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4-04-17 01:36仇建华
教育观察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素质院校

仇建华

(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盐城,224000)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才的竞争最为明显,归根结底是教育水平的竞争。而教育的发展逐渐与产业结合,因此培养技术型人才、就业型人才是振兴经济、强盛国力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构成

就业能力指的是一种和职业有关的系统、综合的能力。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获取就业岗位、维持就业和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二次就业的综合型的职业能力。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迈入社会、获得就业岗位的基本条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可以帮助高职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内外部环境,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判断力,树立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二,基本工作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可以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升华自身素质。

第三,求职能力。求职能力是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推销的能力,也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必备技能。具备较高的求职能力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提高职业组织和规划的能力以及营销自己的能力。

二、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指标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也是检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场所,学生就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高职学生实现就业、获得发展的倚仗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学生顺利就业、获得更大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学生未来能否在社会站稳,能否通过自我努力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诉求取决于高职学生自身的劳动能力。高职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现就业为目标,以服务学生为己任。高职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训之后会具备基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重要的支持。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专业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高职学生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依赖于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加大高职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学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奉献社会。企业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员工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选拔人才不只看员工的学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看员工是否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踏实工作、热爱职业、较强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等多种品质。一个可以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除了要具有知识和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吃苦,有敬业精神。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注重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学生的素质是先天基础和后天教育培养得来的,是保证高职学生顺利完成工作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涵盖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身心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等诸多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与就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和实践应用中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办讲座、举行体育竞赛、组织心理教育辅导等,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品格。与此同时,高职学生也要自己主动走出学校,体验社会生活,进入企业实习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以便将来可以更加适应社会。

(三)抓好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高职教育质量水平体现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上。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实际训练和顶岗实习活动。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在实习环节上条件较差,只是依靠高职院校一方的条件难以保证学生接受充分的教育实训。企业则具备较为完善的条件,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具有真实的社会生产的条件。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推进学校改善教育结构,还可以使学生亲身实践,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增强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做好准备。

(四)延伸普通教育,提高职业持续发展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现代职业发展呈现出职业种类趋于多样化的趋势,即便是同一种职业也会具有不尽相同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发展压力。就业、失业和再就业已然成为普遍现象。作为社会的新血液,高职学生只做好单一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满足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就要对学生进行完善的普通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弹性的职业转换能力,使学生掌握生存的法则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道路打下好的基础。

在高职教育中注重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进而在实现高职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提高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1] 曾丽.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24):62-63.

[2] 吴御生.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2013(3):44-47.

[3] 陈均士.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3):75-78.

[4] 李敏智.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76-180.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素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