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防治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36例

2014-04-15 13:08宋理萍钟诚卢德伟陈素萍
江西中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天灸关节炎证候

★ 宋理萍 钟诚 卢德伟 陈素萍

(暨南大学附属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 江门 529000)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肿痛,僵直变形,进而导致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因在冬季症状重,夏季较轻,所以又俗称老寒腿。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但就医者少,致使多数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天灸疗法源于“天人合一”“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借助三伏天特殊天气,夏季气温较高,阳气旺盛和机体气血充沛,腠理开泄有利时机,通过刺激穴位及温阳药物的发散,起到温经散寒,协调阴阳,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缓则治其本”“不治己病治未病”的目的。笔者运用天灸疗法防治阳虚寒凝型KOA患者36例,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6例,均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单侧膝关节发病28例,双侧8例,共44膝;年龄46~72岁,平均为58.16岁;病程1~10年,平均为4.25年。

1.2 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KOA诊断标准制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参照200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KOA证候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四型[2],选取其中的阳虚寒凝型KOA为研究对象,其证候为:膝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四肢冷感,昼轻夜重,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沉细缓。纳入标准:(1)年龄45~75岁;(2)符合上述KOA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长期服用药物者,需停用药物1周后方可纳入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合并结核及关节内骨折急性期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通风及并发症影响到关节者,如牛皮癣、代谢性骨病等;(2)治疗前1周内使用过消炎镇痛或糖皮质激素;(3)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能力者;(6)治疗不合作者及治疗中发生意外不坚持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敷贴方药组成:透骨草、细辛、白芥子、桂枝、川乌、巴戟天,威灵仙、肿节风、生马钱子等各适量,研成细末,鲜姜50g榨汁,与以上药粉适量,调成贴敷膏药装瓶。用时取直径约1cm,厚约0.5cm膏摊于透气胶布上。

取穴:内外膝眼、足三里、大椎、命门、肾俞、阿是穴。

方法及注意事项:夏季头伏、二伏、三伏时进行穴位敷贴,首先穴位定位做好标记,常规消毒,每穴位用药饼一枚,用医用胶带固定,每伏贴敷1次,每次时间2~6h不等,视皮肤耐受情况增减时长。初伏开始,直至末伏10d后结束。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多休息,贴药处避免挤压。由于药物刺激,贴药后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若出现灼热发红,刺痛可自行将贴药去除;若皮肤出现水泡,小者无需处理,大者需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常规碘伏消毒,并避免皮肤脱落,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治疗期间避免劳累,忌食生冷酸腥之品。

观察周期:伏天治疗3次,治疗期间,除急性发作予相应处理外,不用其他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1年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或复发情况。

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WOMAC评价标准[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有关痹症的疗效标准,自拟膝骨性关节炎评价标准。痊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无畏寒和晨僵,活动自如;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畏寒和晨僵明显减轻,活动基本恢复;有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有所减轻,畏寒和晨僵有所减轻,活动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无变化。

3 结果

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失访2例,总有效率为83.33%。

4 讨论

KOA又称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膝关节软骨损害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关节病。其病理变化以膝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与骨赘形成等为特点。KOA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的范畴,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湿邪及气候变化而诱发。该病在冬季易发,缓解期依然存在,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四时节气是相通的,在冬季易发一些慢性虚寒性的疾病,可利用三伏天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结合中药外敷及特定穴位刺激的天灸疗法,激发体内阳气,去除体内寒邪,鼓舞正气,起到协同作用,达到治未病和防止痼疾复发的目的。三伏贴方中,透骨草、细辛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白芥子通络止痛,其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桂枝、川乌温阳散寒,通血脉;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威灵仙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现代研究表明,威灵仙提取物具有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肿节风清热凉血,祛风通络,现代研究表明肿节风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抗炎等作用;马钱子散热消瘀,通痹止痛,接骨续伤,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选穴中,内、外膝眼均可直通关节腔,主治膝关节酸痛、肿胀、下肢麻痹等病症;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常刺激足三里可调节人体免疫机能;大椎为“诸阳之会”,刺激大椎穴可调节六阳经经气;命门可温补肾阳,培元固本;肾俞主治肾虚病症,统摄阳分,因个人而异采用阿是穴活络止痛。上述诸药通过穴位和经络的扩散作用,给以患者温热治疗,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由局部到整体起到祛风寒湿邪,补益肝肾,消肿止痛作用,缓解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天灸疗法是在中医学“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把灸法和药物敷贴有机结合,通过三伏天有利天气,使药物通过皮肤快速渗透,并在穴位内不断刺激人体经络,驱散体内寒邪,增强患者抵御外邪能力,从而缓解症状和防止疾病发生,降低发病率。经过治疗,许多患者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间隔延长,显示中医学的“冬病夏治”防治作用十分有意义。

[1]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9-352.

[3]张奉春.我国治疗关节炎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研讨会第一次会议纪要[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4):260-26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

猜你喜欢
天灸关节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天灸
天灸
“天灸”溯源及潜在应用价值探析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