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兼结对”的中医专业兼职教师培训模式探讨

2014-05-24 01:21李杏英胡雪原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学年理论课显著性

李杏英,胡雪原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兼职教师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医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教学意识不强、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我校中医系在中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应用“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中医系2011—2012学年聘用的中医专业兼职教师35名,2012—2013学年聘用中医专业兼职教师40名。75名中医专业兼职教师均符合以下聘用条件:具有医师及以上职称和本科以上学历,且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以上;医学硕士以上学历者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2年以上;主要承担中医专业临床课程的理论、实训等教学工作。

1.2 研究方法

将2011—2012学年聘用的35名中医专业兼职教师设为对照组,2012—2013学年聘用的40名兼职教师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往的集中到学校参加讲座、听课形式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

“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指每名新聘兼职教师与1名专职教师结对,相互定期交流、学习、听课评课(每月至少1次),利用QQ、博客、微信等现代网络资源加强沟通。专职教师指导兼职教师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授课计划和教案的书写、课件的制作、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试题编制等。

1.3 效果评价

1.3.1 学生评教 各组授课结束后,组织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兼职教师授课的学生对兼职教师进行理论课、实训课授课情况评分。评分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素质、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学效果4个项目,总分100分。

1.3.2 兼职教师满意度评价 在咨询专家后自制兼职教师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承担教学的意愿、教学工作满意度、临床与工作冲突等内容,对75名兼职教师进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向学生发放评教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95.9%。向兼职教师发放兼职教师满意度调查表75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96.0%。以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见表 1、2)

(1)两组中医专业兼职教师年龄、职称、工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学生评教。由表1可见,学生对两组兼职教师实训课评教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学生对两组兼职教师理论课评教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学生对实验组兼职教师理论课教学评价较高。

表1 学生对中医专业兼职教师教学评分比较(±s,分)

表1 学生对中医专业兼职教师教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实训课 理论课实验组对照组354081.19±1.1580.98±1.4977.5±4.176.1±3.3

(3)兼职教师满意度评价。由表2可见,两组兼职教师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兼职教师对“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更满意。

表2 两组兼职教师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兼职教师是指兼任某学校课程教学或其他工作的教师[1]。中医专业兼职教师具有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动手能力强的教学优势,但在理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弱项,采用“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使专兼职教师相互联系、定期学习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兼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及时获得指导,专职教师的临床教学资源得以丰富,加深了对医疗新技术的了解。同时,“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通过教师间相互沟通,自主确定听课、指导的时间、地点,并通过现代网络资源进行交流学习,增加了兼职教师教学培训、学习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学工作对其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影响,提升了其参与教学培训的积极性。因此,“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是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调动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建立“双师素质”教学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专兼职教师结合,既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又能使学生获得较高质量的教育供给[2]。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李燕.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发展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85-88.

猜你喜欢
学年理论课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