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04-23 20:34郭媛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郭媛

摘要: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是公共艺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就完善公共音乐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与改进措施,以期望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能够逐渐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之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艺术课程 公共音乐课程

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在探索的道路上将目标体系与办学理念日趋完善。培养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的学生,主要是为提供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多样化社会服务的。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是学生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是公共艺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高校通过开设音乐鉴赏等相关课程,鉴赏名家名曲,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了解、吸纳中外优秀的音乐成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分析

从教育部办公厅《指导方案》实施以来,在普通高校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并日趋完善,卓见成效。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询问等形式了解到,多数大学生对音乐鉴赏课感兴趣,并认识到音乐课程对于美育教育、人才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在高职院校中,虽然普遍按照《指导方案》开设了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但由于条件设施、师资队伍、学生素质以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等原因,许多音乐课程教育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目标。

(一)公共音乐课程的从属地位已日益转变

近年来,随着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院领导的重视,高职院校原有的音乐课程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已日益转变。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教育厅于2009—2011年对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考核工作后,高等学校基本上完成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继本科院校之后,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也逐渐为教育部门与学院所重视起来,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于2013年底对全省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考核,这引起了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高度重视,各学院大力加强艺术教育中心建设,逐渐为寻求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而努力。

(二)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已日益得以重视,但因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往往存在着应对考核而建立起的粗糙的模式,这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1.授课方式单一化

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主要以鉴赏课为主,大多数教师授课方式一般为名曲欣赏,即将曲目内容、创作背景等简单做介绍,然后播放音乐或视频给学生欣赏。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音乐基础较差,对经典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有限,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少思考、缺乏互动与实践,只能简单的一听而过,印象不深刻,久而久之也就缺乏兴趣了。

2.教材选择的随意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教材大多没有统一标准,主要由教师自主选择,而教材的建设上,专门针对高等院校非专业学生层次的音乐教材非常匮乏,教材的质量也有待加强。从教材内容来看,有的接近专业院校的音乐教材,理论知识过深而曲目选择过于专业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无法掌握;而有的教材虽然浅显易懂,但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材差异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与兴趣选择适合教学的内容,这样也减少了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性。

3.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没有充分重视起学生与教师评价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大多数音乐教师在课后并没有结合课堂实际主动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而教师自己也没有根据教学效果,充分的利用自评分析思考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效。这样一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及时的得到解决和改进,这必然会造成音乐教学评价的结果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评价、反馈与促进的作用。

4.师资力量的薄弱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师资配备的人数比例和学历层次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已成立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并按标准配备了相应师资。但也有个别学校的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就音乐课程来说,真正艺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较少,有些在课程教学之余,也承担着其他的管理学生工作或日常事务等。要完全适应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精品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针对公共艺术教师的专业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很少,这样必然造成了教育观念和视野的滞后。

二、如何完善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还尚不完善的现状,需要我们思考并进一步加大音乐课程建设的力度,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特点,寻求一套符合实际的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公共音乐课程建设,使大学生能够真正从音乐教育中找到乐趣,提升审美能力。

(一)注重公共音乐课程的特色教育

1.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endprint

在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程,如照搬中学音乐鉴赏课或艺术专业院校音乐课模式,显然是不适宜的。根据高职院校的现状以及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需结合专业特色,对教学内容做相应调整,增设音乐实践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音乐教学能够协助专业教学,拓展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让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结合的实用性及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能够有机的统一。 例如在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将服装设计T台秀与音乐实践课程相结合,在为机械制造、汽车修理等专业学生授课时,可开设“自己动手演奏打击乐”的实践课程,将实训的小工具等带入教学课堂,通过不同的音响效果编创小乐曲。这样一来,不仅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在实践课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2.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在高职院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中,一般以欣赏中外经典名曲名作为主,笔者认为,也可参照中小学校本课程模式,增设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赏析,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可重点赏析江南风味的地方民歌或器乐曲,或安排常州地方曲艺等富有特色的音乐鉴赏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真正了解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

3.结合学生自身特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将“因材施教”形象的解释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我们也应当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年龄以及心理特征等调整教学内容,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内容和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性,这需要每一位专业教师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二)用创新性思维活跃音乐课堂

课堂教学中,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保证。只有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那么,针对高职院校的非专业学生来说,传授式的我讲你听,或我放音乐学生听的形式无疑缺乏新意。艺术教师可思考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如增加自主性探究、实践体验、才艺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实践中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审美能力。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第二课堂

在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除了音乐鉴赏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外,利用第二课堂的形式辅助音乐教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的开设为学生兴趣特长的自我展示提供了平台。学校可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社团的重视,吸纳更多擅长、热爱音乐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以及各种艺术社团中去,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所学的音乐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让学生在音乐中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完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应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方面共同入手,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流畅性,将专家评课、领导评课、教师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参评等多方面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机制。

音乐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每位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评课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互评机制,教师在评课过程中取长补短,吸取多方面的闪光点,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需重视学生参评的重要性。学生参评有利于促进教师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对其本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在学生参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的发现问题,勇敢的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学生评价作为一种可供自身提高的资源。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基本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将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效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质量。那么,音乐教师除了具备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以外,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新创教学理念十分重要。当今的音乐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面,适应发展的需要。另外,教师也要关注学生所喜爱的音乐曲目,针对学生的兴趣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院领导尽可能的为音乐教师创造交流、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让音乐教师能够走出校园,放宽视角,及时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在交流中学习,以达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才会真正的服务于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对于如何完善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几点浅显的建议。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想真正提高音乐课程建设,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学院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希望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能够逐渐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之路,真正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任葆菊.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评价[J].中国音乐,1994,(02).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S].教体艺厅(2006)3号.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