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声情并茂

2014-05-29 19:29魏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歌唱者歌唱声乐

魏健

摘要:声乐演唱的目的是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丰富的情感,用纯熟的歌唱技巧,美妙的歌声去打动观众,使其产生共鸣。歌唱中如果演唱得索然无味、毫无情感,即使拥有优美的音乐,高超的歌唱技巧,也不会触动人们心灵的深处。“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完美境界。但歌唱要做到“声情并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演唱技巧,能深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用优美动听的声音表达出来。关键词:声情并茂;演唱技巧;情感表现;表演中图分类号:J61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2-0133-02歌唱是由声音和情感共同协作完成的艺术,两者缺一不可,要想完美演绎一首作品,必须要有良好的歌唱技巧作为基础,同时还要有真挚的情感抒发,只有两者合一,才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去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心。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需要掌握纯熟的演唱技巧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只有声情并茂地歌唱,才能完整地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的定义

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是指歌唱者纯熟的演唱技巧与真挚感人的情感表现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优美动听的音色、唱腔,以及触动人心灵深处的情感融于一体所唱出的美妙动听的歌声,称之为“声情并茂”。2情与声、技与艺的把握

长久以来,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大多注重的是歌唱的呼吸、共鸣、发声方法等方面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歌曲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揣摩,好的声音固然重要,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和抒发也同样重要。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能把歌曲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发自内心地表现出来,达到声情并茂、扣人心弦的效果,除了需要拥有好的声音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对音乐具有较高的感悟能力,对生活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美好的声音将内心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听众,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但是我们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些歌唱者在演唱时毫无情感可言,只是一味地按谱唱词,不知道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些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只注重演唱技巧方面的运用,缺少情感的表现力,心中所想与口中所唱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熟练的歌唱技巧,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深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所导致的结果。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歌唱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就是需要掌握全面的音乐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养[2]。3如何在歌唱中达到声情并茂

3.1在基础训练中要注意方法与技巧的应用在声乐学习中,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尤为重要。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纯熟的歌唱技巧就不能完美地演绎歌曲的内容。

3.1.1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情并茂”的基础

一首歌曲的完整演唱,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呼吸作为歌唱的基础,它与歌唱中声音的音色、音准、音质以及情绪的表现力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源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声情并茂地进行歌唱。3.1.2发声训练中的情感把握《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声也。”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要把心和声音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做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内容与表现的一致。那么在歌唱训练中,首先就是发声训练,发声训练是歌曲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集体的声乐艺术,包括如何使声音靠拢、统一、集中、和谐,如何做到各声部间的相互协调、支持、配合等重要内容,歌唱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发声训练作为歌曲演唱的基础存在着情感方面的问题[3]。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把发声训练当成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极易造成声音发出时状态上的错觉,我们在练唱中应把正确的情绪表现带入发声训练当中去,用一种积极、兴奋、快乐的状态去练唱,这样才能够获得优美的声音效果。3.1.3在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歌唱能力在歌唱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拓宽音乐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地理解声乐作品中所涉及的曲谱、风格、语言、情感、时代背景以及观众的审美习惯,进而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容。同时,可以根据歌曲的思想感情、整体的创作风格去调整呼吸、共鸣等使用方法,来达到声音音色、音质的变化及速度、力度的变化,使之更加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3.2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每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都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歌唱者,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外,更应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的涵义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对这些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演唱中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如《共和国之恋》这首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抗战爆发后,一代学子在烽火硝烟中发奋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海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为了祖国的建设,放弃国外富足的生活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冲破重重阻挠,毅然返回祖国,为共和国建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才华。那么歌唱者在演唱之初如果没有提前深入了解这首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单从字面上理解,是无法体会歌曲内容更深层的含义的,就无法表现出歌曲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声乐演唱中,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学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不断加强各方面知识领域的学习,通过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视野,为完美演绎歌曲积累广阔而丰富的知识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声情并茂地去歌唱,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3.3用心歌唱,首先感动自己

歌唱的声乐艺术灵魂是传达人的思想感情,歌唱者的演唱感染别人使其引起共鸣是最终追求的结果。而一首歌曲的演唱首先能够感动自己才是歌唱者所需要追求的目标。想要在歌唱中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歌唱,就需要有丰富的感情积累和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基础。因为,每首作品的产生都是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需要去细心观察周围的人与物的不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只有这样通过生活中的日积月累和亲身体验,才能在歌唱中用心去投入,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化地演唱歌词,使歌唱索然无味[4]。3.4准确把握歌曲的内容,掌握歌曲的整体布局一首好的歌曲往往是由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完美结合而成的,文学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是声乐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声乐艺术不仅能像乐器一样以声传情,还能通过文学语言塑造音乐形象,使音乐表达得更为直接。所以,我们在拿到一首声乐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在歌曲的旋律、节奏变化上下工夫,还应对歌词内容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来表现歌曲的艺术魅力。而在这种处理中,则需要歌唱者去细心体会歌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故事情节等,通过这样的研究,歌唱者在演唱中才能像讲故事一样把作品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变化表现出来,以此去吸引听众、打动听众。想要达到这样的歌唱效果,在演唱中就需要对所唱歌曲内容的语气、语感、情绪起伏等方面多做功课。作品中的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每一种感情述语、速度标记、力度符号等都是词曲作家深思熟虑的安排,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而作为歌唱者在演唱中就需要根据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针对性地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用强弱、力度、速度、气口等变化去把握不同层次的情感发展。通过这样的细致分析、精心安排来把握整体布局,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5]。3.5声音固然重要,形体表达则锦上添花所谓声乐演唱顾名思义就是既有演,又有唱。声乐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视听享受,除了拥有美妙动听的声音,优秀的声乐作品,还需要配合肢体上的表演。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深情的演唱,必定是全情投入的演绎。因此,歌唱者在进入歌曲意境后的系列生理表现活动,不仅支持着歌声与情感的表达,还自然地在面部和整个形体的情感协同下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如面部的喜、怒、哀、乐,自然产生的手势动作等[6]。表情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部体现。而作为声乐表演中的表情,则更具备其本身的功能性和作用性,它已经不只是作为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外观,而是为声乐表演艺术所做的工作。成熟的歌唱者在演唱时其面部表情自然、放松,歌曲的情感表现也最直接、最动人、最形象地传达给观众,这种视听综合的审美效果毫无疑问地优于纯听觉的感受。4结论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在演唱时要想做到“声情并茂”相结合的完美表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歌唱技艺以及文化修养。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对生活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体验、感受,同时通过艺术上的实践与探索,对表现方式进行反复研究,用心体会,在唱“情”上多下工夫,才能逐步达到成熟的歌唱境地。参考文献:[1]余笃阳.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杨仲华.声情并茂〖KG*3/5〗唱演俱佳[KG*3/5]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J].中国音乐,2005,(2).[3]周晓音.声情并茂的审美思考[J].人民音乐,2004,(5).[4]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5]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115.[6]汤雪耕.怎样练习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歌唱者歌唱声乐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