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5-05 00: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癌症化疗实验组

沈 辉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淮阳 466700)

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 辉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淮阳 466700)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把98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使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疗效(P<0.05)。结论 对癌症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感受发生一定改变,从而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而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癌症;化疗;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癌症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有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癌症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因不适而出现疼痛、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等现象,这样不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现象,当患者的心理因此而出现障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自杀等行为[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一定改善,从而才能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就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癌症患者,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25~76岁,平均(45±6.4)岁,胃癌12例,肺癌10例,乳腺癌13例,肝癌14例;实验组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23~74岁,平均(46±5.7)岁,胃癌11例,肺癌13例,乳腺癌15例,肝癌10例。由此可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由护师以上人员对患者围化疗期的精神、睡眠、饮食、疼痛、疲乏、面部表情、治疗的不良反应、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情况、对癌症的认识、同事理解和配合、家庭理解和配合共12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与测评,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1、2周对患者进行调查与测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并和其进行面对面交谈[2]。问卷通常由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对于自理能力较差或文化水平较低等不能自己填写的患者,把问卷中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逐一询问,然后由调查者协助其进行填写。每项指标分5个等级,每个等级计1~5分。各项等级计分的总和即为生活质量(QOL)总分,60分为满分,然后结合QOL总分对患者的QOL进行整体评价与分析[3]。

1.2.2 评价标准

把QOL总分的评价标准分为以下5个等级,≤20分为极差,21~30分为差,31~40分为中等,41~50分为较好,51~60分为良好。每次发出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100%。

1.2.3 护理干预

入院当天,由护理人员把相关的责任医师及护理详细向患者介绍,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和常规的护理方法,以使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名称、化疗的目的、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饮食与化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常规检查项目等有一定了解[4]。另一方面,化疗前,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建立心理档案,档案中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一般资料,此外,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一定依据,还对其性别特征作了相关调查,并把之详细记录在档案中,以便化疗后进行对照。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以下为具体方法:①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情、行为表现、心理与性格特点等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如可使用安慰、支持、理解、帮助、鼓励等措施,以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并让患者知道,当其信念足够坚强且心态经常处于一个较乐观的状态时,其体内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样的物质——内啡肽,这种物质在疼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可使患者在疾病面前更加乐观,从而可有效激起患者对生存的欲望,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5]。②认识干预:患者入院后24 h内,由复责调查的相关人员把肿瘤化疗的相关情况及专业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讲解,以使患者对药物的作用及有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有一定了解,从而使患者对化疗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并使患者通过讲解对药物治疗的重要作用有一定认识,进而使患者主动并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6,7]。③心理支持:让家属及社会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性支持。对肿瘤患者而言,情感支持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焦虑、忧愁等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缓解,进而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8]。④行为干预:当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时,其通常会出现自私、焦虑不安、悲观失望、脾气暴躁等现象,因此,在住院期间,护士应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以对患者的兴趣、爱好有一定了解,并使患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为差异,表明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QOL在护理干预后的对比

由表1可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QOL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QOL在护理干预后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在化疗前、化疗后1、2周后的对比

由表2可知,化疗1周、2周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均出现一定提高,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评分提高更明显,因此,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1周、2周后QOL评分比较

3 讨 论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肿瘤患者的精神指标及面部表情的测评分在化疗前是最低的,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而患者自身对治疗的态度则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1周的治疗后,其生理功能与躯体症状都会出现较明显的下降,疼痛、化疗的不良反应、睡眠差、疲乏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下降,但进行2周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都会有所提高。

对癌症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都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和影响,因此,在此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化疗前,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比较消极的,因此,对患者进行化疗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特点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以使患者的精神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缓解。化疗后,则应注重对患者的生活、饮食、缓解疲乏、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护理,以使患者感觉到舒适。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以对患者的需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

[1] 李丽芸,詹陈菊,江团兴,等.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2):115-116.

[2] 范庆华,王若兵.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121-122.

[3] 谢佩珠.持续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23-124.

[4] 刘运梅,肖丁华,马金秀.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6):132-133.

[5] 刘霞,王庆丰,周杨.疼痛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0,25(11):158-159.

[6] 陈建华,李华喜,武秀娟.子宫内膜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195-196.

[7] 杨东霞,周嫣红,井卫华,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应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6):223-224.

[8] 张穗珍,肖彩群,李晴华,等.2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1):321-322.

R473.73

B

1671-8194(2014)18-0328-02

猜你喜欢
癌症化疗实验组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癌症“偏爱”那些人?
跟踪导练(二)(3)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