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调查问卷分析

2014-04-16 17:08陈莉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运输道路问卷

□陈莉

广东省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调查问卷分析

□陈莉

道路运输;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广东省

一、调查目的及背景

为了切实了解广东省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现代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模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现代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项目组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企业及业内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多次到企业进行现场查看、采访,编写发放了140份《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调查问卷》,希望能更全面地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广东省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模式及其现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含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项目组遵循问卷编制原则,参考相关调查问卷,针对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现实情况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包括选择题25题、开放式问答题1题。

2.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东省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124份,问卷回收率为88.6%;有效问卷124份,有效问卷率为100%。

3.分析工具和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工具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Excel,主要考察其所占比例等内容。

三、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涉及客运、货运、危运、客货运站场、驾驶员培训、维修检测等各类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涉及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其他道路运输职业人才等各类从事道路运输类专业性较强的生产及管理工作的职业人才。此次调查得到了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道路运输企业的配合,调查的覆盖面大、比例均衡,能较真实地反映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情况。

问卷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目前从事工作的性质;参加教育培训的模式;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最有帮助的教育培训类型;选择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参加教育培训希望取得的效果;目前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主要问题;对教育培训师资的需求;最需要加强的教育培训项目。

四、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1)人才类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46人)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41人)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8%、占33%,其后依次是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占15%,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占8%,道路运输经理人占4%,其他所占比例为2%。

(2)从业时间。从业2~5年的人数最多(41人),占总数的33%,其后依次是从业10~15年占22%,从业5~10年占17%,从业时间在15年以上占16%,从业时间2年以下占12%。

(3)学历层次。中等职业教育(或高中)所占比例最大(53%),其后依次是大学专科为25%,大学本科为15%,硕士研究生为4%,其他为2%,博士研究生为1%。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学历层次偏低。

(4)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就“有没有参加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进修”这一问题,选择“有“的人所占比例最大(51.6%),选择“没有”的为26.6%,选择“不清楚”的为21.8%。就期望参加教育培训的方式一题,选择“集中会议”的单位最多(54人),其后依次是40人选择“短期脱产培训”,30人选择“网上课堂”,6人选择“其他”。

(5)就“最希望参加哪一类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选择“学历提升”(41人)和“技能考证”(39人)的人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3.1%、31.5%,其后依次是“职称评定”为23.4%,“综合素质提高”为21.8%,“管理素质提高”为16.9%,“其他”为0.8%。

(6)参加教育培训的原因。选择“单位要求参加”所占比例最大(48.4%),其后依次是“自己主动参加”为31.5%,“完全被动参加”为13.7%,“无所谓”为6.5%,“继续教育学分要求”为5.6%,“顺便休息旅游”为0.8%。

(7)对目前教育培训的满意度。选择“对教育培训内容不满意”的人所占比例最大(31.5%),其后依次是“培训方式与培训师资”为25.9%,“培训地点”为22.6%,“培训效果”为17.7%,“其他”为5.6%。

(8)选择教育培训成果的情况。对“您将选择哪种教育培训成果”问题,选择“获得技能证书”所占比例最大(32.3%),其后依次是“获得培训证书”为27.4%,“综合能力提高”为26.6%,“从业资格证书”为18.5%,“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为13.7%。对“您希望通过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达成何种效果”问题,选择“完善自己职业规划”所占比例最大(46%),其后依次是“适应单位新战略的要求”为33%,“提高学习和适应岗位能力”为29%,“满足岗位晋升需求”为23.4%,“提高职业人才的职业技能”为12.1%,“增加内部的沟通机会”为5.6%。

(9)就“最希望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问题,选择“课堂教学”所占比例最大(46%),其后依次是“网络教学”为23.4%,“函授”为23.4%,“远程指导”为21.8%,“其他”为3.2%。

(10)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对“您觉得现在道路运输类的教育培训主要问题”这一问题,选择“师资差、学不到东西”所占比例最大(44.3%),其后依次是“效果差、流于形式”为35%,“内容差、应付了事”为29%,“资源少、没有选择”为22.9%。对选择教育培训的主要考虑因素问题,“选择课程内容针对性”所占比例最大(50.8%),其后依次是“讲师水平”为25%,“成本”为22.6%,“培训效果”为22.6%,“培训时间”为17.7%,“职业人才需求”为12.1%,“其他”为4%。

(11)教育培训师资情况。47.6%的人认为最好的培训师资来自“培训机构专职讲师”,其后依次是“高等院校教授”为32.3%,“单位内部技术精英”为26.6%,“同业资深的管理者”为21.8%,“其他”为3.2%。

(12)职工教育培训开展情况。58.9%的人认为“单位统一组织”最好,其后依次是“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为32.3%,“自己参加”为17.7%,“培训机构送教上门”为13.7%,“由院校开培训班”为10.5%。

(13)培训资源体系的选择。38.7%的人认为培训资源体系应该包含“岗位技能考证”,其后依次是“从业资格证书”为34.7%,“专业业务知识”为30.6%,“国家技术职称”为19.4%,“注册执业资格系列”为12.9%。

(14)就“目前接受的道路运输类的教育培训总体满意情况”问题,选择“一般”的人所占比例最大(49%),其后依次是“比较满意”为39%,“非常满意”为6%,“非常不满意”为4%,“不太满意”为2%。

(15)就“您想在继续教育课程中学到什么”问题,选择“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所占比例最大(51.6%),其后依次是“行业发展趋势”为32.3%,“岗位技能”为31.5%,“管理能力”为30.6%,“社交礼仪”为12.9%。

(16)就“您认为当从业人员要求换单位时,他的继续教育经历需要被保留和认可吗”问题,选择“需要”的人所占比例最大(65.3%),其后依次是“无所谓”为22.6%,“不需要”为12.1%。

(17)培训方式。多数人认为内部培训(41人)和外聘培训师(40人)是最适合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培训方式,分别为33.1%、32.3%,其后依次是公开课为23.4%,短期集训为22.6%,高校研修为16.9%,信息化系统平台和参观考察优秀的道路运输单位为13.7%,网络、远程教育为8.9%,其他为0.8%。

(18)急需的培训班类型。43.5%的人认为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是最急需的培训班,其后依次是一线技能型人才培训班为41.9%,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为34.7%,相关职业人才培训班为28.2%。

(19)对“请对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模式提出宝贵建议”这一主观问题,许多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如多安排一线技能型人才、生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应着眼于提高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生产、服务技能培训,将教育培训提升为文化知识、综合素养层面的培训等。

2.分析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发展得比较迅速,在培训规模、师资队伍、培训效果和保障措施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很多问题。

(1)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缺乏教育培训的主动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道路交通安全等公共利益,部分从业岗位还必须具备特殊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相关的业务技术知识。但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来看,被调查者的学历层次、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业年限较短,对继续教育培训认识不足,对从业资格证不重视,缺乏教育培训的主动性。

(2)道路运输企业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广东省的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但许多企业对教育培训还不够重视,未制定或随机安排培训计划,较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缺乏稳定的培训合作机构,培训周期较长。

(3)道路运输企业对教育培训缺乏考核量化指标体系。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总量多、流动性大,易造成人员注册(登记)管理环节的缺失,人员基础数据质量不高,动态监管不到位。统计结果显示,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缺乏制度保障,实施无依据,考核有难度,培训方面的管理缺乏规范化,未与员工的长远职业发展挂钩,使得教育培训方面的管理成了职业资格管理中的“短板”。

(4)行业教育培训模式种类单一化,培训质量有待提高。行业教育培训通过确定行业职业标准和建立考试(培训)大纲、设置课程、改进培训方式和方法等手段,为行业培养职业人才。但是,目前对道路运输职业人才的各种培训多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培训模式、种类单一,部分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未能提高职业人才的学习和适应岗位能力,培训效果亟待提高。

五、意见与建议

1.制定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政策

建议组织相关部门的力量研究、制定有关道路运输,乃至交通运输职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基层单位和道路运输企业有效开展关键岗位核心素质培训提供参考方案。

2.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

实施个性化终身学习的教育培训管理,并在道路运输行业中有效地推广应用创新管理模式,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单位通过任何方式满足各种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培训需求,提高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主动性。

3.制定教育培训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对教育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道路运输及其他交通运输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交通学科为背景的、集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宽口径、多模块的长效管理运行系统。

4.实施立体化培训的评价体系

构建适合道路运输领域教育培训的评价体系,建议设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职业人才进行评价,建立考核量化指标体系。设兼职培训专员负责教育培训管理、认证、评价等工作,实现“行业一网通”,为各类级别技术和管理岗位的职业人才提供立体化、多元化和项目化的评价。

5.开设科技化教育培训基地

依托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道路运输类教育培训资源和教育培训管理优势,组织道路运输相关部门和道路运输企业开展现代化的教育培训,并设立“教育培训实验基地”。

6.加强基地化培训的管理

引进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已有的道路运输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以“实验基地”为中心,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师的素质,进行道路运输企业广泛应用基地化培训的管理,并在企业的继续教育培训、学历提升、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模块中进行互通管理。

目前,广东省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已迈上新台阶,重视教育培训管理模式的构建,加强行业性教育培训指导和管理,开发优质教育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举办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师资及管理人员专项培训,将更好地提高教育培训师资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以适应现代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6.031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编号:201204014)

猜你喜欢
运输道路问卷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问卷网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问卷大调查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