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学业辅导的发展性辅导体系建构

2014-04-17 04:45沈自友高春娣高学金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基础课专业课学业

沈自友,高春娣,高学金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24)

一、学业辅导“新”概念的界定

传统意义上的学业辅导,是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开展的补差工作,包括对该类学生的重点教育、严格管理和学习辅导。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辅导概念相比,我们的概念相对狭隘,学业辅导工作只是一种消极的应对,而非发展性的。面对大学生学业出现的新特点,发展性视域下的学业辅导应被赋予新的工作内涵,是一个工作体系,不仅要辅导学业,还要关注影响学业的因素,做到前摄性干预,根据大学生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良好的分段式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发展性辅导是一个可持续的全方位的发展辅导体系,契合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每个学习阶段都有所侧重,是分阶段的辅导模式,具体包括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业适应辅导、针对大学二年级的学业规划辅导、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业创新辅导及针对大学四年级的学业发展辅导。[1]发展性学业辅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大学生对学业辅导“新”需求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对学业辅导的需求,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进行了学习动力与学业需求的问卷调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2份,回收率96.2%。

(一)学业辅导需求总体强烈,期待辅导形式的多样性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学业辅导的学生比例高达84.6%,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学业辅导有很强的需求。从辅导形式上看,学生更喜欢“一对一个体辅导”“一对多团体辅导”“高年级学生的经验交流会”和“学业规划与学业指导课程”,比例分别占56.4%、51.9%、30.3%和27.8.%。不难看出,学生对学业辅导的需求更加细化和具体,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业的需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对于自身学业发展的关注。学生一是希望得到朋辈辅导,从高年级学长那里得到更多的经验和帮助;二是注重团队的作用,希望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成长,合作意识较强。从需要指导的课程来看,“专业课”和“专业课外选修及实践课”辅导的需求比例占63.2%,外语课辅导的需求比例较高,达到了21.6%,但需要基础课辅导的学生比例不高。这也说明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视专业课为未来就业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而全球化、国际化的世纪经济社会形势让大学生更重视外语课的学习,这对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非常有利的。学生普遍对基础课不太重视,从已有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课成绩并不优异,这在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但是对基础课的忽视可能会导致学生专业发展缺乏后劲,应对他们加强引导。

(二)学业辅导需求因年级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调查针对不同的年级进行了抽样。以一年级学业辅导需求为例,需要辅导的项目,如环境适应、专业认知、角色转换、时间管理等,都有非常高的需求比例,分别占 68.0%、65.0%、59.2% 和54.8%。大一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首先面临的是巨大的环境差异。他们突然置身于一个新的环境,对大学的了解很有限,迫切希望得到环境适应方面的辅导。在学业方面,大一新生渴望尽快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弄清各个学习环节和个人发展前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感受到大学与高中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差异。特别体现在从全方位的管理、关心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心理上出现极大的落差。如何做好一名大学生及如何支配好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角色转换和时间管理的需求自然增强。

(三)学业辅导需求因人而异,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

从调研结果看,认为“有必要开展学业辅导”的学生占84.6%,需求普遍比较强烈。学生对学业辅导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学习方法介绍、学习心态调整、学业选择与个人发展等方面,分别占61.3%、66.2%、64.1%。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学业辅导”的学生希望得到“辅修双学位、交流、出国保研、考研等信息”和“专项能力培训(如写作、科研能力)”的需求比例是各类学生中最高的,占到66.4%和49.8%,而支持学业辅导的学生这两项比例为46.3%和42.7%。这与上面的分析结果,学生更希望从“专业课教师”和“学工系统和教务系统教师”方面获得辅导是相一致的。

三、学业辅导的发展性辅导路径探索

发展性学业辅导是从传统的重指导、重矫正的辅导模式向重发展、重预防的辅导模式的转变。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发展性辅导的理念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

(一)树立“导学”的工作思路,让学生学会学习

发展性学业辅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即所谓的“导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导学是辅导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提供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多种媒体的、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引导、诱导、指导、辅导和督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培养目标的过程。在辅导过程中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面向全体。学业辅导既要面向重点对象,又要照顾到一般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教师的关心、关爱与帮助、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群体,如学业困难生、贫困生、试读生等,进行多次帮助和辅导。二是针对问题。在进行学业辅导前,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特点,充分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情况,特别是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深刻挖掘导致学业困难的原因,通过学业的深度辅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业问题。三是科学指导。学业辅导的内容涉及基础学科、专业学科、课外实践等内容,必须以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以及生活问题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或缓解存在问题,增强成才动力,明确发展方向。四是整合力量。发挥学校全员育人的优势,招募基础课、专业课、离退休教师和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学业辅导志愿者,统筹专职、兼职辅导员和党政管理干部等各方面力量,在经过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构建全员育人的志愿辅导机制,提供发展性辅导队伍保障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工作内容已不仅局限于三尺讲台,对学生的帮助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深入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已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实现全员育人目标,仅靠课堂上的知识讲授和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课堂之外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即时掌握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其自身业务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建立发展性学业辅导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北京工业大学充分运用发展性辅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实施了三大学业辅导计划,切实推进全体学生学业发展。1.“学困生”辅导计划。包括与学业困难学生手拉手活动计划和试读学生帮扶计划。2.“基础课”辅导计划。加强对学生基础课的辅导力度,至今举办50余场团体辅导,受益学生10000余人。还有针对基础课的专题辅导,如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专题辅导、定期的英语角活动等。3.杰出学子培育计划。为了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继续深造、就业和创业能力,实施了“杰出学子培育计划”,该计划每年选出100余名学业优秀本科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进行为期一年的一对一辅导。

[1] 王秀彦.发展性学业辅导:高校学生工作新视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16).

[2] 王训兵,朱利平.构建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

[3] 卢桂珍.大学生学业辅导探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0(11).

[4] 王训兵,张倩倩,张菁清.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学业规划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5] 陈延哲,刘德英.哈佛大学学业辅导制度的设置与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3(10).

猜你喜欢
基础课专业课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35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