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

2014-04-17 11:40李建婷赵清海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协同个体

李建婷 赵清海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模式和培养人才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当前,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高职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逐渐发现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同时也要联系高职教育的实际,国家提出了“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这种价值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教育质量将得到较大改善,有利于建立完善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协同育人”价值理念的理论分析

“协同育人”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协同的概念。协同指由在系统中相似个体共同产生整体性的效果,这个系统可以是教育系统,也可以是其他领域,个体之间的相互结合和合作往往能产生更大的效果。“协同育人”价值理念如果运用到高职教育中,则可以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理念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限制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新力培养不足,如何建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教育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要求注重创新性的培养,在理论上强调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也强调个体之间的配合和合作,为了发挥更大的创新性,需要个体之间相互联系,从而产生扩大化的集体影响。

二、“协同育人”价值理念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1.促进了高职的人才队伍建设。当前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对高职人才的普遍需求是技术型、专业型的人才,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完成专业的工作。“协同育人”价值理念其中一个实现目标就是要促进高职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注重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个集体中,许多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个体之间的良好配合,而能力强者一般会比能力稍弱者具有更多实践的机会,这就造成个别人具备专业的技能,而队伍的整体能力建设呈现不平衡的现状。“协同育人”要求在集体训练中更加注重让学生拥有平等的实践机会,并以此来促进高职整体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

2.促进了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导是关键。“协同育人”价值理念能够为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高职教学应更加注重“协同”的效应,还需要明确人才的适用方向。一方面学校要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紧密关注社会发展,明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变化。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与实际社会需求实现完美对接。注重对“协同育人”理念的理解,在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目标时,考虑更多的社会因素影响,从而为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保障。

3.实现了高职学生的个体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所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既是高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协同育人”价值理念强调让个体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使集体产生更大的影响。个体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学生发展十分重要,“协同”教育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合作的环境中找准自我定位,从而训练好自身的专业技能。协同教育的效果往往比个体化教学更为有效,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更为深远。

三、“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特点分析

1.高职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高职教育整体上依然能够为国家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做出重大贡献,但在其发展的现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改革变化是必需的。其次,教学中以及教学目标制定时对人才培养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协同育人”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即使了解教学理念的理论知识,也没有达到运用的水平,使得先进的教学理念难以付诸实践。再次,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轻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很难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不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最后,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没有形成很密切的关联。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多为技术型专业人才,所以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对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学校作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应起到更好的衔接作用。在目前看来,高职教育中的问题要得到改善,必须要深入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并将理论理念转化为实践。

2.“协同育人”理念在高职教育中运用的特点。“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思想,在高职教育的实践运用中,就会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是社会性,由于“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国家层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基地,自然会得到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协同育人”的实现有充足的社会和政府支撑。其二,“协同育人”价值理念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协同育人”强调“协同”的教学,要求从整体的层面开展教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可以得到平等的能力锻炼的机会,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性,系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应相互联系,并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完成任务。“协同育人”价值理念的实现体现在学生之前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我分析和与旁人对比中发现自我的不足,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来锤炼自身能力,从而使整个学生团体的能力得到了整体性提升。

3.实现“协同育人”理念的要素分析。要实现“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把握好重点的要素。首先,要注重“协同育人”理念的根本因素——学生,“协同”强调教育的方法,“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其次,要有制度上的保证,确保教学制度建设的完善性,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做好制度上的建设,使之符合“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实践特点。第三,要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实现这一体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协同育人”价值理念中的新内容,通过实践丰富理论的内容,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协同育人”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其价值需要在实际的运用中体现,在不断的理论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并为高职教育的转变提供有力的理论手段。高职院校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只有在理论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协同个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