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关中农业土地利用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4-06-11 07:09
关键词:小麦农业

杜 娟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2)

关中平原属于黄土覆盖区,疏松易耕是黄土的主要特性,也孕育了古老的农业文明。关中地形西部狭窄,向东部渐宽,渭河自西向东穿过平原中部,河流两岸川地平原、黄土台塬、山前洪积扇都是古代农业发展的肥田沃土。自周人定居周原起,关中地区的农业开始大规模展开,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都曾经从这里向四面推广开来。

古代的关中,黍、粟、菽、稻、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商周时期,黍、粟种植广泛,战国后,菽的重要性迅速增加,而黍的种植有所下降。至西汉,麦作大为推广。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一方面受政府的调控和生产生活需要的驱使,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人们对农业资源可利用性的逐步掌握。关中平原虽自古就有“陆海”、“土膏”、“沃壤千里”的美誉,但地形狭小,土壤水肥不足始终是农业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

关中农业土地利用的格局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一直受学术界较多的关注。西汉定都长安,迅速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格局[1],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视。都城建设与发展、人口迁移、水利兴建、苑囿开置对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很大,并出现了农业生产重心由西部向东北部的倾斜[2]。在农业区逐步扩展的过程中,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因素及作物选择、技术选择、政府保障等如何影响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及其演变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关中西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及影响因素

西周时期,居于关中平原的周人善于农耕,其始祖弃即喜好“播时百谷”,在豳地曾“度其隰原,彻田为粮”[3]。为躲避北方游牧部落,古公亶父自豳地南下,迁于岐山之南。周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周原。周原位于关中西部,北接岐山,南临渭河,原上河流众多,主干支流,纵横交错。现岐山县的京当乡、扶风县黄堆乡和法门镇是周人当时的重要活动中心,美阳河、畤沟河从区域内穿过。畤沟河上游到王家嘴,再向北就到了京当,这条河在周人居住时就已经有水,且在黄堆以南,刘家、任家以北,是一个低凹地带,形成东西向的一个小盆地,这个盆地的低凹处在古代也是泽薮之地[4]。另外,周人居住地北侧还有众多来自岐山南麓的泉流汇集于此(见图1)。这种地形及水源条件对农业是有利的,禾黍类旱地作物可以自然生长。

随着居民点的不断增加,农田也不断扩展。湋河是周原上的主要河流,且随地异名,在凤翔县境内称雍水,岐山县境内称后河,扶风县境内称湋河,武功县境内称小北河。湋河北侧支流众多,有横水河、鲁班沟水、龙尾沟水、麻叶沟水、畤沟河、美阳河等,南岸则无支流汇入。从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分布来看,居民地的选择是“逐水而居”,遗址多分布于湋河北岸的雍水、后河、横水河、湋河、畤沟河、美阳河两岸[5],南岸则甚少有遗址分布(见图1)。这些河流将周原切割成条块状,形成原隰相间的地形特征。原,即高平地;隰,即低湿地。

图1 关中西部周原遗址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Site in Zhouyuan in Western Guanzhong

原隰相间是关中西部的地形特征,对于低洼地带,过多的流水汇集则不利于作物种植,于是当时的农田规划便针对土壤排水的需要,先秦时期出现的农田沟洫系统就是用于田间导水的,它由甽、遂、沟、洫、浍组成,然后“专达于川”,由田间到川流,沟洫越来越大,路径越来越宽,“沟三十里而广倍”,并且“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5]。这种农田沟洫系统的建立适用于地表水流时常侵润的地区,是适宜水稻生产的区域。水稻种植自先秦以来一直颇受重视,《周礼》中“稻人”一职专“掌稼下地”,负责低下之田种稻时的蓄水、排水及用水、防水等。种稻的农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6]。

经过周至汉代的农业发展,人们对原隰的农业生产条件已十分了解,可根据土壤质地与水分条件作出适宜的作物及技术选择。受土壤水分的限制,黄土塬上以耐旱作物为主,《氾胜之书》曾提倡“三月榆荚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7]。这里的“高地”、“高田”是指原上地势高亢之地,塬区往往沟谷发育,水流不易汇集,土壤水分也不易存留,因此高田、高地都是土壤水分极其缺乏的地带。而“强土”是指土质坚硬,在这里则对应于“高地”耕作的田土条件。

除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地形选择外,同时,有效使用天然降水也是解决关中西部旱作农业水分欠缺的重要方式。农业耕作中注重“趣时”,“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7]不仅耕地、下种结合降雨的时机,冬天也注重土壤水分的积蓄,“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7],显然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当时已是黄土塬区农业保障的主要措施。

黄土塬区流水的汇集之处形成隰地,这里水分充足,如果能够合理蓄水排水,正是作物种植的有利地形。因此,在关中地区,土壤排水也像土壤干旱一样,是古代农业用地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水稻种植自然是优先选择,周人的生活区主要位于湋河北岸众多支流两侧,这些河谷川地为种植水稻提供了条件。在渭河以南的秦岭北麓洪积扇上及河川洼地,地下水位埋深浅,地表常有泉水出露。先秦至汉代,这里沼泽、湖泊面积甚广,《诗经·小雅》中就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滮池在西安的西南,位于渭水和沣、滈诸水之间,丰富的水源为建造水田提供了条件。这也使水稻成为当时关中的主要物产之一,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游猎长安周围时,就曾经“驰鹜禾稼稻秔之地”,物产之丰富,“有秔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8]。这是直接有水源可以导入稻田的,还有河流近岸两旁虽无流水漫田,但引水灌溉便利的地区,也是可以用来种植水稻的。

根据地形特征,平坦台塬可以种植黍、稷、菽等耐旱作物,低隰之地可以发展稻田,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原隰过渡的丘陵沟谷地带也不会被闲置,区田法应运而生。区田“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而且区田,“不先治地,便荒地为之”[7]。区田的做法在于根据不同地形地势规划数量、大小不等的地块,并将其做成低于地面的田畦,集中供水供肥,这对开垦丘陵及边坡地带的土地是十分有利的,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而且低畦种植也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区田法制田精细,水肥充分,能有效保障更多的作物品种得以种植,《氾胜之书》在区田法的介绍中,就提及黍、麦、菽、芋等均可以种植,且每种作物对水、肥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但尽管如此,在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下,人力、物力等实则难以满足如此精细化的作业,因此区田建设也未必能够大面积开展。

以此看来,在关中西部农业较为发达的时期,黍、稷、菽耐旱的特性,十分适宜关中的干旱气候,成为关中早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作物类型。渭河两岸黄土台塬上的高地广泛种植这些旱地作物。而原间的隰地则成为当时关中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域,关中西部的渭河北岸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提供了水稻种植的有利地形。而在渭河南岸,众多发源于秦岭北麓的河流也汇集而成许多低隰之地,也是当时的主要稻作产区。

2 关中中部秦汉都城为中心的农区扩展与土地利用

周至秦统一,扩张势力不断东进,政治、经济中心也随之由关中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周文王、周武王建都于丰、镐,秦建都于咸阳。频繁的战争已使关中经济凋敝,急需要人口及财力的迅速补充。秦始皇曾于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9],人口估计也有60~70万口,这些大批的移民迁入,都城周围的土地广为开垦是必然的。至西汉初年陵邑制度的实行,“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两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10]西汉的陵邑多分布于长安城附近渭水沿岸与泾渭交汇处的狭长地带,这里位于渭北台地边缘,临近河谷川地,既免受河流泛滥的影响,又有较为充足的水源,是关中农业土地利用最优等的区域。

人口迅速增加定会在都城-陵邑区形成密集的居民点及农用地。大量关东富豪的迁入也带来了东西部文化的交融,平坦的渭河冲积平原与关东黄河冲积平原的地表均为黄土性物质覆盖,加之气温、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也相似,已娴熟于华北平原种植技术的关东农民在关中土地上的开垦种植也能够很快适应,并不断加入新的技术和方法。西汉中期,小麦在关中的推广也可以借鉴关东地区广泛种植小麦起到的“接绝续乏”作用。

关中平原种植黍、粟等旱地作物不成问题,粟在秦汉时期还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11]。大豆由于自身耐旱,易于种植,“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7],也成为秦汉时期广泛种植的作物品种。此时,关中农业土地中黍、粟、菽的种植占了很大比例,而小麦并未受到重视。汉武帝时政府劝民种麦,董仲舒曾上书曰:“春秋他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12]这个时候政府提倡种植小麦,与关中日益突出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无关系,种植冬麦实现作物复种,这也是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的一种方式。

从作物生长习性来讲,小麦属于生长期长,消耗水分较多的作物,抗旱耐瘠的能力均不如黍、粟。现代在黄淮和华北平原等小麦主产区,小麦生长期间的自然降水也仅能满足总耗水量的25%~30%,其他需水量必须依靠灌溉来补充[13]。这样看来,黍、粟等的种植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便能生长良好,而小麦受干旱气候的限制,若没有灌溉条件,其收成是难以保证的。加之当时用于磨面的石磨并不普及,人们自是不愿承担小麦生长不良带来的风险。

地势较低的关东地区经常受河流泛滥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富足,小麦可以生长良好,与关东地区相比,关中的土壤水分相对欠缺。而且小麦的根系发育,扎根深,在北方黄河流域本身就适宜在相对地势较低的地方生长,“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14]。古歌也有云:“高田种小麦,稴穇不成穗。”[15]

麦的种植对土壤水分、质地都有较高的要求,其种植就需要尚好的土地与更多的精力。古代早期的农耕地一般不会距离居住地过于遥远,都城周围自是农业首先发展的地区,都城及陵邑区是关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八水绕长安”的地形及水文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农业水资源,使这一带土地的价值也倍增。《汉书·东方朔传》中就曾记载:“汉兴,去三河之地,止灞浐产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8]。这也反映了该地区的水文、土壤条件在当时都是关中富饶的地区。

在渭河以北,众多陵邑分布于渭北台地上,河谷至渭北台地之间的川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土壤水分富足。而且,都城-陵邑区周围,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地位也有利于新产品及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这一带富豪聚居,相对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来承担小麦生长不良带来的风险。在政府的倡导下,这一地区有可能首先开创试验田进行小麦种植。因此,小麦很可能首先从渭河两岸的都城-陵邑区逐渐向外扩展,河流两岸阶地及中南部的秦岭北麓洪积扇上都能够适宜小麦生长,也就成为当时关中的主要稻麦生长区域,但这种低湿的土地毕竟有限,且如果皇家及百姓生活用水越来越多,也会出现与农业争水的问题。西汉武帝时,上林苑的建设占用了大面积的肥田沃土,很多低隰之地因此不能种植,稻麦的生产地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土地垦殖的空间格局加快了向东部低隰之地的转移。

3 关中东部淤灌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

关中东部的土地开发较为缓慢,日本学者木村正雄研究认为:“大体上,渭水、泾水流域自古就是周及其同盟国诸邑的所在地,春秋时代以后是西方的秦和东方的晋所支配的原始诸邑的所在地,但这些原始邑,大多处于渭水上流和支流、洛水上中流等山间河谷地带的小平原,而且是孤立分散的。在相当于渭水盆地中心部位的低平广阔平原,除一二例之外,既没有设置邑也没有用作耕地。”[16]的确,在秦厉公二十一年(前 456 年)置频阳县之前,关中东部渭北的广阔平原上很少有县邑的设置,也决定了该区农业发展的相对滞后。直至秦郑国渠的建立,收到了“用注填阏之水,溉泻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17]的良好效果,这是关中东部农业用地早期的开发了。

关中东部农业发展相对迟缓与东部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东部地区地势低洼,尤其在郑国渠渠道以南,原为泾、渭、清、浊、洛诸水汇集的区域,至战国中期仍存在很多湖泊沼泽[18],由于土壤排水不畅,形成“泽卤之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盐碱化的土地是由于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不能及时排掉,盐分随水分向土壤表层移动并积聚而形成。通过河流的淤灌作用,这种盐卤之地得到很好的改良。加之铁农具的使用,修建沟洫引水溉田才变得简单易行。渭河下游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石川河以东至洛河的广大区域,郑国渠及引洛河而穿凿的龙首渠是关中东部主要的淤灌水利工程,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不仅能够淤高地面,降低地下水位,还能冲洗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关中东部大片盐卤之地也能够充分利用。继郑国渠之后的白渠、六辅渠、成国渠等则以浇灌农田为主,改善渭河北岸平坦川地上的土壤水分状况。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人口是牵动一个地区土地开发力度的主要因素。秦汉时期,多次徙民实关中的举措颇有成效地加快了关中土地开发的进程。这些人口的流动分两种,一种是由关东迁入关中,另一种是西汉中后期由关中内部经济繁荣区向周边迁徙的路线,关中东部就是当时主要的人口迁入区。大规模开发土地不仅能够充分安排迁入的大批劳动力,而且也可缓解京师粮食紧缺的问题。

对于新开发出来的土地,地形平坦,土质疏松,“且溉且粪”的土壤水肥条件,为东部迅速成为京师的粮仓奠定了基础。当降水不足、肥力欠缺、盐碱化等不利因素被改善后,这里无疑成为关中优等的良田沃土。有了灌溉保障,关中东部发展麦作和稻作成为可能。但是,如果长期大水漫灌,田间土壤排水不畅,很快又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出现返盐现象,造成进一步的土壤盐渍化。因此,关中平原东部的大片泽卤之地,若无灌排结合,是否能够较长时间满足小麦和水稻的生长仍然是有待查明的问题。而黍、粟的耐盐碱性要强于小麦,也许更适合在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生长,文献中也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17],“黍稷之饶,亩号一钟”[19]的记载。由此看来,关中东部发达的水利灌溉设施虽能保证小麦生长的土壤水分,但地势低洼的盐碱化地带,未必适宜小麦的种植,应仍以黍、粟类旱地作物为主。这也难怪在汉成帝时“遣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20],汉武帝时期政府就提倡民众种麦,相隔百年后仍需要督导种麦,可见那时候的关中农民仍然不习惯或者不乐意种麦,这除了和小农经济的保守思想、石磨的不够普及有关外,想必与小麦的收成难以保证也很有关系。

4 结论

先秦至两汉时期关中农业快速发展,尤其秦汉定都关中后,关中的人地关系发生了由“人少地多”向“人多地少”的迅速转变。在努力开发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与技术的选择是形成关中农业用地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古代关中地区分别以原隰阪坡、河谷川地平原、盐卤低地为中心的农业区的形成与扩展,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地域单元的田土条件是进行种植结构选择与农业技术选择的关键因素。

原隰阪坡是西周时期的主要农业开垦地,黍稷等旱作与稻作是原隰地形利用的主要方式,代田法、畎亩法、区田法、农田沟洫系统等农耕技术为原隰土地的开垦带来便利。对需水量的要求介于旱作与稻作之间的小麦种植至西汉时期被政府提倡,一方面,小麦种植需要良好的田土条件,另一方面,小麦种植并无黍粟等旱地作物那样收成较为稳定,因此小麦的种植很可能会在都城附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内展开,且都城一带沿渭河一、二级阶地分布为主,也适宜开辟出具备良好田土条件的试验田。同时,轮作、复种、抗旱保墒等技术受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传播和推广,这也促进了以京师都城为中心的农业区的扩展。在向关中东部不断开辟新地的过程中,低隰之地的土壤盐碱化是土地利用的最大难题,淤灌技术又迅速保障了东部农业区的形成和扩大,发展成为禾、黍、麦、稻多种经营的优良农作区。

[1]王社教.论西汉定都长安与关中经济发展的新格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3):45-62.

[2]王勇.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J].史学月刊,2004(8):15-19.

[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437.

[4]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250.

[5]刘随盛.陕西渭河流域西周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96(7):17-25.

[6]崔记维校点.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5.

[7]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6-22.

[8]班固.汉书·东方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47.

[9]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239.

[10]班固.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42.

[11]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20.

[12]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37.

[13]居辉,周殿玺.不同时期低额灌溉的冬小麦耗水规律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8(2):20-23.

[1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31.

[15]贾思勰.齐民要术[M].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7.

[16]木村正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基础条件.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刘俊文主编,黄金山,孔繁敏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712.

[17]班固.汉书·沟洫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78.

[18]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20.

[19]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晋书·江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531.

[20]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晋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791.

猜你喜欢
小麦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