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2014-05-05 00: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病室监护室重症

李 杰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淮阳 4667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李 杰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淮阳 466700)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中的新生儿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以我院重症监护的4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其患儿的总疗效率是90.48%,住院的平均天数为(8±3)d,对照组的总疗效率为79.05%,住院平均天数为(14±4)d,两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的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取得临床效果甚佳,值得推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舒适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用来治疗、护理高危新生儿的病室。患儿病情危重、身体功能脆弱,为使患儿身心舒适,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对其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舒适护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提高愉快程度,使患者能够及早康复出院。本文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对210例重症监护室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取得的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420例重症监护新生儿,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70例,出生年龄为0.5 h~24 d;90例早产儿,122例新生儿肺炎,128例新生儿低血糖,50例高胆红素血症,30例新生儿窒息。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组均为210例):观察组即舒适护理组与对照组即基础护理组,使两组新生儿不存在病因、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χ2检验两组对比计数,应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210例患儿中,治愈112例,好转78例,无效20例,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0.48%,住院的平均时间为(8±3)d;对照组210例患儿中,治愈90例,好转76例,无效4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79.05%,住院的平均天数为(14±4)d,两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

3 护 理

3.1 常规护理

住院前3 d,每日测量4次体温,待平稳后,改为每日2次,放在暖箱中保暖的患儿,每隔4 h测一次。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根据医嘱喂奶、喂药,注意避免呛咳。护理皮肤,每日淋浴1次,重危患儿应擦浴,将专用的婴儿爽身粉涂抹于皮肤皱褶部位,为防止皮肤被划伤应修剪指甲;患儿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出现糜烂。及时更换尿布,便后应清洗患儿臀部,以鞣酸软膏涂之,防止发生臀红。保持未脱落脐带的干燥,避免发生感染。每日喂奶的量、次数、吮吸时间硬详细记录。每日测体质量1次,大小便次数、性状需记录,1 d内无小便者,多补充水分,在36 h后患儿无大便,需注意是否是肠道畸形,若不是,则应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肠,并报之给医师[1]。每日消毒病室,每月监测空气一次。消毒患儿衣物、床单等并将之存放于专柜。

3.2 舒适护理

3.2.1 环境护理

①保持病室的整洁,温湿度应适宜,温度宜保持在24~26 ℃,湿度应在55%~65%[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以通风。②病室光线不能过亮,可观察即可,灯光应柔和,光线不宜直射患儿眼睛,故需灯光时才开灯,特殊情况如使用强光时还可以深色布遮盖。安装的光照设备最好能控制光线的强弱,调整时以患儿的睡眠周期及活动规律为依据,将病室调整为暗室的环境[3]。③患儿的生理、病情均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故需减少噪音对患儿的刺激。进入病室的人员需穿上软底拖鞋,禁止于病室内大声喧哗,将电铃声降低,电话设置在远离病床的位置。对入室人员的人数加以限制,叮嘱家属在探访时应保持环境的安静,向其讲解噪音对患儿的影响及危害[4]。调低病室中各种医疗设备的提示音量,迅速回应报警声,及时安抚哭闹的患儿。

3.2.2 体位护理

尽量减少不配合治疗患儿肢体的固定[5]。宜采用四肢屈曲的体位,以柔软的毛巾将患儿周围围起来,让其手脚可触碰到衣物,以获取安全感。患儿体位应定时更换,早产儿在暖箱内的体位应采取屈曲位,肢体向身体中心靠拢。该体位有利于患儿肢体的平衡及伸展,防止身体姿势不正确或是出现畸形[6]。或者可实施鸟巢式护理早产儿,给予患儿满足感与安全感。

3.2.3 心理护理

①温和的刺激如按摩、拥抱、摇晃、抚摸等可以释放患儿体内的β-内啡肽,改变迷走神经的张力,发挥5-羟色胺的功能,患儿的情感需求得以满足[7]。所以常给予患儿无痛性的触觉,可以抚慰其身心,将不良情绪如焦虑、孤单、害怕等消除,还可促进患儿的发育与成长,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②通过目光交流能够安慰患儿,满足其舒适需求,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患儿可通过眼睛得到信息。故应以目光交流的方式多与患儿沟通,眼睛应带有善意并要有感情,目光注视患儿眼睛,如此有利于患儿视力及大脑的发育。③耳朵可以说是患儿的另一个心灵窗口,多与患儿讲话交流(清醒状态),可以让患儿心情愉悦。言语应轻柔、真切,喂奶时、换尿布时都可与患儿交流。④给予患儿非营养性吸吮即提供安慰奶嘴,促进患儿掌握吸吮动作。喂奶间歇,患儿哭闹、烦躁时可给予其安慰奶嘴,每日可给予7~8次,以增加其吸吮的经验。通过吸吮动作有助于分泌消化液,进而促进消化,增加患儿体质量,还可安抚哭闹的患儿,使其情绪安定。

3.2.4 皮肤护理

皮肤需保持干燥、清洁。每日1次擦浴或洗浴,勤换尿布,避免红臀发生,加强脐部护理,预防感染。因患儿皮肤薄嫩,即使是轻微的摩擦或外力,也会疼痛、受到损伤或感染,所以应避免捆绑患儿肢体,选择无钮扣全棉的衣物,并修剪指甲,以防其抓伤自己。在为患儿插管时,应小心操作,确保稳定;为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减小其疼痛,使用的透明敷贴或胶布应是面积最小的,撕掉胶布时,应先以温水湿润,再朝着毛发方向将其去除。此外,应协助患儿更换卧位(左右侧、俯仰位交替进行),若是单一卧位时间过久,会造成压迫,使患儿肢体及皮肤产生不适,严重者还可发生头颅畸形,故患儿的卧位应常变换。

3.2.5 喂养护理

患儿的饮食习惯尚未规律,通常是按需喂奶,其自觉饱感是最好的。进行喂奶时,患儿应侧卧,奶瓶前应充满奶水,防止吸入空气;另外,可暂停几秒再喂奶,以使患儿的力气不用过度耗费。由于患儿的食管短,胃处于水平状态,故喂食后需将其抱起,轻拍其背,以排出胃内的空气,预防吐奶;之后采取右侧卧位,以防止发生窒息。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属于无人陪护的病室,护士负责全部的护理工作。舒适感属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本研究中通过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精心护理、仔细照顾患儿,全方位地为患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抚慰了其情绪,减缓了其疼痛,促进了患儿发育、成长,充分满足了患儿的舒适需求。经舒适护理后,患儿恢复良好,减少了住院时间。

[1] 张爱梅,罗秀莉.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0):201-202.

[2] 涂满梅,轰娇,汪金秀.舒适护理在MCU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34-35.

[3] 王艳,张军,王金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8-49.

[4] 吴静.NICU新生儿473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 23.

[5] 姬红玲.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74-75.

[6] 王晓云.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2011,7(2):138.

[7] 杜琴,张静.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J].西部医学,2007,19(1):141.

R473.72

B

1671-8194(2014)18-0376-02

猜你喜欢
病室监护室重症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试论《第六病室》中的隐喻性
照耀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接地气的契诃夫与他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