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减轻大气污染

2014-04-16 03:49陈志新
交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检测站尾气机动车

陈志新

(常州新常荣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常州 213000)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即环保检测(简称“环检”),一般也称机动车尾气检测、机动车排放检测或尾气排放检测,是由环境保护部门批准设定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机构,其职能是对机动车定期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促使车辆得到良好的维护保养,加快高排放车辆的淘汰报废,从而达到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带来的危害。不通过排气污染物检验的车辆,环保部门不予核发环保标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交通部门不予通过营运车辆定期审验。

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以常州为例,从2002~2012年,汽车的保有量从10万辆发展到如今的60万辆,而私家车保有量超过40万辆,近2年机动车更以每天300辆速度增加。快速增长的机动车对大气环境影响日趋严重,对空气污染的“贡献”已占第一位,机动车排气污染物造成城市灰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十分巨大。

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3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月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2013年6月4日,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12年,地级以上城市中,43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质量浓度超标,占比13.2%,186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占比57.2%,这2种污染物的排放源都涉及机动车。此外,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只有23.9%。

环保部公告同样提到,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排气污染物直接威胁群众健康,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1亿辆以上,新增车用汽、柴油消耗量1亿至1.5亿t,由此带来的大气环境压力十分巨大。

1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机构概况

机动车环检站已经放开,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投资者有原来少数事企分离的国体,后来大多数都是个体私人经营,已经全面市场化、企业化经营,全国基本都是这种状况。

公安交通行政管理与机动车安检、环检业务完全分离,排气污染物检测(“环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安检”)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综检”)都以市场化运作。

环检由环保部门管理,安检由公安部门管理,综检则由交通部门管理。以常州市区(含武进区)为例,有环检站6家,安检站8家,综检站3家。有的站只有环检,有的站只有安检,有的环检、安检兼备,有的集3站于一身。相互竞争并不平等,经营状况相差很大,有的一个月检测量不到200辆,有的1d200多辆。连年亏损、勉强度日、盆满钵满都有。

1.2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经营中的不法行为

从事机动车检测的现在都是企业运作,大多以赢利为目的,良莠不齐,部分检测站负责人及相关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淡漠,环保意识不强。拉生意,做好人,抹不开面子。如A车检测用B车替代,“太子换狸猫”;有的甚至检测车辆不上线、不进站直接出检测报告,检测不合格更改检测报告数据,等等。广州私人检测站“人禾机动车检测站”,与主管部门沆瀣一气,行贿、受贿,大做“免检”文章,违规检测,放走10万辆“病车”,给行业及主管部门公信力造成极坏的影响。2013年6月23日,私人老板黄集洪判刑17年,7名官员判5到12年不同有期徒刑。

另外有的地区部分检测站为车主代办的年审检测而不当获利的“黄牛”盛行,且“黄牛”与检测机构相互勾结、形成默契时有发生。尾气排放检测大约有10%的不合格率,出现不合格车主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通关系,找“黄牛”,而不是治理,环保意识薄弱,不像制动、灯光不合格一样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这就造成不合格车辆通过利益交换获取合格检测结果,如此检测毫无意义。

1.3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收费

柴油车排气检测收费,烟度法12元/辆,不透光法20元/辆,从6年前开始到现在没有变化。因物价上涨,用人成本增加,各检测机构间“相互取经”。因收费偏低,导致部分检测机构为追求检测数量以提高收入而降低检测质量,甚至违规经营。

1.4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监管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站的上级主管部门这些年也加大了对检测站的监督,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比如检测工位视频监控、建立三元催化器激光打码、明察暗访、检测数据联网等等,收到一定效果,但笔者认为,检测工位视频更多是威慑,难以真正做到全程监督。明察,往往只是在进行年审或上级有文件下达需要检查时,才对检测站例行检查。通知你几月几日来检查,有的检测站平时松松垮垮,“临时抱佛脚”,准备也很充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各种台账、管理制度,设备仪器准备妥当,但一旦通过上级监督部门的认证以后,就放松了管理。暗访,虽然有的地方主管部门也加大了力度,每月都有暗访,但有的检测站与上级主管部门人员熟悉,执行力上打了折扣。发现违规检测时处罚力度不足,轻拍屁股,打不疼。另外车主或送检人员一般只要检测合格,是否规范检测并不在意,民不告、官不究。

以上种种状况,造成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没有检测,检测出来的排放不合格车辆没有通过治理,通过关系取得合格检测报告,继续在路上大行其道,“逍遥法外”。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灰蒙蒙的天,路上忽然有股怪味,让人恶心。看到冒黑烟的柴油车,只能皱皱眉头。现在有的开车人车窗都不怎么开,尤其在堵车或等红灯的时候。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拥有量会持续快速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今后将长期占大气污染的第一位,治理和控制汽车尾气刻不容缓。

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除了控制汽车的数量和提高汽油质量外,加快采用先进的汽车尾气处理技术,严把汽车尾气检测关非常重要,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进行强制治理,保持机动车尾气净化性能。

2 对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思考与建议

2.1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站布局及管理

将交通管理、机动车检测布局管理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当中,方便市民群众,减少车主来回跑的麻烦,提供机动车安检和环检一站式服务。进行机动车检测专用土地的试点尝试,通过试点,在行业资源整合基础上,逐步推行安检、环检、综检“三检合一”的综合检测机构建设,形成全行业检测能力的整合,从而实现便民、交通管理及资源集约化目标。

2.2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法律责任

加大机动车检测机构的整治力度,严肃依法进行整治。要完善和严格执行机动车检测安全法律法规,让不上线检测或不到检测站就出具检测报告者,不规范检测、出具虚假报告者承担应有的渎职责任,使不规范检测者付出高昂代价;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最大震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给部分守法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检测机构以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让守法经营者吃亏。

2.3 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站责任

检测站接受管理部门的委托,对机动车进行检测,具有社会性,因此检测机构第一位的应当是社会责任。要健全诚信体系,增强公信力,所有机动车尾气检测站都要建立信用档案。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严重违法者除追究检测站负责人法律责任外,该检测站不允许再涉足检测行业。

2.4 落实政府监管职责

全面加强检测站监管,检测工位安装摄像头,并与上级环保部门传输,保证上级监督部门能实时查看到检测工位的检测视频图像。检测图像上传,一车一照,没有该车检测的图像,无法出具检测报告,以彻底解决不上线检测,偷梁换柱等行为。检测软件中彻底取消作弊软件,使检测数据不得更改。上传图像、检测数据和行驶公里数建立数据库,根据数据整理、分析可以给上级主管部门及国家相关行业决策提供正确、可靠的依据。机动车尾气排放优良的厂家或车型给予政策支持,比如第一次年审环保免检,鼓励机动车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健全检测市场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对渎职失职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改革和完善体制,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

2.5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不合格的治理和复检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不合格的一定要进行强制治理,由环保部门与交管部门协调,在有条件的4S店或修理厂发放机动车尾气治理许可证,不合格车辆凭机动车尾气治理单,方能进行复检。更换三元催化器的,建立三元催化器激光打码。建立机动车路抽检常态化制度,增加机动车路检次数,不合格的强制治理,不留死角。

2.6 引入专业检测机构

鼓励引入的专业检测机构优先获得专用土地的使用权,以摸索作为城市配套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局限地方,引入全国性、规范的且具备综合实力的专业检测机构,由市政府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其对现存机动车检测行业进行资源整合,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和检测质量水平;对现存基础条件不满足检测要求的统一进行升级改造。物价部门结合所在地的消费及劳动用工水平,制订更为适宜且合理的检测收费标准,为减少不当竞争创造客观条件。

3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中国,而不是一个雾霾重重的中国。大气污染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而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机动车排气污染物。作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一线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减轻大气污染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检测站尾气机动车
地下汽车检测站建设的约束条件分析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高职道桥专业检测站管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河南省超限检测站四级联网系统研究
黄黄超限超载检测站机电系统关键技术探讨
变频技术在尾气压缩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