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福锦
(邯郸学院 地方文化研究院太行山文书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昔阳县长岭村级档案叙录
——太行山文书专题资料整理
乔福锦
(邯郸学院 地方文化研究院太行山文书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昔阳县长岭村成批档案,时间起自1944年,止于1984年,总计70册(卷)。这一宗大体尚存的村级档案,不仅描绘出包括抗战、减租减息、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革”及新时期初期在内的现代华北乡村历史全程的基本轮廓,也是这一特定时代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具体写照,是几乎所有影响20世纪后半期历史之“重大事件”的基层记录。作为全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县现存基层档案文献之稀见“标本”,长岭村级档案也是“集体化时代”华北地区包括山西区域乡村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文本参照。
太行山文书;昔阳长岭;村级档案;文献叙录
山西乃华夏文献旧邦,也是“集体化时代”引领全国的典范省份。①“集体化时代”,特指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立互助组到农村人民公社解体之间这段历史时期,参阅行龙、马维强先生《集体化时代山西农村基层档案述略——以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所藏资料为例》一文,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此一时段性称谓,颇具概括意义。华北乡村之“现代史”上限,实际有三个界标:根据地政权建立、土地改革发动、共和国成立;下限界标也有三个:四人帮粉碎、三中全会召开、公社体制解散。“集体化时代”,最大程度地涵盖了这一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之全程。从抗日战争到“农业学大寨运动”,位于太行山区的晋中昔阳县,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记录着那一段特殊历史的昔阳县基层社队档案,同样是山西区域历史文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笔者在历史文献学教学实践及参与“现当代华北乡村文献史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过程中,接触到一批昔阳县、社、队档案。长岭村级档案,即是其中一宗。②位于太行山麓松溪河畔瓦邱沟之长岭村,原属瓦邱公社今为界都乡所辖,是一个以陈姓为主的古老村落。据本村学人陈志如先生所撰《长岭村史》,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即有人活动,村庄历史已有2400余年。现存村落古建筑群依岭就势,沿两条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自由排列。村中有关武圣庙、古戏楼、官方场、神房、券筒筒、文昌阁、敕造贞节牌楼、双斗旗杆砖牌楼、虫王庙、五道庙、山神庙、牛王庙、仙神庙,村东有双井寺庙,村南有庙眼大庙。村西建石桥一座,通向村外,村内陈氏庄园十七座宅院户户相连。从清乾隆朝国子监生陈献璋重新创业至今,族人耕读传家,村中英才辈出。抗战初期,刘伯承、徐向前曾率部驻扎于此。之后日军曾在此地制造过“四月惨案”,并掠走陈氏家族大量藏书。昔阳长岭村级档案,除一份写于民国十三年(1924)的契约与一张2007年的中学生家长通知书以外,成批件最早记录时间为抗战后期的1944年,最晚时间是已然进入新时期的1984年。成批档案总计70册(卷),初步清理,可分9大类别。
1. 工作笔记薄
按:案卷封面有“原案卷号第10号(第一卷)、长岭村、工作笔记薄”字样,原注:“4件110张”。第一分册封面有“1944”、“政治课本”字样;第二分册用科举范文抄本背面书写,封面残缺;第三分册用“山西省昔阳县普通户口调查表”背面书写,封面有“1945、1、15号”字样,钤“陈喜桂”印一方,卷内有“昔阳县长岭村抗日村公所”长方朱文印,并有夹条数张;第四分册封面有“陈喜桂”签名。
2. 革命历史资料
按:案卷封面有“原案卷号第12号、长岭村、革命历史资料”字样,原注:“2件16张”。内有契约存根、“义仓账”、土改果实记录散件、会议记录、信件等。时间上限为“民国三十五年一月一日”,下延至“一九五 0年六月二日”。
本类档案共计两册(卷),内容涉及武装斗争、武器制造、军事训练、教育动员、文艺宣传、减租减息、生产互助、土改斗争、抗属优待、公职人员历史调查等方面。第一册第3分册书写所用之“山西省昔阳县普通户口调查表”,存原县府所作本村户口调查记录,亦具文献价值。
1. 土改果实账
按:新案卷封面有“长岭果实账、第一卷、永久”字样,卷脊标示“2”;旧案卷封面有“土地改革时期的果实账、第一卷”字样。原注:“3件164张”。第1分册用《诗经体注大全》背面书写;第2分册用《易经大全汇解》背面书写;第3分册用京师大学堂油印讲义背面书写,封面并有“光绪柔兆敦牂年嘉平月、阊九陈殿仪、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字样。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1. 长岭地亩账
按:案卷封面有“第一号、长岭地亩账(第一卷)”字样,原注:“4件86张”。第三分册封面有“第一街”字样,末页残缺。
2. 地亩产量账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号第13号、长岭村(1947年)、地亩产量账”字样,原注:“3件115张”。第一分册封面有“第三街、1947、4、18”字样,第二分册封面有“长岭村、地亩产量”字样,第三分册封面有“长岭村、地亩产量”字样。
3. 地亩账
按:无封面,共3件51张。第二分册封面有“1948、9、18、立,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廿六日,产量账”字样,第三分册内封有“长岭各户地亩数”字样。
4. 长岭村地亩账
按:案卷封面有“第四号、长岭村、地亩账(第四卷)”字样,原注:“3件86张”。第一分册内封有“长岭村、各户地亩账”字样,第二分册内封有“长岭三街、各户地亩账”字样,第三分册内封有“长岭村、地亩账”字样。
5. 长岭村地亩账
按:案卷封面有“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地亩账(第五卷)、第五号”字样,原注:“3件87张”。第一分册封面有“各种清单、长岭”字样,第二分册封面有“长岭村、各户各段地亩数”字样,第三分册封面有“长岭村、各户地亩数”字样。
6. 长岭村地亩账
按:案卷封面有“第六号、长岭村、地亩账(第六卷)”字样,原注:“4件84张”。第二分册封面有“1948”字样,第三分册封面有“第三街、1948年”字样,第四分册封面有“各户牲畜、1956年、长岭村”字样。
7. 地亩产量账
按:无封面,首行有“陈美柱”字样,蓝色残字同第13号,1件90张。
8. 各户农土负担账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号第15号、长岭村、各户农土负担账”字样,原注:“3件68张”。第一分册封面有“[ ]户公粮账”字样。
9. 单据
按:封面有“1968.8.30”字样,1册,约150张。
10. 单据
按:封面有“1969.7.30”字样,1册,约150张。
11. 民户农业所得税调查表
按:案卷封面有“1948、长岭大队民户农业所得税调查表、永久”字样,卷脊标“6”。第一分册封面有“昔阳县第四区长岭村民胡农业所得税调查表、阶级成份中(富农、地主)、1948年”字样,36张;第二分册封面有“昔阳县第四区长岭村民胡农业所得税调查表、阶级成份中农、1948年”字样,50张。归档时间为70年代后期。
12. 入社户数财产作价表
按:案卷封面有“1956年、入社户数财产作价表、永久”字样,卷脊标示“29”,共113张,并有夹条多张,另有“昔阳县一区上庄村农业税土地清册”表7张。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13. 大队各种表报
卷内目录
表1 案卷第19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号第19号、瓦邱、长岭村、大队各种表报(第二卷)”字样,起于1953年,止于1958年。原注:“15件,34张”。
14. 生产队各种表报
卷内目录
表2 案卷第22号
续表2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号第22号、瓦邱、长岭、管委会、生产队各种表报(第三卷)”字样,起于1958年3月25日,止于1964年4月28日。原注:“18件,97张”。
卷内“文件作者”栏统一标“瓦邱公社”,实为联社时期界都公社、联中峪管理区、南界都作战区、团大庄生产队、小东峪生产队及瓦邱公社、长岭生产队等档案之混编。以经济数字为主,其中亦夹杂工作汇报、会议通知、证明信等,与第六、九等类相互交叉。
15. 62年报表
按:无封面,卷内报表反面有“62年报表”字样。1册,28张。
16. 经济情况调查表
按:案卷封面有“昔阳县瓦丘公社长岭生产大队、经济情况调查表、顺序号 13号、1964”字样。原注:“1件20张”。
17. 报表散件
按:1961至1965年之间各种表报,共11件,42张。
18. 肥料折价表
按:案卷封面有“1968——1977年肥料折价表、永久”字样,卷脊标示“17”。共34分册,195张。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本类档案共计18册(卷),分账册、单据、报表三项。账册为土改之后所立,内容涉及人口、土地、粮食、草料等方面。单据仅两册,报表之中含有工作汇报、会议通知、证明信等,所涉已超出经济范围。公社一级档案,因不断合乡并镇,目前所存较少。大公社、管理区档案保留在村庄文献(第17册)中,十分罕见。
1. 药铺草流水
按:封面有“阴三月初十日立、药铺、一九五七年、草流水”字样,共35张,其中空白16张。
2. 中药流水账
按:封面有“阴五月初一日、一九五八年、中药流水账”字样,共18张,其中空白2张,夹条一张。
3. 西药流水账
按:封面有“阴十二月初四日立、公元一九五八年、西药流水账”字样,共12张,其中空白2张。
4. 杂记账
按:封面有“一九五八年、杂记账”字样,共7张,其中空白张。
5. 中药账
按:封面有“阴四月十八日立、公元一九五九年、中药账”字样,共19张,其中空白2张。
6. 杂记账
按:封面有“阴四月十八日立、公元一九五九年、杂记账”字样,共6张,其中空白3张。
7. 进药账
按:封面有“阴十一月十三日立、公元一九五九年、进药账”字样,卷内首行有“六月份两月分收支账”字样,共10张,其中空白2张。
8. 药铺收支账
按:封面有“公元一九六零年七月立”字样,卷内首行有“六月分(份)”字样,共6张。
9. 药铺收支账
按:封面有“公元一九六零年七月立”字样,卷内首行有“七八月分(份)”字样,共6张。
10. 西药账
按:封面有“一九六一年、西药”字样,共6张。
11. 财产登记簿
按:封面有“一九六四年一月份、财产登记簿”字样,共8张,其中空白5张。
12. 中药账
按:封面不存,共22张。
13. 取药账
按:封面有残缺,有“阴十一月初六日立”字样,共21张,其中空白2张。
14. 中药账
按:封面无字,开卷首行有“银花”字样,共11张。
15. 药铺报表
按:1963至1966年之间各类报表7件共8张。
16. 笔记
按:1962年前后保健站工作笔记,共3册,其中第一分册共7张,第二分册共5张,第三分册共16张。
17. 信件
按:1961至1963年之间本村医生陈清珠及家人等信件15封,信封7个。
18. 文书散件
按:1959至1984年之间长岭保健站文书,共30件37张。
本类档案共计18册(卷),账册、报表包括中西药采购、药铺收支、财产登记等内容,笔记与散件文书,内容涉及人口统计、疾病预防、医疗保障、妇幼保健、乡村医生个人材料等项。
1. 中共昔阳县联社(党委文件)
卷内目录
表3 案卷第3号
续表3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3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长岭村”字样,起自1959年1月15日,止于1959年12月。原注:“14件42张”。
2. 山西省委文件
卷内目录
表4 案卷第13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3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管委会”字样,起自1961年6月20日,止于1961年12月30日。原注:“7件13张”。
3. 中共昔阳县委文件
卷内目录
表5 案卷第19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7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长岭村”字样,起自1961年10月20日,止于1961年11月3日。原注:“5件15张”。
4. 中共昔阳县委文件
卷内目录
表6 案卷第10号
续表6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0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字样,起自1963年2月,止于1963年11月15日。原注:“19件79张”。
5. 昔阳县委文件
卷内目录
表7 案卷第5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5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管委会”字样,起自1963年1月5日,止于1963年12月30日,共9件,20张。
6. 各级文件散编
(1)关于在蔬菜、芋草、瓜果生产上停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的通知,昔阳县革命委员会生产组文件昔革生发(74)第014号。
(2)坚持批判资本主义不断克服党内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昔阳县界都公社西固壁大队党支部书记李七毛同志的发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典型材料。
(3)150多名队员决心为建设大寨式社队出大力,昔阳县建设大寨式社队整党整风会议简报,第23期,1977年1月24日。
(4)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残)昔阳县革命委员会文件,昔革发(1980)005号。
(5)关于做好三电工作的紧急通知,昔阳县革命委员会文件,昔革发(1980)042号。
按:以上为散件,暂归一卷之中。
7. 中共中央通知,中共中央文件中发[1977]37号
按:此件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三)》,单独成册。
8. 发(收)文登记簿(长岭生产大队),1965年6月18日
按:封面题“发文登记簿”,卷内题“收文登记簿”。以油印表格装订成册,有“顺序号、收到日期、来文机关、来文字号、文件标题、份数、附件、承办单位或承办人、备注”等项目,尚无文字使用记录。
本类档案共计 8册(卷),以时间先后重新排序。中央、省、地、县文件均有,其中早期学赶大寨材料,文献价值颇高。第40册(卷)第4号文件,为县文化馆所编以“学大寨”、歌颂“英雄村”为主题的“黑板报材料”,第44册第7号学赶大寨“宣传材料”油印件,亦非常少见。发(收)文登记簿,与文件收发过程相关,故归入此类。
1. 长岭大队工作总结
卷内目录
表8 案卷第21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21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大队、管委会”字样,起自1957年,止于1959年,共7件,53张。
2. 长岭村粮食分配规划
卷内目录
表9 案卷第20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20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字样,起自1965年,止于1965年,共13件,13张。以规划、总结、报告等材料为主,其中亦夹杂数字统计,与第三类相互交叉。
本类档案共计两册(卷),内容涉及生产与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之经济数字统计,可与第三类合观。
1. 阶级成份登记草表(第一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4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字样,1件,40张。
2. 阶级成份登记草表(第二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5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长岭村、第二生产队”字样,1件,41张。
3. 阶级成份登记草表(第三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6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长岭村、第三生产队”字样,1件,38张。
4. 阶级成份登记草表(第四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7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第四队”字样,1件,18张。
5. 阶级成份登记草表(第五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18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第五生产队”字样,1件,16张。
6. 阶级成份表(总登记表)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29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阶级成份表(总登记表)”字样,首页标注时间:1965年3月22日。原注:“件数1件,张数21张”。
7. 阶级成份证明信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46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字样,1件,7张。
本类档案共计7册(卷),其中6个生产队材料齐全,第7队材料缺。“草表”无填写时间,“总登记”完成时间为1965年3月,估计成份“复议”开始时间,在贫协会成立之前。“阶级成份登记草表”,有大量添加材料,可证复议过程。“阶级成份证明信”,所涉多为外来户。
1. 第一批贫协会员入会申请书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47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字样,卷内标注时间:1965年1月7日,1件,34张。
2. 贫协会员入会申请书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46号、昔阳县瓦邱公社长岭生产大队”字样,申请时间:1965年3月至5月,1件,7张。
3. 贫协会会员入会登记表(第一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37号、第一生产队”字样,1件,47张。
4. 贫协会会员登记表(第二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38号、第二生产队”字样,1件,29张。
5. 贫协会会员登记表(第三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39号、第三生产队”字样,1件,51张。
6. 贫协会会员入会登记表(第五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41号、第五生产队”字样,1件,25张。
7. 贫协会会员登记表(第6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42号、第六生产队”字样,封面标注时间为1961年10月8日至1961年11月3日,卷内标注时间为1965年3月至5月。1件,27张。
8. 贫协会员登记表(第7卷)
按:案卷封面有“案卷顺序号第43号、第七生产队”字样,1件,14张。
本类档案共计8册(卷),其中六个生产队材料齐全,第4队材料缺。贫协会员登记结束时间,为1965年5月,故本类排列顺序,在阶级成份登记表之后。
1. 各种证明材料
按:1965年四清运动期间材料,散卷,共19件,49张。
2. 亦工亦农协议书,临时工合同协议书
按:案卷封面有“永久”字样,卷脊标示“9”,起自1966年,止于1969年,共18张。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3. 个人检查及处理意见、证明材料及其它表报
卷内目录
表10 无案卷号
按:案卷封面有“1969年、永久”字样,卷脊标示“10”,共15件,44张。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4. 各种通知及个人检查、申请和迁移证
卷内目录
表11 无案卷号
续表11
按:案卷封面有“永久”字样,卷脊标示“12”,起自1968年,止于1971年,共28件,88张。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5. 借条、迁移证、合同、报表
卷内目录
表12 无案卷号
按:案卷封面有“借条、迁移证、合同、议价粮结算单、70-75基本数字、76年粮食登记情况、69年现金分配方案、平衡表、粮食分配审批表、75—77年报表”及“永久”字样,卷脊标示“21”。起自1969年,止于1976年,共10件,29张。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6. 各种证明书以及县社各类通知、迁移证、学校介绍信
卷内目录
表13 无案卷号
按:案卷封面有“各种证明书以及县社各类通知、迁移证、学校介绍信、永久”字样,卷脊标示“22”。起自1965年,止于1977年,共40件,114张。
本类档案共计6册(卷),包括各类证明、证件、会议通知、个人材料等杂项。涉及历史清查、四清、“文革”、农业生产、社会治安、水利工程建设、国营农场投工、大寨招财所建造、文艺演出、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知青回乡以及户口、婚姻、人口迁移、人员遣返、上级发文清退等内容。立卷时间为70年代后期。
与史料学角度的资料考述有所不同,以上之叙录,是在尊重历史文献原本形式结构的基础上,就现存档案总体情况所作之初步介绍。①历史文献学视域中的乡村社会文书档案整理,与史料学角度的整理,两者虽有联系,却属不同学术范畴。史料学角度的整理,以搜集、鉴别与阅读解释为核心,目的是“揭示资料本质”、“得着正确的历史知识”,断章而取义,亦不为过。历史文献学意义上的乡村社会文书档案整理,以档案文献本身为对象,特别重视全宗独立性、文档完整性及文本系统性。自时代、地域与文献特质三方面评估,“集体化时代”华北地区包括山西区域乡村社会历史文献之研究整理,完全有理由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研究整理鼎足而立,成为三级“专题文献学”之独立课题。参阅拙稿《挖掘民间文献的多重价值》,《人民日报》,2009年7月17日;《历史文献学视域中的乡村社会文献整理》,《辽东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作为文献资源积累丰厚之地,建国以来山西省的农村基层档案整理工作,不仅起步早,其成绩在北方各省中也最为突出。[1]现存长岭村级档案中,第一批文书归档时间,为1965年,《发(收)文登记簿》准确标注时间为1965年6月18日;最晚被装订进卷的一份文件,标注时间为1977年7月。据此推断,昔阳长岭村级文书档案,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及70年代末期,至少已经过两次集中整理。前人之工作,是今人的学术前提。历史文献学视域中的现代乡村社会文献包括村级档案之研究与整理如何进行,则是有待学界继续探讨的课题。②2007年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提出作为政府档案范畴的“村级档案”概念,参阅胡英泽先生《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与当代中国史研究》,载《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对于兼具政府档案与社会文书双重性质的“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文献作考证鉴别、科学分类与系统整理,也是历史文献学包括社会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尚需深入探讨。据了解,“拨乱反正”初期,作为“重灾区”的昔阳县,档案人为销毁情形相当严重。随着社队体制的解散,曾经系统整理过的乡村基层档案绝大部分已经散失。新时期 30年的巨大社会变迁包括村庄建设,也成为乡村文献流失散佚的重要原因。以目前所了解的现代华北乡村档案之保存总体情况看,昔阳县乡村基层档案的存世量远不如其他地区。现存长岭村级档案中,“四清”及“文革”时期的村干部交代、审查、定案材料很少,公社化以后的生产队账册单据也不多。单从原编档案之序号排列,亦可见十分明显之文献缺环。然长岭档案大体仍存,已属不易。将来若有机会作实地考察,不仅可为现存档案的进一步鉴定整理与文本释读提供帮助,文献残阙之辑补,或许还能获得新的契机。从以上叙录可见,这一宗大体尚存的村级档案,不仅描绘出包括抗战、减租减息、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革及新时期初期在内的现代华北乡村历史全程的基本轮廓,也是这一特定时代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具体写照,是几乎所有影响 20世纪后半期历史之“重大事件”的基层记录。作为全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县现存基层档案文献之稀见“标本”,长岭村级档案也是“集体化时代”华北地区包括山西区域乡村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文本参照。
[1]张俊峰. 文本的历史:集体化时代山西社队文书档案的形成、特征及意义[J]. 中共党史研究,2009(12).
(责任编辑:李俊丹 校对:苏红霞)
G275.2
A
1673-2030(2014)04-0067-13
2014-11-15
乔福锦(1956—),男,河北邢台人,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
,既属“革命历史档案”,也是全新时代开始的文献标志,故单独列出。果实账所列内容,有土地、房屋、牲畜、生产与生活用具等项。《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为大学堂副总教习张鹤龄所著,“光绪柔兆敦牂年嘉平月”,即光绪丙午年(1906)腊月。讲义使用者陈殿仪,据民国四年《昔阳县志修编》卷六“选举志”,原为本县中学校第一班毕业生,长岭陈氏庄园后人,本地学人做过考证。京师大学堂讲义,现存多为铅印本,油印本极少;乔木故家散出之册,颇具版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