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2014-05-05 00:44蔡志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蔡志辉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81)

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蔡志辉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81)

目的 探讨对接受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效果及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观察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平均住院时间为10.2 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极大的干预作用。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护理;围手术期

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又称老年性骨质疏松,常发病于绝经期后妇女和老年人群[1]。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早期会出现腰背疼痛、驼背、气短、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会引发骨折等并发症[2]。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病情较为严重,常并发于患者股骨上端、胸部、桡骨远端和腰椎椎体等部位,在没有较大的明显外力作用下就会引发骨折。现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作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翻身苦难、腰背疼痛等症状,经过X线检查和MRI检查均能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5例,平均年龄为(65.12±1.28)岁,其中5例双侧椎体骨折,11例单侧椎体骨折,2例车祸致伤,2例弯腰伤,11例跌倒伤,1例原因不明。观察组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4例,平均年龄为(65.14±1.26)岁,其中6例双侧椎体骨折,10例单侧椎体骨折,3例车祸致伤,2例弯腰伤,10例跌倒伤,1例原因不明。32例患者均自愿接受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对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①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由于腰背疼痛等对生活造成的影响,会产生压抑、急躁的情绪,大多数患者对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了解较少,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及负担。患者入院后对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和主治医师较为陌生,更容易使压抑、急躁的情绪和紧张、焦虑的心理负担加剧。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对入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情绪疏导,向患者热情介绍医院环境、医院规范制度和主治医师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的基础知识,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了解,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优点及成功病例,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和心理负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②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确定个性化护理内容。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反复提醒患者多食蜂蜜、多饮水,禁忌辛辣和油腻食物,饮食以清淡、有营养、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为主,多食水果和蔬菜。对便秘患者给予通便顺畅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积极适当的进行腰背肌肉锻炼、扩胸运动及深呼吸等各项身体锻炼。患者住院期间应当养成良好的卧床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当与其家属一起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为了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应当定期对患者皮肤进行按摩、擦拭。③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防止患者术中并发硬膜囊受压、血压下降、血压升高、神经根受损、肺栓塞和脊髓受损等疾病,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脸色、运动情况、血压、双下肢感觉和呼吸等,为了缓解患者对手术紧张和恐惧的心理负担,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交流的话题应当选择患者感兴趣的内容。患者一旦出现异常,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给手术操作者。④术后6 ~8 h,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一旦患者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等各项指标出现异常,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心率过速等,应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按照医嘱及时处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区切口处渗血情况。术后6 h,护理人员应当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腹胀不适等现象,未出现腹胀不适的患者可以进食,以清淡、流质、少量为主。术后1 d,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可以进食,以软食、半流质食物为主,提倡患者多食豆类、鲜牛奶等易消化、高钙食物。⑤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后患者易出现疼痛、发热、神经根压迫、脊髓压迫、肺栓塞和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对出现疼痛的患者可通过肌内注射或口服给予镇痛药治疗;对出现发热的患者可给予1~3 d抗生素治疗;对神经根压迫和脊髓压迫患者应遵医嘱治疗。一旦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烦躁不安、咳嗽、心动过速、出汗、喘憋等现象,应当考虑是否出现肺栓塞,护理人员应当反复要求患者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并报告给主治医师,遵医嘱治疗。如果发现患者术区伤口出现渗血、红肿现象,应及时对术区皮肤进行清洁擦拭,保持干燥,将敷料及时更换。⑥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当将主治医师及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制成卡片,便于患者出院后及时联系。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出院后加强腰背肌锻炼,定期复查X线,3个月内不能进行剧烈活动和弯腰等动作,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促进钙吸收,增强体质,预防组织和机体老化。护理人员可以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和用药指导制成小册子,发放给患者,提高患者对保健知识的知晓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16例患者手术均能顺利完成,腰背疼痛均能得到有效缓解,总有效率为100%,1例术后并发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对照组1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2例术后并发肺栓塞,1例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平均住院时间为10.2 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

3 讨 论

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是为了保证骨折椎体复位,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内气囊扩张的方法,在患处椎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空间,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强度和刚度[3]。对接受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恢复健康,保证手术治愈率。在本文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对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平均住院时间为10.2 d。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极大的作用。观察组中1例术后并发肺栓塞,考虑可能是由于患者对手术较为恐惧,产生烦躁不安、胸闷、心悸等症状导致的。

综上所述,对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李荣议.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8):52-53.

[2] 彭靖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0(19):65-66.

[3] 卢晓燕.经皮椎体成形术3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20(16):71-72.

R473.6

B

1671-8194(2014)18-0307-02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