对比、文字批注,还有边沿学科的影响等等,这类信息在网络共享时代又随处可查,我们可以把它处理成各类图表附加文本,把庞杂的内容条理化、框架化、清晰化,然后选择性的重点介绍,既直观形象又简洁明了。对于部分作品的分析也可以介入多媒体音像材料的使用,对于初学者来说,诗词意境的解读和再创造、明清戏曲唱词理解、品味和欣赏,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古代文学中许多戏曲都已被改排成经典曲目,比如黄梅戏《西厢记》、昆曲《牡丹亭》、《长生殿》等;不少小说作品也改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其中不乏既忠实于原著又演绎的生动的佳作;可以课外推荐欣赏,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插入片段音像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

(四)重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006年2月,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中,具体制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针。本科应用性人才应该具有更宽厚的知识,更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我们文学史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史学知识的灌输,更要考虑到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创造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创造性”的内涵做了比较准确的阐释,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文学史教学中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首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发现问题入手。创造力首先来源于思维的活跃、问题的发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提问,他们更多的是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必要引入问题意识,激活多维度思维。比如,关于宋婉约词大家李清照,通常介绍比较多的是把她作为女性作家特有的情感细腻的角度进行描述,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古今词统》易安词: “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和清代学者:“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兼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文本内容等的同时,侧重从家庭出生、以及与同时期女词人朱淑贞的比较中,从新的角度去发现,李清照深受宋代士大夫文化的影响,虽为女子却有士大夫清雅超逸的气度。通过不断的训练,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理论思考的习惯。网络时代的信息纷呈,读图式的快餐阅读,使当下许多大学生看待问题存在孤立、片面和浅层的偏差,缺乏内在联系和理论层面的思考。因此,在文学史教学过程当中就应该把学生带入理论的天地,形成探究的习惯和学术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成熟的学术成果、学界研究的最新动态,或有争议的学术观点,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还可以推荐阅读相关的学术杂志,布置小课题,让学生分组课后自主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课堂上演示和解说。在整个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尽早让学生接触学术研究的领域,贯穿研究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第三,帮助学生学会创新表达。高校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是毕业论文撰写,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理论。我们教师在指导论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学生从论文方向到选题到材料准备全是一片茫然,文字表述更是缺乏连贯性与逻辑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夯实其文学积累,尽量带入学术领域,并且以多样化的形式养成积累、发现与表达的习惯,并把这一过程纳入学分的评定机制中。比如:课堂发言、课后小论文、阅读笔记和评议、小课题多媒体演示稿等等;博客的开设也是很受时下青年学子欢迎的时尚,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教师开设博客,要求每位学生在博客上发表有关文学史和经典作品的创新看法、读书心得、研究小论文等等,或跟帖,或展开辩论,然后根据发言、跟帖的数量和质量评分,计入期末成绩。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或制作文学史电子资料,建立电子资料库,以数量和质量来评定等级分数,等等。

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向多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国文学史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学科之一,文学史教学也只有立足本民族的特色、以整体观的高度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陈伯海.文学史与文学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3]孔子.论语[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9.

[4]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3.

[5]F.J.STEPHENSON.非常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86.

猜你喜欢
文学史文学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与文学三十年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