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加强眼睛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4-05-05 00:44李金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眼膏金霉素角膜炎

李金霞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肇庆526600)

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加强眼睛护理的效果分析

李金霞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肇庆526600)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加强眼睛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医院收治的96例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手术粘贴巾覆盖双眼,给予观察组金霉素眼膏联合手术粘贴巾覆盖患者双眼,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眼部角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金霉素眼膏联合手术粘贴巾护理,有利于降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全麻下开颅手术;眼睛护理;金霉素眼膏

全麻插管后患者处于神志丧失状态,反射活动会随之不断下降。在全身深度麻醉的过程中,由于肌松药的使用,造成眼轮匝肌松弛,导致患者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症状[1]。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经常会出现异物感、畏光、酸痛、流泪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症状。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需要采取正确的眼睛护理措施、手术体位,才能缓解患者痛苦程度,降低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为了分析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加强眼睛护理的效果,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医院对收治的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实施金霉素眼膏联合手术粘贴巾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医院收治的96例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患者34例,女患者14例,年龄在15~79岁,平均年龄(47.33±5.91)岁。手术时间在3~7 h,平均手术时间为(4.46± 1.92)h。对照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16~81岁,平均年龄(48.36±5.02)岁。手术时间在3.5~7.5 h,平均手术时间为(5.93±2.35)h。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性别、年龄、病因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护理工作人员首先加强对患者的核对制度,在接送患者的时候一定核对患者的住院号、床号、姓名等,并查看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用药准备情况等,护理人员要协助医师安放好患者体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由麻醉科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全麻。①对照组:指导患者将双眼自然闭上,完成全麻后采取6.00 cm×17.00 cm手术粘贴巾覆盖患者双眼。②观察组:完成全麻后,利用金霉素眼膏匀速挤入患者眼睑结膜囊内,轻柔移动眼睑,使眼膏均匀覆盖患者双眼球前部。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覆盖上干净的纱布,指导患者自然紧闭双眼睑,同时应用手术粘贴巾固定双眼。全麻完全清醒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并落实严格的交接班工作。

1.3 观察项目[2]

在手术后的3d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角膜炎反应,包括无症状、异物感、畏光、流泪、酸疼等不适感。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手术后的24 h,观察组的眼部角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角膜炎反应比较[n/(%)]

3 讨 论

全麻患者的神志基本已经丧失,多数受到反射抑制的影响,当异物进入眼内时,患者均无反应,无法主动紧闭双眼。有些患者在全麻后或者睡着后,双眼眼睑闭合不全,导致眼睛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受到灯光长时间的刺激影响,水分出现大量的蒸发,导致患者的角膜结膜出现干燥、模糊等症状。在手术后,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双眼刺痛、畏光、流泪等不良反应。

据报道[3],全麻患者术前若不采取预防性角膜保护措施,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的比例高达50%左右。在临床治疗中为了预防暴露性角膜炎,术前大多采取纱布遮盖的方法。但是相对于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采取此方法需要一直保持纱布湿润,并且在手术过程中,纱布容易失去保护作用。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的特殊手术体位、医师的操作容易摩擦到患者的眼部,导致异物进入眼内引起发病。

开颅手术患者全麻后出现眼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多种多样,具体表现如下[4]:①开颅手术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比较长、创伤大、出血量大、需要大量的输血量与输液量,患者球结膜的弹性比较强,伸展性相对较大,在体内细胞外液体比较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球结膜水肿的现象。②完成头部消毒后,在患者手术切口处需要覆盖大量的无菌敷料,头部包裹过于紧密,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如果医师稍微不谨慎便会摩擦到患者的眼睑部。③完成全麻后,患者基本上无意识,多数受到反射受抑制的影响,容易出现双眼眼睑闭合不全的现象。当碘伏消毒液、无菌敷料上脱落异常物体进入患者眼内后,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④患者采取俯卧位、侧卧位等不适当体位,会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头部静脉血回流的阻力、血管内的静脉压、导致球结膜水肿的发生。在本研究中,经过对患者眼部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观察组术后发生眼部角膜炎反应的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12.51%,对照组组出现眼部角膜炎反应的患者有16例,发生率为33.3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完成全麻后,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双眼均匀涂以适量的金霉素眼膏,其作用在于[5]:有效隔开光线、使角膜更加润滑、避免水分蒸发等。在研究中谨慎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为患者覆盖上干净的纱布,防止过于紧密,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可以有效防止过敏等症状的发生。在确保患者双眼睑完全闭合的情况下,采取皮肤黏合性良好的手术粘贴巾固定。给予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金霉素眼膏联合手术粘贴巾护理,在双眼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利于降低手术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防止水分大量蒸发、避免出现干燥摩擦现象、减轻患者眼部症状、降低角膜物理损伤发生率等。

总而言之,金霉素眼膏联合手术粘贴巾护理措施具有方便性与有效性,患者依从性良好。针对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实施金霉素眼膏联合手术粘贴巾护理措施,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1] 任春燕,高特生.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患者眼睛护理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1):121-123.

[2] 卞红霞.全麻下头面部手术患者的眼部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8(23):3929-3930.

[3] 吉晖晖,耿水英,刘丽娜.全麻下开颅手术患者眼睛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3(8):285-287.

[4] 管军,李凌,王朝晖.中老年手术中眼球结膜水肿原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9(3):172-174.

[5] 喻晓芬;王峥;王琛琛金霉素眼膏联合粘贴手术巾敷贴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眼部并发症80例[J].中国药业,2013,6(17):182-184.

R473.77

B

1671-8194(2014)18-0350-02

猜你喜欢
眼膏金霉素角膜炎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观察
小儿鼻出血,抹点金霉素眼膏
不同金霉素预混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中金霉素浓度的影响
牛传染性角膜炎治疗措施
饲料级金霉素新品的制备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眼药水白天滴,眼膏睡前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