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突厥语词语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研究

2014-06-06 10:03帕提曼·比都拉
关键词:哈萨克语分布语音

帕提曼·比都拉

摘 要: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语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创新。现代哈萨克语是在继承和发展突厥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古代突厥语言的部分成分保留在现代哈萨克语当中。文章主要就古代突厥语语音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古代突厥语词语成分在哈萨克语方言中的保留情况两个方面来阐述古突厥语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变体。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分析来钩沉现代哈萨克对古突厥语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突厥语词语;语音;哈萨克语;分布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02-03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民族的发展模式必然影响语言的形成。哈萨克族处于多民族交融、冲突的文化环境中,这一文化环境决定其语言从一开始就有复杂性。公元3世纪到5世纪,组成哈萨克族的主要部落有乌孙、康居和阿兰。6世纪至8世纪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被消灭后,突厥各个部落搬迁到中亚地区。从此以后哈萨克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古代语言(古代突厥语)经过不断演化,形成现代的哈萨克文学语言。哈萨克族又继承了古代突厥族的游牧生活,因此哈萨克语方言还留存一些古代语言因素。哈萨克先民曾经使用较多的文字是古代突厥文、回鹘文和阿拉伯字母文字。这些文字在哈萨克历史的某个阶段对哈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古突厥语为基础的哈萨克语形成于15世纪—16世纪,它是由古代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部落和部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哈萨克语形成的过程也是哈萨克不断分化与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突厥语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一、古代突厥语语音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情况

古突厥文是音素、音节混合的文字,不同的突厥语中元音的数量也是不相等的。哈萨克语中有9个元音音位,突厥语语言的元音系统有8个元音音位,这8个元音音位可以分为4组,他们构成了突厥语语音的发音基础[1]。现代哈萨克语语音是由9个元音和24个辅音音位组成的。现代哈萨克文学语言中有不少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这些差别就构成哈萨克语中的一个词的不同变体。

如果我们对哈萨克语中的部分词语的变体以及它们语音间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变体间语音的对应情况,这种情况基本上类似于古今语音对应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语言内在和外在机制发展的结果。古代突厥人曾经辗转于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由于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与先前不同,所以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古突厥语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从古代突厥民族曾经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古代代突厥语在相对封闭的地理文化环境中往往更多地保留了古音,而在一些地理文化环境相对开放的地方,古突厥语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多。这是在接触的过程中语言不断发展的结果。这种现象对后世的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我们还能大体勾勒出突厥语音发生变化的线索,后来形成的哈萨克文学语言的各种变体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情况。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古突厥语的这种变化。

(一)元音的分布情况分析

哈萨克语中的以上所举一个词语的一个元音不同变体的情况,基本上类似于古代突厥语词语与哈萨克语中的元音相对应a\?覸, ?藜\i, a\e, o\?覬, ?覬\o, i\?藜, u\y情况[3]。

(二)辅音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可知,语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发现,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哈萨克族对古代语音的继承与发展是不同的,一些区域中仍然保留部分古词,而在另一个区域一些词语却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变体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二、古代突厥语词语成分在哈萨克语方言中保留的情况

哈萨克族形成的历史复杂且属于跨境民族,居住环境与中原汉族之间有着较大差异,草原是其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广阔的生活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现象,使哈萨民族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各个部落之间交往较少,再加之各个部落所接触的外部环境不同,特别是语言接触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哈萨克语方言。哈萨克语方言在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一些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而另一些则情况较为复杂。

总体来看,哈萨克语方言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太大,但仍然有一些差异,这些方言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根据耿世民先生的实际调查:“可以把我国哈萨克语初步划为两个方言,即东北方言和西南方言。东北方言包括的地区较广,人口也较多,它在我国哈萨克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这个方言区的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尔泰地区、塔城地区、新源和尼勒克两直属县以及自治州境外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属于西南方言的有自治州的特克斯、察布查尔、霍城、伊宁等直属县(按旧的行政区划即除新源、尼勒克两县外的整个伊犁专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差别与部落结构有密切关系。属于东北方言的有克列依、乃蛮(Najman)及黑宰三个主要部落。”[7]这些方言区由于所处的地理文化空间不一样,它们对古突厥语古词的保留也不完全一样,一些方言区完整地保留了古词,而另一些方言恰恰与此相反,古词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一)古代突厥语中的部分附加成分在部分区域哈萨克语中仍保留

(二)哈萨克语土语中有向格、助格、从格有互换的现象

上面我们所论述的情况是较为复杂的,这涉及到语言本身的变迁以及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语言变迁现象当然是可以捕捉的,而另一些则不容易捕捉。哈萨克族在形成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分化和统一,这种情况非三言两语所能阐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萨克语的地域差异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这种差异中富有逻辑性地保存了语言变迁的历史。哈萨克土语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些土语有自己的词汇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语法构造,而这些土语的特点也是在历史的变动中形成的,上文我们所分析的哈萨克语中所保留的、古语成分,正好说明了语言稳定性与扩张性之间一种情况。可以说,一些相对稳定且封闭的群体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突厥语中的语言现象,而另一些与其他民族接触频繁的群体语言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增大。当然,这种语言现象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逐渐厘清。

参考文献:

〔1〕李增祥.突厥语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2.

〔2〕耿世民.古代突厥语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萨勒肯拜哇.历史构词法[M].阿拉木图,法拉毕大学出版社,1999.

〔4〕吴宏伟.哈萨克语维吾尔语音位的比较一兼谈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发展[J].民族语文,1994,(4).

〔5〕王立增.哈萨克语方言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沃哈拜·托恩拜.关于哈萨克语方言词的几种看法[J].语言与翻译,1983,(3).

〔7〕耿世民.试论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划分[J].民族语文,2005,(3).

〔8〕努尔马哈木别托夫.哈萨克语土语语法[M].阿拉木图:科学出版社,1986.

〔9〕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44.

〔10〕沃玛尔汗·阿斯勒.关于哈萨克语的地方性特点[J].语言与翻译,1983,(3).

〔11〕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册)[M].民族出版社,2002.

〔12〕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文献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摘 要: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语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创新。现代哈萨克语是在继承和发展突厥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古代突厥语言的部分成分保留在现代哈萨克语当中。文章主要就古代突厥语语音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古代突厥语词语成分在哈萨克语方言中的保留情况两个方面来阐述古突厥语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变体。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分析来钩沉现代哈萨克对古突厥语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突厥语词语;语音;哈萨克语;分布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02-03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民族的发展模式必然影响语言的形成。哈萨克族处于多民族交融、冲突的文化环境中,这一文化环境决定其语言从一开始就有复杂性。公元3世纪到5世纪,组成哈萨克族的主要部落有乌孙、康居和阿兰。6世纪至8世纪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被消灭后,突厥各个部落搬迁到中亚地区。从此以后哈萨克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古代语言(古代突厥语)经过不断演化,形成现代的哈萨克文学语言。哈萨克族又继承了古代突厥族的游牧生活,因此哈萨克语方言还留存一些古代语言因素。哈萨克先民曾经使用较多的文字是古代突厥文、回鹘文和阿拉伯字母文字。这些文字在哈萨克历史的某个阶段对哈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古突厥语为基础的哈萨克语形成于15世纪—16世纪,它是由古代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部落和部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哈萨克语形成的过程也是哈萨克不断分化与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突厥语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一、古代突厥语语音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情况

古突厥文是音素、音节混合的文字,不同的突厥语中元音的数量也是不相等的。哈萨克语中有9个元音音位,突厥语语言的元音系统有8个元音音位,这8个元音音位可以分为4组,他们构成了突厥语语音的发音基础[1]。现代哈萨克语语音是由9个元音和24个辅音音位组成的。现代哈萨克文学语言中有不少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这些差别就构成哈萨克语中的一个词的不同变体。

如果我们对哈萨克语中的部分词语的变体以及它们语音间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变体间语音的对应情况,这种情况基本上类似于古今语音对应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语言内在和外在机制发展的结果。古代突厥人曾经辗转于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由于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与先前不同,所以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古突厥语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从古代突厥民族曾经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古代代突厥语在相对封闭的地理文化环境中往往更多地保留了古音,而在一些地理文化环境相对开放的地方,古突厥语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多。这是在接触的过程中语言不断发展的结果。这种现象对后世的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我们还能大体勾勒出突厥语音发生变化的线索,后来形成的哈萨克文学语言的各种变体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情况。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古突厥语的这种变化。

(一)元音的分布情况分析

哈萨克语中的以上所举一个词语的一个元音不同变体的情况,基本上类似于古代突厥语词语与哈萨克语中的元音相对应a\?覸, ?藜\i, a\e, o\?覬, ?覬\o, i\?藜, u\y情况[3]。

(二)辅音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可知,语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发现,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哈萨克族对古代语音的继承与发展是不同的,一些区域中仍然保留部分古词,而在另一个区域一些词语却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变体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二、古代突厥语词语成分在哈萨克语方言中保留的情况

哈萨克族形成的历史复杂且属于跨境民族,居住环境与中原汉族之间有着较大差异,草原是其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广阔的生活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现象,使哈萨民族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各个部落之间交往较少,再加之各个部落所接触的外部环境不同,特别是语言接触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哈萨克语方言。哈萨克语方言在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一些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而另一些则情况较为复杂。

总体来看,哈萨克语方言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太大,但仍然有一些差异,这些方言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根据耿世民先生的实际调查:“可以把我国哈萨克语初步划为两个方言,即东北方言和西南方言。东北方言包括的地区较广,人口也较多,它在我国哈萨克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这个方言区的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尔泰地区、塔城地区、新源和尼勒克两直属县以及自治州境外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属于西南方言的有自治州的特克斯、察布查尔、霍城、伊宁等直属县(按旧的行政区划即除新源、尼勒克两县外的整个伊犁专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差别与部落结构有密切关系。属于东北方言的有克列依、乃蛮(Najman)及黑宰三个主要部落。”[7]这些方言区由于所处的地理文化空间不一样,它们对古突厥语古词的保留也不完全一样,一些方言区完整地保留了古词,而另一些方言恰恰与此相反,古词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一)古代突厥语中的部分附加成分在部分区域哈萨克语中仍保留

(二)哈萨克语土语中有向格、助格、从格有互换的现象

上面我们所论述的情况是较为复杂的,这涉及到语言本身的变迁以及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语言变迁现象当然是可以捕捉的,而另一些则不容易捕捉。哈萨克族在形成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分化和统一,这种情况非三言两语所能阐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萨克语的地域差异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这种差异中富有逻辑性地保存了语言变迁的历史。哈萨克土语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些土语有自己的词汇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语法构造,而这些土语的特点也是在历史的变动中形成的,上文我们所分析的哈萨克语中所保留的、古语成分,正好说明了语言稳定性与扩张性之间一种情况。可以说,一些相对稳定且封闭的群体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突厥语中的语言现象,而另一些与其他民族接触频繁的群体语言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增大。当然,这种语言现象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逐渐厘清。

参考文献:

〔1〕李增祥.突厥语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2.

〔2〕耿世民.古代突厥语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萨勒肯拜哇.历史构词法[M].阿拉木图,法拉毕大学出版社,1999.

〔4〕吴宏伟.哈萨克语维吾尔语音位的比较一兼谈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发展[J].民族语文,1994,(4).

〔5〕王立增.哈萨克语方言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沃哈拜·托恩拜.关于哈萨克语方言词的几种看法[J].语言与翻译,1983,(3).

〔7〕耿世民.试论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划分[J].民族语文,2005,(3).

〔8〕努尔马哈木别托夫.哈萨克语土语语法[M].阿拉木图:科学出版社,1986.

〔9〕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44.

〔10〕沃玛尔汗·阿斯勒.关于哈萨克语的地方性特点[J].语言与翻译,1983,(3).

〔11〕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册)[M].民族出版社,2002.

〔12〕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文献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摘 要: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语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创新。现代哈萨克语是在继承和发展突厥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古代突厥语言的部分成分保留在现代哈萨克语当中。文章主要就古代突厥语语音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古代突厥语词语成分在哈萨克语方言中的保留情况两个方面来阐述古突厥语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变体。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分析来钩沉现代哈萨克对古突厥语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突厥语词语;语音;哈萨克语;分布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02-03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民族的发展模式必然影响语言的形成。哈萨克族处于多民族交融、冲突的文化环境中,这一文化环境决定其语言从一开始就有复杂性。公元3世纪到5世纪,组成哈萨克族的主要部落有乌孙、康居和阿兰。6世纪至8世纪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被消灭后,突厥各个部落搬迁到中亚地区。从此以后哈萨克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古代语言(古代突厥语)经过不断演化,形成现代的哈萨克文学语言。哈萨克族又继承了古代突厥族的游牧生活,因此哈萨克语方言还留存一些古代语言因素。哈萨克先民曾经使用较多的文字是古代突厥文、回鹘文和阿拉伯字母文字。这些文字在哈萨克历史的某个阶段对哈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古突厥语为基础的哈萨克语形成于15世纪—16世纪,它是由古代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部落和部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哈萨克语形成的过程也是哈萨克不断分化与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突厥语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一、古代突厥语语音在哈萨克语词语中的分布情况

古突厥文是音素、音节混合的文字,不同的突厥语中元音的数量也是不相等的。哈萨克语中有9个元音音位,突厥语语言的元音系统有8个元音音位,这8个元音音位可以分为4组,他们构成了突厥语语音的发音基础[1]。现代哈萨克语语音是由9个元音和24个辅音音位组成的。现代哈萨克文学语言中有不少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这些差别就构成哈萨克语中的一个词的不同变体。

如果我们对哈萨克语中的部分词语的变体以及它们语音间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变体间语音的对应情况,这种情况基本上类似于古今语音对应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语言内在和外在机制发展的结果。古代突厥人曾经辗转于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由于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与先前不同,所以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古突厥语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从古代突厥民族曾经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古代代突厥语在相对封闭的地理文化环境中往往更多地保留了古音,而在一些地理文化环境相对开放的地方,古突厥语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多。这是在接触的过程中语言不断发展的结果。这种现象对后世的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我们还能大体勾勒出突厥语音发生变化的线索,后来形成的哈萨克文学语言的各种变体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情况。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古突厥语的这种变化。

(一)元音的分布情况分析

哈萨克语中的以上所举一个词语的一个元音不同变体的情况,基本上类似于古代突厥语词语与哈萨克语中的元音相对应a\?覸, ?藜\i, a\e, o\?覬, ?覬\o, i\?藜, u\y情况[3]。

(二)辅音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可知,语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发现,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哈萨克族对古代语音的继承与发展是不同的,一些区域中仍然保留部分古词,而在另一个区域一些词语却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变体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二、古代突厥语词语成分在哈萨克语方言中保留的情况

哈萨克族形成的历史复杂且属于跨境民族,居住环境与中原汉族之间有着较大差异,草原是其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广阔的生活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现象,使哈萨民族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各个部落之间交往较少,再加之各个部落所接触的外部环境不同,特别是语言接触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哈萨克语方言。哈萨克语方言在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一些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而另一些则情况较为复杂。

总体来看,哈萨克语方言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太大,但仍然有一些差异,这些方言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根据耿世民先生的实际调查:“可以把我国哈萨克语初步划为两个方言,即东北方言和西南方言。东北方言包括的地区较广,人口也较多,它在我国哈萨克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这个方言区的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尔泰地区、塔城地区、新源和尼勒克两直属县以及自治州境外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等地。属于西南方言的有自治州的特克斯、察布查尔、霍城、伊宁等直属县(按旧的行政区划即除新源、尼勒克两县外的整个伊犁专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差别与部落结构有密切关系。属于东北方言的有克列依、乃蛮(Najman)及黑宰三个主要部落。”[7]这些方言区由于所处的地理文化空间不一样,它们对古突厥语古词的保留也不完全一样,一些方言区完整地保留了古词,而另一些方言恰恰与此相反,古词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一)古代突厥语中的部分附加成分在部分区域哈萨克语中仍保留

(二)哈萨克语土语中有向格、助格、从格有互换的现象

上面我们所论述的情况是较为复杂的,这涉及到语言本身的变迁以及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语言变迁现象当然是可以捕捉的,而另一些则不容易捕捉。哈萨克族在形成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分化和统一,这种情况非三言两语所能阐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萨克语的地域差异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这种差异中富有逻辑性地保存了语言变迁的历史。哈萨克土语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些土语有自己的词汇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语法构造,而这些土语的特点也是在历史的变动中形成的,上文我们所分析的哈萨克语中所保留的、古语成分,正好说明了语言稳定性与扩张性之间一种情况。可以说,一些相对稳定且封闭的群体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突厥语中的语言现象,而另一些与其他民族接触频繁的群体语言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增大。当然,这种语言现象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逐渐厘清。

参考文献:

〔1〕李增祥.突厥语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2.

〔2〕耿世民.古代突厥语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萨勒肯拜哇.历史构词法[M].阿拉木图,法拉毕大学出版社,1999.

〔4〕吴宏伟.哈萨克语维吾尔语音位的比较一兼谈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发展[J].民族语文,1994,(4).

〔5〕王立增.哈萨克语方言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沃哈拜·托恩拜.关于哈萨克语方言词的几种看法[J].语言与翻译,1983,(3).

〔7〕耿世民.试论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划分[J].民族语文,2005,(3).

〔8〕努尔马哈木别托夫.哈萨克语土语语法[M].阿拉木图:科学出版社,1986.

〔9〕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44.

〔10〕沃玛尔汗·阿斯勒.关于哈萨克语的地方性特点[J].语言与翻译,1983,(3).

〔11〕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册)[M].民族出版社,2002.

〔12〕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文献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分布语音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哈萨克语附加成分-A
哈萨克语比喻及其文化特征
“v+n+n”结构的哈萨克语短语歧义分析与消解
哈萨克语植物词汇的文化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