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人文情怀

2014-04-23 06:45范舒怡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究价值人文情怀学术研究

范舒怡

摘要:在查阅大量学术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停留在背景及分析音乐两个部分上。在这样的理论架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对于理论研究的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对于作曲家作品人文情怀的研究价值的思考及具体作品的拟学术研究思路。

关键词:人文情怀 学术研究 研究价值 研究思路

一、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西方音乐史学科的建立在中国起步很晚。在1990年1期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上,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教授对于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国内的西方音乐通史只是作曲家的人名罗列和作品的一般化讲解,其中并无全景式线索贯穿和独特的深层把握。其结果是,作曲、演奏(唱)专业的学生将西方音乐史当作是音乐欣赏的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而音乐学系的专业学生在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过程也很难找到治学的有效途径。”而在近些年学术方法和学术视野的快速发展基础上,随着学者们对于西方音乐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学者对于西方音乐史的探索,停留在整个音乐体系的建立过程,西方音乐体裁的发展等大纲性问题的研究上。其实,究其根本,西方音乐史学,是还原作曲家及作品本真的状态。笔者觉得,学术环境发展到现如今的水平,就应把角度对准在更精细的划分和探索上。人类创造历史,对于史学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在人文探索,西方音乐史学科就应把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作曲家某作品的人文情怀的研究上。而引文中提到的“独特的深层把握”也可以理解为包含着对作曲家独特的人文情怀探索。然而,在查阅资料时,笔者发现,关于作品人文情怀专项研究的文章很少。而西方音乐史方向的专项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作曲家某首曲目的研究,基本思路可大致归纳为:介绍整体背景、曲目的结构特点和整体音乐分析和特征,从而得出结论。往往忽视了作品的人文情怀的展现和研究。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音乐创作,本身就蕴含了作曲家的思想,而且可以说是创作的根基。学者们研究问题,想要达到最终的答案,就要探究最根本的问题。

人文情怀的研究,它并不与音乐学科的初衷和方法相违背。它有两个前提,忠于史实、忠于作品。那么从这一点看。探究作曲家的人文情怀就对研究作品本身有着更大的理论支撑作用。人文精神、思想的研究必定不能完全忠于音乐研究的方法。它可能更多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而笔者认为,如果能够使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必定能使眼界、思路放的更宽,且这种综合相关学科,交叉发展,使研究过程、思路更加发散,但这种发散中是集中了潜在的准确,更加接近作品和作曲家本真。

在中央音乐学报第2011年第1期中,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博士刘悦发表的《论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就集中了研究人文思想的思路和研究价值。他运用宗教文本释义、宗教历史文化语境考察、音乐史料解读及形态分析的综合型研究方法,发现了作曲家三大特殊的人文主义宗教观念。而作者不仅得出李斯特本人特别的宗教观念,且根据对这三大方面的解读不仅能够梳理学术界多年以来对于作曲家在清唱剧方面的“研究疏漏”,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对于李斯特本人信仰的多年误解。通过综合方法对于李斯特人文思想的探索,使得论文充实了理论基础,且对于李斯特他本人及他的乐曲得到了充实和深化。

二、人文情怀研究价值思考

(一)研究价值思考

音乐隶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基础是哲学,音乐学科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哲学探讨。而由哲学延伸出来的其他分支学科,比如美学,文艺学等学术研究方法自然都可运用到音乐的研究上,形成交叉研究,当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音乐发展到现如今的水平之上,人们已经不能够满足于仅仅分析音乐本体,研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须成为使命。我们不仅仅要从音乐的谱面、音响等来感受音乐的抽象,更要把这种抽象用具象的方式解读出来。一要解读音乐家想表达的情感,并利用怎样的方式去尽善尽美的表达。二要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音乐形态和作品,这就要结合更多研究问题的当时社会的或生活背景、因素。这种深层次的探索,不仅仅能够解读音乐上我们不能够深层理解的内涵。更加能够连成纵向的思维结构。结合历史,美学等思维模式来真正理解音乐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更加对人,对宇宙产生深层次的哲学联系的理解。这样,音乐的探究,就不仅仅是对于音乐的研究,所以更加深了学科的内涵。对于这样的探索,笔者认为,人们也能够从中提炼出音乐本身的客观规律,对于分析当代及未来音乐环境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作用。

(二)拟研究思路

笔者认为,在探索作曲家作品的人文思想的思路上,可分三大方向做理论分析。分别是生活背景、思想背景和音乐分析。

1.生活背景

生活背景对于一个人思想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如创作土壤。他的成长环境、生活年代的整个大背景以及创作时期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一个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怀的方向。而年代的社会背景中,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又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作曲家的思维和思路。

2.思想背景

思想背景是奠定一个作曲家作品创作思想的根基,有如创作之根。而最重要的就是他本人的信仰和崇拜。比如研究李斯特的人文思想,根基就是他的信仰——基督神学。宗教的力量在他的意识里被无线放大。在作品中他不仅着神学和人学之间的平衡。又在忠于自己的宗教理想的同时也渴望摆脱教义束缚。其次还要研究时代思潮、他本人喜好的作家作品以及人际环境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而作家作品也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非德彪西莫属。

3.音乐分析

音乐分析可以说是创作枝叶,能开出怎样的果实从他的音乐中就能够清晰的反映。也是音乐学分析的基础,如果抛弃音乐本体的分析,那么对于音乐研究的理论架构也是不能够成立的。

有了这些理论的研究做支撑后,对于作品的掌握就更加全面、细致。不仅从学术上,对于聆听音乐,也更能感受到作曲家想要带给人们的想法及他真实想表达的感受。更能够贴近真实的思想。当然,音乐的审美聆听还要以审美者个人的知识结构等结合,不同的人听某一首乐曲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音乐的神奇之处。但治学,要求的准确、真实性,如果采用更有效方法、更广阔途径,架构更严密的逻辑思想支撑,那么史学研究在我国音乐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必定又能够提高一个层次。对于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定向问题,笔者觉得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尤其是人文情怀来展开调查研究,那必定是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杨燕迪.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0l).

[2]刘悦.论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价值人文情怀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广元石窟摩崖题记的资料及其价值
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与提升的研究价值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来物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