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

2014-05-14 02:39张剑杰徐囡囡斯力格王洪彪欧晓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评测基线滑雪

张剑杰,徐囡囡,斯力格,王洪彪,欧晓涛,纪 东

心理干预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

张剑杰1,徐囡囡2,斯力格2,王洪彪2,欧晓涛2,纪 东2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比赛动作操作表现的影响,采取共时性、双基线水平单个被试试验设计,使用流畅状态量表(FSS)和比赛评分法测定运动员水池训练、雪上训练、心理干预介入、撤掉心理干预后参加比赛4阶段流畅心理状态和动作质量得分,并辅以心理技能测试和质性研究效度评价来综合反映运动员的操作表现。2次基线测定结果显示,3名运动员流畅状态得分在水池训练与雪上训练变化不大。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方面,雪上训练得分明显低于水池训练,介入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状态均有所改善,2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均增加,第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略有降低;撤除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得分均有所降低,动作质量得分均降低但略高于基线1和基线2。结论:经过心理干预训练,运动员操作表现得以提升。

流畅心理状态;心理干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动作质量

竞技运动员在比赛中追求动作操作表现达到最佳,多项研究表明,流畅状态可以对此起到促进作用。伴随着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发生,往往可将一个人的操作表现推向极限。

“JACKSON(2000)通过调查方法归纳出流畅状态是可控的,认为流畅状态的受试占79%。PATES(2000)通过催眠放松训练发现,5名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和动作质量都有所提高,表明运动员能够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自己的流畅体验,进而促进运动员动作质量的提升”[1]。胡咏梅等[2]对流畅心理状态的可控性调查表明,流畅状态可以消除对比赛的恐惧,增加竞赛动机,并且能够集中于当前任务,进而增加对当前任务的控制性,并提出比赛前采用心理调控手段帮助运动员进入或保持流畅状态是可行的。刘维娜[3]指出,目前对流畅状态的研究多是探讨影响因素和心理特征,而对其干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将探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从夏季水池到冬季雪上训练的转换过程中,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心理干预介入之后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这种改善是否对其提高动作质量及操作表现有所帮助,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备战索契冬奥运会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3名,均为备战索契冬奥运会一线队员,年龄分布在20~25岁之间,训练年限在13年以上,运动水平均为国际健将。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被试设计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采取共时性、双基线水平设计检验心理干预对流畅心理状态与动作质量的影响。

单被试准试验设计要求在心理干预介入前对因变量有稳定基线水平的评测,或对期望的向另一方向变化的趋势进行评测[3]。在本研究中,共时性是指对干预前后因变量数据的采集时间在研究对象之间是相同的[4];双基线水平是指,在水池训练与雪上训练条件下对运动员进行2次因变量基线水平评测。

1.3 操作表现的评价

(1)流畅状态评分。采用JACKSON和MARSH(1996)所编制的流畅状态量表(FSS)对运动员进行调查,该量表有36个题目,9个分量表,分别为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清晰目标、清晰反馈、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高度控制感、自我意识丧失、时间变换、享受体验,每个维度为20分满分,分数越高,流畅状态的感受越好。为便于评价,将满分换算成百分制,即满分(20)×常数(5)=100分,将9个维度得分相加/9=流畅状态总分。

(2)心理技能评分。采用训练策略量表对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水平进行评分,以评估心理干预对运动员临场应对的变化情况。《训练策略量表》(TOPS)由THOMAS、MURPHY和HARDY在前人研究和BANDURA(1977)的理论基础上编制而成,量表由32个条目组成。该量表共有8个维度,由于在流畅状态量表维度中有表现自动化与活化动员,故在本研究中剔除2个维度内容,保留其余6个维度,分别为目标设置、情绪控制、放松、自我谈话、表象和注意控制。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0.84之间,平均克朗巴赫α为0.75,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3)动作质量评分。由3名国家队教练员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规则对被试操作表现进行评分。

(4)质性研究效度评分。将质性研究过程所归纳出的5个问题编制成评估问卷,主要评价运动员与教练与对心理干预的认可度。

1.4 试验程序

1.4.1 试验步骤 (1)基线评测1。采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水池空中动作评分(属夏季训练,即从滑道滑下,完成空中动作,无落地稳定性得分)评价动作质量。

(2)心理技能评测1。在前往阿尔山雪上训练前的最后一堂训练课结束时,集中发放训练策略量表,当场评测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状况。

(3)基线评测2。在运动员到达阿尔山之后,开始训练比赛动作前3周内评测运动员主要训练课的动作质量以及训练课中的流畅状态。由于采取的是共时性心理干预,每名运动员接受心理干预的时间相同,3名运动员在该阶段共评测7次。

(4)干预介入后评测。开始训练比赛动作的第3周开始介入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介入到国际比赛前停止,时间为5周。期间评测动作质量以及训练课中的流畅状态,该阶段内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以及训练课后的流畅心理状态分别评测9次。

(5)心理技能评测2。在阿尔山雪上训练最后一堂训练课结束时集中发放训练策略量表,当场评测运动员心理技能状况。

(6)后测。2013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际比赛每站结束马上测试流畅状态指标,动作质量按比赛成绩记录,共进行6站测试。

(7)质性测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际比赛,最后一站比赛结束之后,对教练员、运动员集中当场评测。

1.4.2 心理干预程序与内容 试验采用的是“短时间强化性心理干预方案”,它必须符合国家队备战冬奥会训练实际,具体考虑的问题如下。

(1)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女队训练分为2个阶段:夏季为水池训练,主要以空中动作为主;冬季进入空中和落地的完整训练,雪上初期训练主要以适应性训练为主,3周后才进入完整的比赛动作训练。所以,要在上雪第4周内完成对运动员基线和心理干预的评测,故开展心理干预时间只有4周,干预频次呈现逐步强化的性质。(2)进入雪上训练,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训练后运动员只能呆在有限的空间内,便于对运动员开展心理干预。(3)教练员和运动员生活在同一(相对封闭)环境中,与教练员、运动员商讨后抽出部分余暇时间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辅导及训练。(4)干预内容分为心理技能训练和认知干预。(5)干预方式有集体和个体干预,包括训练过程中即时性心理技能指导,训练后集体知识讲授与讨论。(6)干预过程:集体讲授心理技能,运动员当场练习、体会,运动员授课后学会腹式呼吸与表象放松技能,训练间歇时运动员用腹式呼吸代替胸式呼吸,每次上滑雪道之前必须使用表象放松法,干预按顺序学会和使用自我谈话、理性情绪转化、积极性自我暗示等技能,干预方式不变。在每次训练与比赛做动作前,综合平时心理训练内容,采用赛前2 min3步骤行为程序训练法,第1步行为程序为60 s,其余2步行为程序各30 s,分别为表象训练、积极自我暗示和呼吸调节。

1.5 数据分析方法

根据HRYCAIKO和MARTIN直观图形分析方法[2],对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与动作质量的数据进行视觉检验分析。心理技能测试根据运动员干预前后2次得分进行比较分析。为了进一步评价干预的效果,归纳出平日与教练员、运动员谈话讨论的内容,编制质性研究评估问卷对每个运动员及教练员进行定性评价。

2 研究结果

2.1 流畅心理状态

(1)心理干预前,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平均得分均低于干预后,干预后流畅心理状态平均分高于基线2,这2点同时说明,心理干预有改善流畅心理状态的效果;(2)3名运动员第1次干预前/后流畅心理状态得分分别为70/72、65/76、64/77,说明第1次心理干预就出现了明显的效果;(3)撤除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得分略有下降,这一负向变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心理调控帮助运动员进入并保持流畅状态是完全可行的[5];(4)3名运动员在基线1和基线2的得分无显著变化,说明夏训与冬训的季节变化对流畅心理状态的影响不大(见表1至表3,图1至图3)。

表1 运动员X流畅状态得分

图1 运动员X的流畅状态得分分布

表2 运动员Y流畅状态得分

图2 运动员Y的流畅状态得分分布

表3 运动员Z流畅状态得分

图3 运动员Z的流畅状态得分分布

2.2 动作质量评分

表4 运动员X动作质量得分

图4 运动员X的动作质量得分分布

表5 运动员Y动作质量得分

图5 运动员Y的动作质量得分分布

表6 运动员Z动作质量得分

图6 运动员Z的动作质量得分分布

2.3 心理技能评分

表7 心理干预前后心理技能评分情况表

2.4 质性研究评测效度评分

3 讨 论

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都较为显著,增量均在10分以上,说明强化性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撤除干预后,运动员X与Z流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有所减少,幅度在0.78~1.11分之间,说明流畅心理状态改善有一定后续效应。运动员Y减少幅度较大,为4.91分,可能性推测:(1)“强化性心理干预”可帮助运动员促进操作表现,但是对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不可能通过快速强化短时间得到;(2)5周时间的心理干预,干预时间太短,流畅心理状态得分评测较小体现心理干预的效果;(3)通过心理干预,运动员Y与Z流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运动员X流畅心理状态得分呈逐步提高趋势,最高达到90分,之后得分分布在85~90分之间,运动员Y表现得分逐步下降,第5次则大幅度提高,之后得分稳定在85~90分之间,虽然运动员Z流畅心理状态得分提高,但分布折线波动较大,说明运动员对心理干预的认识以及认可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并产生影响。运动员X与Y表现为对心理干预的积极配合,只是运动员Y接受较慢,这可能与其年龄小有关。运动员Z则对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需求不是很强烈,这可能与其训练水平低有关。此外,心理干预后直接作用比较明显,数据显示,干预后首次流畅心理状态得分高于干预前一次,其中2名运动员得分提高均在10分以上。

理论认为,干预效果不应这么快,原因可能为:(1)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初始得分过低;(2)实施干预后,训练场气氛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干预者对运动员积极的干预措施,频繁沟通交流使运动员感到得到了明显的关注;(3)心理专家与教练员(也为课题组成员)密切配合协调干预过程,教练员给予运动员动作指导增多的同时教育方式发生转变,如在运动员表现不佳时尽可能发现优点给予鼓励,同时指出问题所在。教练员教育训练行为的改变导致训练现场和谐气氛的生成,使运动员积极配合,运动员本人也在训练中努力克服身体疲劳,使注意力集中于训练动作,以及心理技能正确使用所产生的效果。

运动员X干预介入前后动作质量得分呈逐步提高趋势,说明动作质量得到提高;运动员Y的动作质量得分呈上下波动式提高,提高的一致性趋势得分跨度减小,表明训练趋向稳定;运动员Z的动作质量平均得分则低于干预前得分(见图4)。主要是因为,运动员Z干预前测评动作FF,比干预后第1次测评动作DFF难度系数低0.625;X和Y第1次干预后测评的得分均低于干预前,而运动员Z分差最大,说明运动员还没有完全适应雪上完整比赛动作训练。

心理干预后,运动员X与Y的流畅心理状态和动作质量的得分都有提高,呈现较高的一致性趋势。从“图形”的变化可看出,“强化性心理干预”通过改善流畅心理状态与提高动作质量,进而提高了运动员的操作表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流畅状态的改善程度并不总是与动作质量的提高幅度同步,如运动员X流畅心理状态提高幅度是3人中最小的,但其动作质量提高幅度在3人中最大,而运动员Z是心理干预之后流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最大的,而动作质量及完整动作的稳定性提高幅度却不大。可见,在流畅心理状态与动作质量的关系上,心理干预介入后的效果可能与运动员年龄、个性特征、训练年限、训练水平等有关,这与斯力格等[6]的研究相一致。

3名运动员6站比赛中(撤掉干预后),前4站平均成绩呈逐步下降趋势,原因是从2012年1月5至2月17日共6站国际比赛中,前4站比赛频率过高,每站比赛间隔时间短(第3、4站比赛连续完成),导致运动员疲劳积累,运动员Y甚至没有参加第5站比赛,故图5撤除干预表现为5次。

“强化性心理干预”明显发展了运动员心理技能掌握与应用能力。从各项维度得分情况看,运动员Y与Z通过心理干预,心理技能提高明显;虽然运动员X提高幅度相对较小,但其心理技能水平起点高,这一测试客观说明心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见表7)。

通过对比基线1和基线2的评测数据表明,自由式滑雪项目从夏训到冬训的阶段性变化对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基本没有影响,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平均得分比较接近。

与基线1和基线2评测数据比较,运动员X的动作质量平均得分有显著提高且起点高,运动员Y有小幅度提高且逐步趋于稳定,运动员Z得分低于夏训,说明其雪上基础与适应能力较差;与冬训(雪上适应性训练得分)比较,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平均得分均有提高,但第1次干预得分均低于基线2最后一次得分,说明夏训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空中动作质量,冬训发展运动员从空中到落地完整动作质量,说明冬训初期适应性训练阶段的长短会影响动作质量,这与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在高水平运动员的研究中采用单个被试设计,对因变量进行多次观测,而且观测要求高,便于准确、严格把控,有助于结果的准确判断和推广[7]。设计方法更加适宜,更具有针对性,其特点是:(1)对运动员比赛动作表现进行反复评测,可及时提供某运动员训练变化的真实数据;(2)干预效果只需确定具有同样运动表现问题的几个研究被试,针对性更强;(3)单个被试设计中,运动员在基本相同的时间里接受心理干预,不设控制组,研究在自然训练生活过程中完成,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易接受;(4)本试验单个被试设计中包含1项质性研究定性评价,评价指标的筛选是通过与运动员平时谈话、讨论归纳后确定,主要是了解被试本人如何感受使用的方法及获得的结果,用以增加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4 结论

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过程中,对国家女队运动员进行阶段性心理干预,对心理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使动作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并取得了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认可。同时表明,正确的试验设计及科学的心理干预介入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与动作质量有良好影响,并进一步证明了流畅心理状态的可控性。

[1]刘维娜,季浏,WATSONⅡJACK C.体育运动领域流畅状态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9(11):72-77.

[2]胡咏梅,孙爱华,孙延林,等.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诱发因素及其可控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7-30.

[4]REBOUSSIN D M,MORGAN T M.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use and analysis of single-subject designs[J].Med Sci Sport Exerc,1996,28(5):639-644.

[5]王远,张勤丰.“心境管理”对游泳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3):257-266.

[7]HRYCAIKO D,MARTIN G L.Applied research studies withsingle-subject designs Mhy so few?[J].J Appl Sport Psychol,1996,8(2):183-199.

[8]斯力格,张剑杰,冮勇.国家滑雪队运动员个性心理及流畅状态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97-100.

[9]威廉·威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80.

Effect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theOperationPerformanceofNationalFemaleFreestyleSkiingAthletes

ZHANG Jianjie1,XU Nannan2,SI Lige2,WANG Hongbiao2,OU Xiaotao2,JI Dong2
(1.School of PE,Inner Mongoli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028043,China;2.Shenyang Sports Institute,Shenyang 110102,China)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freestyle skiing aerial skill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female athletes’competition ac⁃tion operation,this paper adopted synchronic,double base line level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experimental design,used the flow state scale(FSS)and game scoring method to test four phase flow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score of pool training of the athletes,snow train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the competition after the removal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upplemented by psychological skill test and qualitative study validity evalu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athletes.Results show that with two baseline measurement results,the smooth state of three players scor⁃ing in the training pool and the snow changes little;from the action quality score of three players,snow training point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ool training and the smooth state intervention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three athletes were improved.Movement quality scores of two players were in⁃creased,and the third athlete motion quality score was slightly lower.After the fluid removal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three athletes’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s and movement quality scores were lower,but i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baseline scores 1 and baseline level 2.the conclusion is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raining,athletes can improv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flow state;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freestyle skiing aerial skill;movement quality

G 804.8

A

1005-0000(2014)02-128-04

2013-12-27;

2014-02-28;录用日期:2014-03-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YJAZH117)

张剑杰(1972-),男,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

1.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猜你喜欢
评测基线滑雪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下)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上)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校准方法
冬来啦,滑雪去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滑雪秘籍
MI评测产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