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研究

2014-04-16 17:08邬金辉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主通道城际珠三角

□邬金辉

珠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研究

□邬金辉

综合交通网;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网络形态;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已基本实现,迈入了发达经济阶段。目前,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等问题,构建绿色环保、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一、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概况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珠江下游,毗邻港澳,经济实力雄厚,人口稠密,总面积5.47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30.4%;2011年常住人口5647万人,人口密度1032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倍;城镇化率达到83%,是全国整体水平的1.6倍;完成GDP4.4万亿元,占全国的9.2%;人均GDP7.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珠三角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及重点城镇基本沿珠江东西两岸分布,并呈内外圈层形态;城市群各市功能多样,已形成城乡一体、类型多元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及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城市群区域发展较不平衡,东岸比西岸、内圈层比外圈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高。

二、城市群交通运输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综合交通概况

珠三角城市群各种运输方式齐全,运输体系完善,初步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密切辐射各城市及重要城镇,沟通国际国内的综合运输交通网络。2011年,铁路网(含城际)运营里程1210公里,形成了以京广线、武广客专、广深线、广深港客专、广珠城际、广珠铁路、广茂铁路等为骨架旳“大”字型铁路网;公路通车总里程5.64万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为主骨架,以普通国省道和县乡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航空运输形成以广州白云机场为核心,以深圳宝安机场为骨干,以珠海三灶机场和佛山机场为支线共同发展的空港体系。珠三角水运发达,港口密集,其中广州港和深圳港已成为国际枢纽港,但城市群对外综合运输通道仍在构建,区域内城际系统尚未建成。

珠三角城市群客货运输具有总量大、增速快、旅客出行频率高、单位货运强度低的特点,运输结构以公路为主导,铁路份额较低。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全社会客、货运量分别为29.8亿人·次、16.8亿吨。公路承担着91%的客运量和73%的货运量,铁路客、货运量市场份额分别为5.6%和4.7%。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城际客流需要,并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客观要求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向以高效优质公共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运输体系转变。城际客流是珠三角城市群客运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城市群全部客运量的83%。随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各城市建成区域逐渐连成一片,区域内部分公路逐渐转变为城市内道路,部分城际客流逐步具有城市化的特征,从而对城际交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存在的问题

(1)综合交通网总体规模不足,线网质量不高。珠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从运输网布局密度看,珠三角公路、铁路、水运港口、机场的分布密度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但从人均占有率看,2011年珠三角人均铁路0.21公里/万人、人均公路10公里/万人,两项指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珠三角旺盛的客货运输需求。

(2)城市群内客运形式单一,轨道交通地位需进一步提高。珠三角城市群内城际客流占总客流量的83%以上,城际旅客日均已超过650万人·次,预计2020年达到1100万人·次。城市间交流以公路为主,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各中心城市间快速增长的城际客流出行需要。城际线路仅开通广珠城际和广佛地铁。2012年开通的广珠城际目前开行客车52对/日,座位使用率超过100%。

(3)城市群对外通道尚在构建,能力不足。目前,珠三角城市群对外通道尚不完善,与省内其他片区、与周边省会城市或相邻经济区重要城市的联系不够畅通,尤其突出表现在铁路对外通道严重不足。除联系华中和华北地区有标准高、能力大的京广铁路通道外(包括京广铁路和京广客专),珠三角至粤西、粤北以及江西、云贵川渝桂、海南等地均缺少快速、便捷、直达的铁路通道。

(4)疏港铁路对城市群沿海港口发展支持不足。珠三角沿海港口不仅直接服务珠三角,对广东省其他片区及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省区也具有重要辐射作用,是中南五省调入铁矿石、煤炭、石油、粮食及其他原材料,调出机电、建材、土特产的重要口岸。2011年珠三角沿海港口吞吐量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4亿吨,预计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流量有望超过20亿吨。目前,珠三角沿海港口集疏运主要依靠内河和公路,加快沿海港口疏港铁路建设,大力提升铁路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珠三角城市群港口乃至腹地经济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5)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于线路发展和城市规划。长期以来,珠三角路网建设侧重扩大路网规模,增加线路里程,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运营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枢纽空间布局不适应区域城镇和产业布局要求,城市交通配套不足,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够,旅客或货物换乘、换装不便。

(6)综合运输统筹规划发展不足,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待健全。近年来,珠三角公路、铁路、城际轨道、水运和航空蓬勃发展,但是各种交通方式间协调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在规划层面,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制定的发展规划缺乏协调,同一通道缺乏不同运输方式的复合利用规划,同一资源(如港口)缺少错位开发规划。在建设层面,由于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原因,各交通方式的建设通常分头前进而缺乏有效协调,通道和站点等资源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在运营层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也缺乏有效衔接,存在运输方案分离、设备和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群交通的要求

1.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交通走廊

珠三角城市群沿交通轴线扩展趋势显著,交通走廊布局对城市群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先导作用。未来应加快构建以海港、空港为门户,由公路、铁路和城际轨道等共同组成的多条交通走廊承担大部分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对外的客货运输,带动沿线城镇、产业发展。

2.构建中心城区间的快速交通网络

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形态呈现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内圈层内城区基本连成一片,人口高度聚集,适宜优先发展城际轨道和快速公交。

3.改善城市间交界区域的交通网络和公交服务

努力改善交界区域交通网络和公交服务,打通边界组团之间跨市道路,适当延伸城市公交线路,并接驳综合客运枢纽。提高城市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带动交界区域土地开发,支撑产业合作。

4.提升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扩大综合客运枢纽服务范围,充分发挥枢纽在对外客流集散中的作用。在城区出入口为小汽车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转换提供便利的条件,引导更多需求转向公共交通。

5.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合作

加快发展由公路、铁路和城际轨道为主组成的对外通道和城际通道,实现通道内线路资源的优化配置。港口发展注重城市群内各港口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改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和口岸效率。探索机场之间的分工合作,实现城际铁路连接机场与多个城市中心区。

四、规划方案

1.发展战略

珠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应以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以道路为主的客运体系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客运体系转变、以通道建设为主向通道与枢纽建设并举转变、以建设为主向建设与服务并举转变,逐步实现各运输方式相互协调、一体化发展。

其发展战略为:珠三角城市群规划构建以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以机场、港口、铁路站场和公路站场等运输枢纽为节点,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顺畅、优势互补,与港澳及环珠三角地区紧密连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绿色综合交通体系。

2.网络形态

(1)城市群内城际交通。珠三角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基本沿珠江两岸分布,珠三角城市群内交通为以广州、深圳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珠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节点,由“两纵两横三射”骨干城际通道构成,呈“三角形+放射”布局形态的交通网络。

(2)城市群对外交通。珠三角城市群地处我国南部,毗邻港澳,东有海西城市群、北有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北有黔中城市群、西有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珠三角对外交通网络形态为以珠三角为中心、对外扇面放射的“一核七射”网络布局形态。

3.城市群内主要综合运输通道

城市群内部主要综合运输通道呈现“两纵两横三射”布局,包括广深主通道、广珠主通道、跨珠江主通道和广莞惠通道、广佛肇通道、深惠通道等6个通道。其中,广深主通道、广珠主通道和跨珠江主通道是综合运输网络的核心。

(1)广深主通道。广深通道位于珠江口西岸,通道沿线聚集城市群最重要的核心功能区及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主轴。2020年,通道内铁路及城际铁路在既有广深港客专、广深四线基础上,完成穗莞深城际的建设,形成3条8线轨道交通格局;公路在既有广深高速、莞深高速的基础上,完成从深高速、沿江高速的建设。

(2)广珠主通道。广珠通道位于珠江口西岸,与广深交通走廊共同构成支持区域进一步发展的交通“脊梁”。2020年,通道内铁路及城际铁路在既有广珠城际、广珠铁路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广佛江珠城际,形成3条5线轨道交通格局;公路在既有广珠高速、广珠西线高速、江珠高速基础上,完成南沙至珠海高速的建设。

(3)跨珠江口主通道。跨珠江口主通道包括跨珠江口中上游通道和深珠通道。跨珠江口中上游通道两端连接西岸广州、中山及东岸东莞等地,通道建设对促进两岸交流,实现城市群均衡发展及同城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020年,通道内铁路及城际铁路在既有广深港客专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佛莞城际、深茂铁路和中南虎城际,形成3条6线跨江轨道交通;公路在既有黄埔大桥、虎门大桥基础上,规划建设莲花山过江通道、虎门二桥、深茂公铁两用桥、深中通道等4座过江通道。规划预留深珠城际通道。

(4)广莞惠通道。广莞惠通道位于珠三角中北部城市功能拓展带的东部,是广州市向城市群东北及粤东、粤东北地区辐射的主要通道。2020年,通道内铁路及城际铁路在在建莞惠城际铁路基础上,规划建设广汕铁路,形成2条4线轨道交通格局;公路主要有广惠高速、常虎高速等。

(5)广佛肇通道。广佛肇通道处于珠三角北部城市功能拓展带的西部,是推动广佛一体、加强广州市向城市群西北及粤西地区辐射的主要通道。2020年,通道内铁路及城际铁路在既有广茂铁路基础上,完成佛肇城际、南广铁路、贵广铁路的建设,形成4条7线轨道交通格局;公路在既有广昆高速的基础上,完成广佛肇高速的建设。

(6)深惠通道。深惠通道处于珠三角南部滨海功能拓展带的东部,是深圳市加强辐射惠州、促进深莞惠一体化的重要通道。2020年,通道内铁路及城际铁路在在建的厦深铁路基础上,规划建设深惠城际,形成2条4线轨道交通格局,公路在既有长深高速基础上,规划建设惠深高速、仁深高速。

4.城市群对外主要综合运输通道

城市群对外有5条主要运输通道,包括京港澳主通道(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沿海主通道(海西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海西城市群)、龙岩—河源—广州—肇庆—南宁通道(海西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广州—肇庆—贵阳通道(珠三角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广州—河源—南昌通道(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

5.主要交通方式规划及效果

(1)铁路及城际铁路网规划。铁路以建设客运专线、疏港铁路为主。2020年前在深入推进在建贵广铁路、南广铁路、高拦港疏港铁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深茂铁路、广汕铁路、柳肇铁路、南沙疏港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新增铁路1094公里,铁路运营里程2124公里。城际铁路以建设“三环八射”的路网主骨架为主,在已建或在建的广珠城际等5条城际线路基础上,2020年前规划新增城际铁路879公里,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83公里,城际铁路骨干网络基本建成。

(2)公路网规划。公路以建设高速公路为主、改造国省道干线为辅。2020年,进一步加密高速公路网,完善布局,新建高速公路1969公里,通车里程4841公里,网络基本完善;珠三角与粤东、粤北、粤西之间均建成3条高速公路通道,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增加到15条以上。

(3)民航规划。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定位为国际枢纽,服务范围覆盖广东省及泛珠三角等广大地区,是面向全国、连接世界、实现国际中转的国际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发展定位为区域枢纽和国际货运门户,服务范围覆盖珠江三角洲腹地及周边地区,是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的枢纽节点和面向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国际货运门户。珠海三灶机场定位为干线机场。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6.028

猜你喜欢
主通道城际珠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城际列车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通车
城际铁路CTC中自动折返功能设计与实现
品质工程的浙江范本
——浙江舟山港主通道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的理念与措施
万科城际之光售楼部
一种城际车载列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试论快修式倒虹吸系统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