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文本,培养能力
——关于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些思考

2014-04-17 01:36蔡李萍
教育观察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作文

蔡李萍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0)

写作是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写作教学一直困难重重。笔者经过长期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合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课堂教学时可利用的时间一般都比较少,怎样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学生所学文本的写作特点,尤其是对写作有帮助的,或者值得借鉴、容易借鉴的地方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明白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挖掘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学生刚升入初中,写作能力不高,尤其是农村学生写作水平非常有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择训练学生写记叙文。记叙文除了情节安排和感悟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物描写。笔者尽可能地从课文中寻找关于人物描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反复多次地练习。

《童年的朋友》一文中,高尔基对外祖母的外貌和语言描写非常精彩,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通过对多种描写手法的分析,学生对外祖母形象的理解更加清晰深刻,对文章中外祖母的人格魅力和对“我”一生的影响也就理解得更清楚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即如何理解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以及怎样通过外在描写表现人物内在性格和品质。另外,阿累的《一面》中那偶尔出现的环境描写对刻画鲁迅先生这样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属点睛之笔。这样的描写能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自然地进入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从而体悟到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而学生写作的记叙文,往往只是就事论事,有时甚至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记的一些流水账,缺乏细节描写,更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的感悟和见解。《童年的朋友》和《一面》这两篇文章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魏巍的《我的教师》一文当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写作的基本方法——观察和想象。平时学生觉得无话可说,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善于观察,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即使是小孩子也同样可以在看似普通平凡的环境里去获得观察的乐趣。观察是描写的基础,想象则能为文章增添文采。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学生在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设置悬念都是文章开头常用的方法,《三颗枸杞豆》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文中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非常值得学生借鉴。而景物描写的文章也有很多,像《春》《济南的冬天》等就是不错的范例。

(二)要让学生有当堂训练的机会和时间

学生在明白知识点后,最好能趁热打铁。亲自体验更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这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大有好处。因此,在课堂上除了鼓励学生口头表达之外,动笔去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生对写作一般具有畏惧的心理,往往排斥写作,即使是一些谈自己观点或感受的主观类题目,学生也不愿意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真刀实枪”地写,由易到难,由简入繁,通过长此以往的练习,逐渐使学生摆脱对写作的恐惧,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多练笔

很多学生一时进不了情境,很难静下心来练笔,就算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还是写得很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两句话。还有少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写,一片空白。所以坚持让每个学生都写,无论写得好与坏、多与少,要让学生养成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会写,教师要设置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图片或视频短片,加上一些背景音乐或教师的提示,或者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如果有话可说,那么就好写了,最简单的就是让他们把说的变成写的内容,这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也不是很困难。总之情境的设置把练笔的内容变得越简单越具体越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学生就越容易写出来。

接着,要想让学生不讨厌练笔,教师就要消除学生畏难害怕的情绪。

作文作文,见到头疼,这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教师平时给的课堂练笔并不是真正的大作文,所以不要让学生一提到练笔就头疼。练笔必须要有针对性,要做到小而精。写一两百字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太难,然而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嫌字多,因为他们写不了几句话。如果对写作字数做硬性要求,学生就会对课堂练笔产生厌恶的情绪,长期下去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以后的作文教学。对于这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就不需要规定他们的字数,只要他们写了,就是好的开始,所以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不能完全一样。

另外,适当的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不少教师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点评,很多学生经教师点评后不是产生自信和兴趣,反而受到不小的打击。只有少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才会被称赞,这让其他学生对练笔和写作产生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练笔的目的也就难以完成。笔者认为,评价学生的练笔或者作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写作能力强的初中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农村中更是少数,所以笔者在评价学生的练笔时,更多的是表扬鼓励,指出他们练笔中的闪光点,哪怕这篇写作不是很理想。对于表现欲较强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不能总是让一直比较突出的学生来表现,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当然最后要针对其不足的地方,提出意见和建议。当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再指出他们不恰当的地方,他们会更容易接受,那么练笔就达到目的了。

三、多种方法结合,使课堂写作训练多样化

如果经常练笔,时间长了,有些学生还是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不觉得单调。例如:有些课文写作训练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有些则可以采用竞赛方式,甚至有时可以给学生看一些简短的视频等。总之,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几种方法同时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去探索、尝试。有效的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益的,“作文有法,写无定法”,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使学生爱上写作,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吴小灵.浅谈农村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5).

[2] 高国凯.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11).

[3] 马丽.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1(9).

[4] 覃可霖.试论写作活动中的具象思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写作能力作文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