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改革

2014-04-23 20:37韩晶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职院校定位

韩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有较高的创新意识,能够进行精神塑造和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的教育形式还是传统形式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 定位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发展教育改革,让音乐教育的理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音乐教育的目的除了向学生传授音乐所包含的基础知识,还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教育中所独有的情感教育功能,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以培养,进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有较高的创新意识,能够进行精神塑造和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的教育形式还是传统形式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方面的培养出现了漏洞,让高校的音乐教育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更好定位高校的音乐教育,对其教育理念、制度、方法等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培养出能够适合社会的音乐人才。

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

(一)陶冶情操,启智健体

在教育这个大行业中,音乐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分支。自从有了音乐教育,其就直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还分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普通音乐教育主要注重对审美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经过音乐教育之后有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身心。著名思想家卢梭就曾说过“美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能够全面发展”。著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亚里士多德也说过:“透过音乐能够让人的灵魂品质得以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要很好的利用音乐的这种力量来为后代造福”。早在13世纪时,在西欧就已经将音乐、几何、数学和天文学作为当时大学内的“四科”,让高校以“才”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进行判断和选取的主要依据。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应很好的把握住“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发展”的成效定位,从而更好发展自身。

(二)学习技能,服务社会

高校内的音乐教育首先要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要求,即让音乐教育与就业目标之间形成直接连接关系,紧抓音乐教育的基础技能工作,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在了解了音乐的基础理论后,在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实践来与社会相接轨。因此,音乐教育的改革应该与实践联系,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另外对学生的教育成果的检验也要与实践挂钩,让学生真正有能力去就业。音乐教育的创新应该彻底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从社会需求出发,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音乐教育的改革;将音乐教育的观念进行深化,让其超越普通的审美与认识;让学生积累较多知识与经验,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来制作音乐;音乐教育知识的结构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套索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音乐教育知识结构。人才素质的高低可以看其“能”的高低,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进行评价的标准。高校必须要将音乐教育定位到“学习技术、服务社会”的实践层次上。

二、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不理想

相比于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有更大的就业难度,音乐专业没有过大吸引力。在招生方面就让高职院校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招生生源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而言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对其专业的发展起到直接阻碍作用。另外高职院校有着较短的学期制度,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专业水平就已经毕业。而且高职院校在合并升格方面都是基于中专院校而形成的,相比于那些老牌的本科院校而言在师资队伍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再加上其人数较多,对其进行人员调整有着很大的难度。

(二)教学与社会脱节

音乐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个别重点专业音乐教育院校才设有表演系,一般都学校都是师范专业。这就让音乐专业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且对于那些表演系的院校,他们在教学方面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脱节。音像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的地位很低。这也充分表现出了我国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违背的特点。

(三)教学科研滞后

对于任何的专业教育,其教育科研水平高低与其专业的前途和发展前景有着直接关系。科研水平较低也是音乐专业发展的困难之一。教师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让诸多教师都为了挣钱而不断外出表演或者校外带班。而且科研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教育科研机制不完善。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他们没有一定的资金、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生源,更别提教育科研活动了。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课程设置,实施多元化教育

首先应该让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需求想挂钩,文化市场需求的合唱指挥、舞蹈、声乐以及钢琴等主专业课程外,还应该多开设一些通俗唱法、录音制作、电声乐队以及制作等课目,进而来挺近文化市场的需求。为了追求时代需求,更应将这些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而为学生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对学生实施多元化教育,让学生能够有较宽的就业前景和范围。传统形势下的单一培养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只能从事简单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就业方面根本别无选择。因此,要想发展音乐教育,就必须要先将音乐就业的前景拓宽,并在院校内设置更多的对口专业,比如舞台表演、社会音乐生活、社会娱乐以及旅游公关等,进而让音乐专业毕业生由更广的就业空间。

(二)扩展就业方向,提高就业率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质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使得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投入和经费,让音乐人才开始逐渐增多,进而使得音乐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对于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而言,在培养音乐人才时应该把握好自身教育的位置,通过创新和改革来不断提升自身院校的音乐教学能力,让音乐专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有宽阔的发展前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材体系应该根据当前社会需求而定制或建立,最好能够组织一个编辑小组,根据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来编写符合自身院校发展、与时代接轨、教育内容丰富、有清晰的结构和多样化的载体形式的教材体系。然后再依据教材内容制定院校授课的模式,增加课堂效率和内容实用性得以提升。因此应该加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让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有一个整体提升,所以要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另外还要多鼓励在校教师在职申请职位。学校还要多让教师外出培训以提高自身能力。只有让高职院校有一个较高的科研水平,才能带动自身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而言,其不仅要与本科专业的音乐院校相异,还要能够与高等教育的层次相平行,不能把自身音乐专业教育定位到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或者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位置。让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多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让其教育的目标多体现在学生的就业前景方面,即以音乐教育的实用性、综合性为主,创新教育模式,普及教育对象,增强教育效果,进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让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晓楠.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0(04).

[2]韩静,张胜芳.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1(10).

[3]王俊英.浅谈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几点看法[J].职业技术,2010(07).

[4]杨娟.浅析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1(13).

[5]龚亚虹.论高校音乐表演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J].音乐探索,2010(01).

[6]刘小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3(22).

[7]余佳.艺术人才培养在音乐表演艺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艺海,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高职院校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