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改进的思考

2014-04-16 22:39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石化医院马丽霞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17期
关键词:医疗事故社会效益财务人员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石化医院 马丽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不久,大会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各方面改革再次指明了方向,在医药卫生事业方面,《决定》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绘制了蓝图。对于医院来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些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医院工作人员共同的责任。作为掌握医院经济命脉的财务工作来说,更是任重道远,鉴于此笔者写了此文。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医改政策解读

(一)市场对医疗卫生的作用由“基础”转变为“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说明了国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民营医疗的势力将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一个民营、公立医院实力均等的一个充满活力及竞争力的医疗市场,使市场对医疗卫生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长年由公立医院的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公立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将不断加大。

(二)允许医师多点执业。

为了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推动医疗资源和人才有效合理利用,为民营医院引进人才,《决定》指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医生资源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多点执业制度提供了一种充分释放医生人才生产力的良好方向。引凤来巢是好的,但是还有许多细节问题,如医生多点执业出现医疗事故,应由谁来承担责任,以及相关的资金政策支持等,都有待考虑和规范。

(三)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

取消以药补医,意味着医院的药品收入的加成将被缩小或取消,医院的收入比例也会有所变动,其增值的重心自然会转移。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医院来说也是意义深远的。当然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也会因此有所改变。

二、新政策下医院财务工作应改进的方面

(一)做好事前的风险预估和财务测算工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医改政策,指出要让市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起“决定”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主旨,市场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一部分的医院就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市场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又加之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使民办医疗大量涌入,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大;另外医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将有可能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加速公立医院事改企,这使得医院的保护屏障被清除。公立医院面临的形式可谓严峻,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如何在医疗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对全体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来讲任重而道远。

财务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基础,目前多数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在账务处理和事后分析上,为了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笔者认为,医院财务要做好事前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如医院在采购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分院或门诊前,除了设备部门,医疗部门的可行性分析,财务部门也应在财务角度进行测算,首先要依据医院的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等指标,来判断医院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购买设备,或开设门诊,或以何种融资方式来筹措设备款及投资款等。其次要测算投资该项设备和门诊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大于付出的成本,通过综合分析,来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加强医疗风险金专款核算及应用。

《决定》指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这给医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为民办医院引来了人才,但医院的医疗事故风险加大,事故责任的归属问题,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目前尤其是偏远边疆的小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的现象较少,发生的医疗事故多是在本院的专职医生中,所以对于医疗事故赔付问题,则由医院承担,而且当前我国还有部分医院没有专项的资金来用于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有通过第三方即购买医疗事故保险来分散医疗风险,显现了部分医院应对医疗风险的劣势。所以在新形势下本人建议加强“医疗事故风险金”科目的核算,科学合理的核算医疗事故风险金的收支情况,此资金的来源除了一部分由医院按照本院一定时期的收入比例进行计提,另一部分则由定期前来本院行医的兼职医生所获取收入的1%~3%提取。该项资金的主要用途一是购买医疗事故商业保险,另一部分用于保险不能赔付的其他医疗事故(包括本院专职医生及兼职医生所造成的医疗事故)。这项举措,通过投保使得医疗事故风险得以分散,强化专款科目核算增强了应对突发医疗事故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对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财务分析。

《决定》指出要取消以药养医,意味着药品将退出医院利润来源的行列。“市场的决定作用”让患者真正成为了医院的上帝,也因此使得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二者关系达到平衡的前提下,医院的社会效益好,将促进医院经济的发展,医院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又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如果二者打破平衡,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使患者负担增大或医疗质量降低,则导致社会效益下滑,患者就诊人次减少,又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财务在做好日常财务工作及药品成本控制的同时,应将重点放在那些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财务指标分析上,如医院患者中参保人员与非参保人员的构成比例、门诊人次收费水平,病床周转率、收入构成比例等指标,通过分析可以了解该医院所接诊的主要人群,消费构成、单病种成本,以及收入的主要来源等信息,这些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医院两个效益的平衡发展指明了方向,最终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

三、新形势下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为了适应新形势,医院财务工作要不断完善,这就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因此医院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一)具有整体观念和广博的知识。

医院是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其包含医疗、人事、财务、物资、后勤等多个管理子系统,这些系统是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都为医院管理服务。财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专”则面就窄,但为了使财务工作更好的开展,财务人员要拓宽眼界,丰富其他知识,提升沟通能力、整体观思维,恰当处理部门间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在医疗设备购置的事前风险预估及财务测算中,财务人员除了有扎实的财务知识,还要了解一些医疗知识,设备管理、市场信息等相关知识,并于其他相关部门积极沟通,才能确保风险评估及财务测算的结论更为准确、合理。

(二)兼顾原则与灵活。

一说财务会计,人们常常会和旧时代的账房先生联系起来,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刻板”,的确,财务工作有许多制度和政策约束,原则性很强,这些原则性的问题是必须坚持的,但《决定》出台后,医院将置身于一个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财务工作必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所以财务人员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尽可能的兼顾灵活。

(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

医院财务工作性质已逐步转变,不再仅仅是算账、做账,与账本打交道,更重要的工作是分析,为医院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因此财务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就是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能力,包括纵向分析能力和横向分析能力;纵向分析是指标分析的“深度”,就是不仅要算出指标,对比其变动情况,还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寻究出指标背后的问题;横向分析是指分析的范围全面,不仅仅要分析日常的财务指标,还应全方位的进行分析,既包括医院的运营能力、发展能力,以及一些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分析能力,才能把医院的财务工作分析的更全面,更透彻,保证医院发展的正确方向,提高经营水平,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医院与市场的关系更为密切,为了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医院也要在变化中求发展,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及财务人员就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不断完善,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医疗事故社会效益财务人员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好刊社会效益高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潘耀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鉴定怎么改进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