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κB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05-23 04:01丁凯阳张瑰红王志华
山东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B型淋巴瘤活化

丁凯阳,杨 艳,王 芳,张瑰红,王志华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合肥230001;2安徽医科大学)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在形态学、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上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1]。近年来,以利妥昔单抗和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已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但仍有30%以上的DLBCL患者在标准治疗后复发或难治[2]。目前已发现转录因子(NF)-κB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是肿瘤预后不良的分子指标之一[3]。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们检测了DLBCL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82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患者均资料齐全、未经治疗;由2名病理科主任医师按2008年WHO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并与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对比进行确诊。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7~83岁;发病部位:淋巴结外53例,淋巴结内29例;Ⅰ~Ⅱ期28例,Ⅲ~Ⅳ期54例。参照Hans等[4]的方法,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型17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型65例。

1.2 方法

1.2.1 NF-κB检测方法 所有标本经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确定为DLBCL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同时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阳性表达判断标准[5]:NF-κB p50阳性染色定位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呈淡黄至棕黄色颗粒状,见插页Ⅱ图4。每张切片于400倍光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根据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及染色强度的乘积表示表达情况。染色强度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阴性为0分,<10%为1分,10% ~50%为2分,50%~75%为3分,>75%为4分。两者乘积≥3为阳性,0~3为阴性。

图4 NF-κB阳性表达

1.2.2 预后观察方法 随访时间从确诊之日到2012年4月30日或死亡之日。随访资料来源于病例记录或电话联系,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存活期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F-κB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NF-κB表达阳性、阴性各41例。NF-κB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见表1。

表1 NF-κB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例(%)]

2.2 生存情况比较 随访76例,失访6例,随访率92.68%,随访时间0.5~73个月;其中46例死亡,死亡率60.53%。76例患者 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GCB型患者存活期为4~64个月,non-GCB型为0.5~41个月,P <0.05。NF-κB 表达阳性患者存活期为0.5~73个月,阴性为1~73个月,P >0.05。GCB型中,NF-κB表达阳性患者存活期为10~64个月,阴性为4~61个月,P >0.05;non-GCB 型中,NF-κB表达阳性患者存活期为0.5~73个月,阴性为1~73 个月,P >0.05。

3 讨论

NF-κB在DLBCL细胞中持续活化,其过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的恶性进展。p50是NF-κB蛋白的亚单位,目前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蛋白抗体多采用 p50。研究证实,DLBCL患者中non-GCB型较GCB型发病率高、生存期短。本研究发现,NF-κB在non-GCB型中的表达率为56.92%,高于 GCB型的 23.53%,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相似[6,7]。这可能与 non-GCB 型 DLBCL 细胞来源于后生发中心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从而高表达BCR途径活化的靶基因有关。体外实验还发现,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对non-GCB型DLBCL细胞株是有毒性的,而对GCB型DLBCL细胞株增殖没有影响[8]。Davis等[9]研究表明,NF-κB的靶基因在很多ABC-DLBCL细胞系中明显高表达,而在GCB型DLBCL细胞中低表达。因此,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可能是活化B细胞样(ABC)-DLBCL细胞系的共同特征,NF-κB的作用可能是在其他癌基因的作用下阻止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转化。

从临床治疗方面看,传统联合化疗(CHOP)后的ABC-DLBCL患者预后比GCB型患者差[10]。NF-κB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活化,表达一些与肿瘤侵袭性生长有关的靶基因可以解释临床上这种差异性,故检测NF-κB有利于亚型与预后的判断。异常的NF-κB活化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也可使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产生抑制。体外实验证明,利妥昔单抗可抑制NF-κB活性,但是经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后的DLBCL预后在两组间无差异性,所以这一结果对于临床有何意义仍未知[11]。

目前,针对NF-κB通路的药物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临床上泛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硼替佐咪多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表明,经过6个周期的CHOP联合硼替佐咪治疗后,88%的DLBCL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2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都达到了100%[12]。本研究中,NF-κB表达阳性、阴性患者存活期未见明显差异,可能与未使用或少数使用恩扎妥啉及硼替佐咪有关,有待于延长随访时间、增加病例数或加入阻断NF-κB活化的药物等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NF-κB在non-GCB型的表达率高于GCB型,而non-GCB型患者的生存期较GCB型明显缩短。检测DLBCL中NF-κB的表达有利于判断临床亚型和预后,并为选择性使用NF-κB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NF-κB的作用机制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1]Meyer PN,Fu K,Greiner TC,etal.Immunohistochemicalmethods for predicting cell of origin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rituximab[J].JClin Oncol,2011,29(2):200-207.

[2]Sen R,Baltimor D.Multiple nuclear factors interactwith the immunoglobin enhance sequences[J].Cell,2006,177(11):748-7496.

[3]Karin M,Cao Y,Greten FR,etal.NF-κB in cancer:from innocentby stander tomajor culprit[J].Nat Rev Cancer,2002,2(4):301-3l0.

[4]Hans CP,Weisenburger DD,Greiner TC,etal.Confirmation of the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di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using a tissuemieroarray[J].Blood,2004,103(1):275-282.

[5]许良中,杨文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J].中国癌症杂志,1996,6(4):229-231.

[6]董佑红,伍刚,王涛,等.NF-κB p50和VEGF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6):436-439.

[7]孟伟,石雨薇,顾霞,等.PKC-βⅡ、NF-κB p50 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实验与病理学杂志,2011(1):56-59.

[8]Alizadeh AA,Eisen MB,Davis RE,etal.Distinct type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dentified by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J].Nature,2000,403(6769):503-511.

[9]Davis RE,Brown KD,Siebenlist U,et al.Constitutive nuclear factor kappaB activity is required for survival of activated B cell-lik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cells[J].JExp Med,2001,194(12):1861-1874.

[10]Houldsworth J,Olshen AB,Cattortti 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REL amplification,REL function,and clinicaland biologic features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J].Blood,2004,103(5):1862-1868.

[11]Pavan A,Spina M,Canzomeri V,et al.Recent prognostic factors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dicate NF-kappa B pathways as a target for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J].Leuk Lymphoma,2008,49(11):2048-2058.

[12]Ribrag V,Gisselbrecht C,Haioun C,et al.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2 scheduales of front line rituximab plus cyclophosp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and prednisone plus bortezomib in patients with B cell lymphoma:a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 from the french Adult Lymphoma Study Group(GELA)[J].Cancer,2009,115(19):4540-4546.

猜你喜欢
B型淋巴瘤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有机酸对五种人工合成磷酸盐活化作用及活化途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