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与合作学习

2014-06-24 18:29曾扬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学习效果教师

曾扬明,全国青年名师,福建省特级教师。主张“让学”教育理念,倡导“表达本位”课程观,提倡语文教师要做儿童言语实践的“策划者”。

合作学习和“让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不妨先从各种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角度来入手分析。

现代学习方式“学习金字塔”研究成果显示,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对学习效果(平均学习保持率)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据“学习金字塔”图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这种方式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学习方式产生的学习效果是最差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头脑中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知识可以在学生头脑中保留20%;第四种学习方式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记住30%;第五种学习方式是“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记住50%的学习内容;第六种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学生可以记住75%的学习内容;第七种,在金字塔塔基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 学生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研究者指出,学生习得的知识在30%以下的学习方式,都带有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的特点;而学生习得的知识在50%以上的学习方式,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在团队中学习,学习效果最好。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能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大不一样。

当前的合作学习或者团队学习方式为何一直遭诟病呢?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目前课堂合作学习的误区在于只有形式,没有教师精心设计的目标。大部分学校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安排课堂合作讨论,让学生四人围成一个小组,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或者讨论超过学生实际水平的话题。到快下课的时候,教师布置学生围绕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两三分钟后,教师便匆匆结束讲课。有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忙于观察设计,有的在一旁等待,有的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巡视等等。这种没有目标的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嘈杂无序。

要知道,合作学习不是形式上有课堂合作讨论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运用。前面那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讨论违背了让学的基本原则——做中学,也就是说没让学生去实践。如,语文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最终还是通过训练学生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因此,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目标就是老师尊重学生的表达并且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表达权,即言说的权利,这就是“让学”。在语文课堂上,“让学”具体要怎么做呢?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时机——有机会言说;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意愿言说;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有话会说;最后,教师要让学生真实表达——实说实说。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了让学与合作的关系,每个儿童个体的学习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怎样处理好让学与合作的关系呢?

处理好个人实践与团队交流的关系

合作学习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独立思考上来。如果不这样,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其实是提供了一个“让学”的平台,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适合个人水平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成果(完成任务)是集体的,但完成任务并不是要紧的事(这与公司和企业不同),要紧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这种发展提升,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文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认识玻璃的类型,而是让学生学习从功能及特点两个方面来介绍玻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依据这个目标,我安排每个小组合作介绍一种玻璃,先由学生写下推介词,然后把每个学生的推介词当作样本,分角色朗读,看谁读得更好,最后再合作表演。

如果这样的推介词没有小组成员各自的独立思考,直接让学生合作表演,基础稍弱的学生就会顺从好的学生,完成小组任务的重担就可能落在一两个学生身上,其他人不过是充当“看客”或“站场助威”罢了,这种合作学习不符合“让学”的本质。

处理好小组任务与个人任务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会找到一个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相当于大课题),这个“任务”还必须能分解成难易不同的“小任务”(相当于子课题),然后教师还得有本领把这些“小任务”恰到好处地分配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让他们在做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使上劲,又都能尽其所能。

我在教人教版五年级《落花生》一课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后,让他们把课文修改成课本剧,把编剧的任务交给学生,任务由组长分配。我只提出要求:要依学习能力去安排,学习好的负责改编任务,学习较弱的负责演读较容易的角色。在演读课本剧时,每个人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任务。

试想,如果被分配到任务的学生,还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水平,那么所谓的“合作学习”就很可能变成某几个人的表演,即大家按事先分配好的角色把排演过的节目演一遍。这样,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演变成了走形式。也就是说,该任务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绝大部分学生自己就能独立完成,不能完成的学生需要的只是个别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搞“合作”,就等于让好学生“发扬风格”、停下脚步等待后进者。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发展,无论他的智商、能力是高还是低,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们不要把此事看得太简单了。

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团队捆绑的关系

对“合作学习”,我们应这样来理解,不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的东西,而应是让学生在合作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各自学到自己能够学到的东西。这就是我说的“合作学习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适合个人水平的独立思考”。

比如,几十个人合作制造一辆汽车,各有各的任务,各自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必须探讨很多问题,克服很多困难,等到汽车上市,每个参与者显然也都积累了制造经验,学到了新东西。这与杜威所说的“做中学”有契合之处,也就是我们说的“让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虽然每一个小组成员,或许没有学到完成任务的全部本领,但是个人在某个能力上得到了发展,而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到别处去的。

还比如,在让学生合作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时,我先让每个学生选择蟋蟀住宅特点的一个方面,如住宅的门、住宅的内壁、住宅的地点等,去构思写小作文。然后,把每个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整合,由小组合作取个标题,再写一些过渡语进行修饰,最后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合作后,再看哪个小组写的材料最丰富,最有意思。结束后,我告诉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团队是捆绑在一起的,那么,好的学生就会尽力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写得不好的学生,促使团队组合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写得不好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让学,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如果让学中有合作,合作中有让学,那么,得到关注发展的就是共同体。所以,学生在合作中实践,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交流信息,最终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学习效果教师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最美教师
莲心宝宝有话说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