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调查

2014-05-27 03:46果胜男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考试作弊心理分析防治对策

果胜男

摘 要:目的:调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且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一、文献法。二、问卷调查法。在本校和北京某985高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了解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产生的主要心理因素。结果: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发生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侥幸心理,投机心理,从众心理,缺乏自信心理等.通过对以上原因的分析提出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6-01

一、导言

考试作弊是指用欺骗的手段违反考场制度和规定取得“好成绩”的一种违纪行为。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败坏了学风教风;最终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国外众多研究显示,大学生考试作弊相当普遍,其比例在13%—95%之间;我国教育工作者调查发现,30.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有作弊行为,10.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作弊意图。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很多,深刻认识这些形成因素是我们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的重要前提。每种作弊行为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一心理因素驱使,而是受到多种心理特征的影响。

虚荣心理:有一部分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考试及格完全没有问题,而他们往往为了取得更高的成绩来保持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因此就有人选择了作弊这条“捷径”。虚荣心理属于“想要好成绩,夺取名利”这一项,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2%是因为爱慕虚荣而作弊,而B校达到了17%,可能是因为B校学生之间竞争压力更大,互相比拼的风气更严重,所以造成了更大比例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去作弊。

冒险心理: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或是平时根本不用功学习,到了期末考试前发现靠一时努力无法弥补漏洞,于是选择了作弊这条铤而走险的道路。冒险心理属于“想过关,没得选择”这一项,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3%是为了及格冒险作弊,而B校也有14%,两个学校人数比例大致相当。

强迫心理:有些考试作弊属于真正的心理疾病所致,如强迫症,此类群体或是考试焦虑,或是缺乏自制、自信不足,严重者遇到考试不论难易,头脑中想到的都是作弊。强迫心理属于“不知为什么,没法不做”,调查显示两个学校人数都占了很小的比例,A校作弊学生中有3%的人属于强迫心理驱使作弊,而B校也只有2%,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作弊的主流心理。

侥幸心理:有关资料统计,大学生考试作弊率高达39.1%,而作弊被抓的仅占0.5%左右。正因为作弊被抓的可能性如此之小,总有学生心存侥幸而选择考试作弊。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近1/5抱有侥幸心理,而B校几乎达到了1/4,可见侥幸心理在大学生作弊心态中占有很大比重。

从众心理: 这是很多学生作弊的原因,由于看到周围有同学因作弊取得了好成绩,于是觉得自己不跟着作弊吃了很大的亏,不由自主选择了作弊。尤其是看到平时学习没有自己努力的同学通过作弊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心里的不平衡油然而生。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5是为了追求心理平衡选择作弊,而B校几乎达到了1/4,可见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考试作弊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缺乏自信心理: 调查中也有学生反映,自己会因为对某门课程的恐惧而选择作弊,在他们心中觉得这门课不作弊就不能及格,这种极不自信的心理导致了作弊行为的产生。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有14%是因为考试缺乏信心去作弊,而B校也有7%,可见自信在考试中非常重要,如果不自信和作弊形成了恶性循环,那对学生的危害将会很大。

猎奇心理:现在大学生都很有想法,尤其是90后,无论从价值观念还是个性心理健康的水平上,都容易偏离社会日常标准。一些学生为了体验一次作弊,追求刺激,以作弊取乐。调查显示现实生活中真有为了追求刺激而作弊的人,不过人数都占了很小的比例,A校作弊学生中有3%的人感觉刺激去作弊,而B校仅仅有2%,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作弊的主流心理。

义气心理:调查中发现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参与到作弊中,很多时候是给同学传递答案。也许他们内心并不是非常情愿,但碍于情面发生作弊行为。调查显示A校作弊学生中近50%的人是义气原因去帮助同学作弊,而B校比例也超过了1/3,说明当代大学生认为“义气”就是无条件地帮助同学,不管对他们有没有真正的好处。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考试作弊现象自古有之,它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准则和道德底线,最终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研讨了国内外学者对作弊现象的大量研究后,本文通过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得到导致作弊现象发生的八大心理主要。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对策:提高学习动机、加强学风建设、改变评价制度、加强监考力度、引入竞争机制。通常情况下,往往单一的措施无法有效制止考试作弊的发生,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因时、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任慧英,张英.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2] 刘蕾.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年1月下.

[3] 石中英,作弊与监考[N].中国教育报,1999年12月4日.

[4] 李远贵.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R].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试作弊心理分析防治对策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