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4-07-05 11:43梁日旺曾小茹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7期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

梁日旺+曾小茹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两组。高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低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TG、TC、HDL-C、LDL-C)及hs-CR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高低剂量组患者TG、TC、LDL-C、hs-CRP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两组对比,高剂量组治疗后TG、TC、LDL-C、hs-CRP下降更多,HDL-C水平升高更多。结论 一定范围内,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更大,效果更好。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7-0065-0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ses of rosuvastatin on serum lipid and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levels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LIANG Riwang ZENG Xiaoru

ICU,Sanshu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Foshan 528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ses of rosuvastatin on serum lipid and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dose,low dose of two groups. High dose group daily doses of rosuvastatin was 20 mg,low dose group daily doses of rosuvastatin was 10 mg,the changes of blood lipid(TG,TC,HDL-C,LDL-C) and Hs-CRP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of low dose and high dos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G,TC,LDL-C,Hs-CRP of the high dose group decreased,HDL-C levels increase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TG,TC, LDL-C, Hs-CRP level decreased more, and the HDL-C levels increased in the high dose group. Conclusion In a certain range,high dose of rosuvastatin has a large affect on serum lipid and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the effects are excellent.

[Key words] Rosuvastat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lood lipid;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中血小板的激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最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最直接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出现异常,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检测中可以以血脂(TG、TC、HDL-C、LDL-C)及hs-CRP的变化为指标来判断病情。瑞舒伐他汀的适应证有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还可用于无心脏病临床表现但有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以减少心肌梗死、中风和进行冠状动脉血管再造的风险。瑞舒伐他汀除了降血脂,还具有稳定斑块、修复内皮功能、抗炎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TG、TC、HDL-C、LDL-C)及hs-CRP的变化来判断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病情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制定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 40~78岁,平均(57.8±7.8)岁。100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1个月均未服用降血脂和相关的抗炎药及排除原有心肌炎、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并排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肝肾衰竭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1.2 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高剂量和低剂量两组,每组50例。高剂量组每天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低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两组服用的瑞舒伐他汀均为阿斯利康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可定(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0406;规格:10 mg×7片/盒)。除了服用瑞舒伐他汀外,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皆接受相同的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ACEI类和氯吡格雷。两组治疗时间5周,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同时监测并记录患者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异常指标,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时应及时停药。

1.3 观察指标[4]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开始治疗前,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记录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5周后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记录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记录观察患者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

治疗5周后,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见表1,高剂量和低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具有明显影响。两组TG、HDL-C水平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C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0690,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2.1247,P<0.05);两组LDL-C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2581,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2.2508,P<0.05);两组Hs-CRP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0220,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3.7822,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类型的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抽烟酗酒男性、患有肥胖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发作性胸骨后闷痛,伴有出汗、恶心、乏力等特征,甚至伴有呼吸困难、晕厥、心绞痛等症状。除了极少数的因为先天异常、动脉炎、夹层、血栓栓塞、外伤、滥用可卡因而造成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其余大部分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所致的结果[6]。国外研究报道[7],心绞痛的产生是由于心肌代谢的需要冠状动脉血流量已不能满足,从而引起暂时性的剧烈缺氧缺血,这便是心肌供血不足的的后果,时间较长的话,还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易造成多支血管的不流畅,从而引起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常会造成病症的不定时发作,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比健康人较存在多的易损斑块,这些斑块是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的蛋白酶消化纤维帽所致,斑块位置和大小、动脉壁压力、血流对斑块表面的冲击使斑块极易破裂,从而形成血栓激活凝血系统,同时伴有多种炎症的出现,因此检测这些标志性特征能较好反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征。

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脂质代谢异常。相关文献指出[8],其危险指标主要体现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些标志性变化可以帮助检测患者的病症。而在人体合成的CRP是一种的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是反应机体炎症的一个极其灵敏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炎性疾病的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分细胞中可以合成CRP,尤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时会有大量的hs-CRP生成,它是造成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9],因此检测hs-CRP的含量可以随时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斑块破裂的情况,同时可以预测这些斑块的稳定状况,所以选择hs-CRP作为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他汀类调脂药能够升高HDL水平,降低LDL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10]。他汀类因其良好疗效被广泛用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作为新一代高效、耐受性强、安全性好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除了能增加细胞表面的肝LDL受体数量,及增强对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作用,并能抑制肝脏VLDL合成,从而减少VLDL和LDL颗粒的总数量,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有抗炎和易碎斑块稳定的作用。

瑞舒伐他汀主要用于调节高血脂,同时具有抗炎,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比较各组的疗效显示,在使用瑞舒伐他汀配合基本治疗5周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者TG、TC、LDL-C、hs-CRP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治疗前后TG、TC、LDL-C、hs-CRP下降更多,HDL-C水平升高更多。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建议,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可以使用瑞舒伐他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剂量,取得的疗效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亚利,胡申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5(3):229-234.

[2] 叶瑛,贾楠. 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11):813-816.

[3] 刘海红,李海珍.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10.

[4] 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5] 陈诗,陈所贤.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92-1101.

[6] 田志,吴非飞,郑向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干预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0):6141-6143.

[7] Shi JZ,Wang LY,Zhu Y,et al. OX40ligand levels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blood from local coronary plaque and the femor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r stable angina[J]. J Int Med Res,2011,39(4):1275-1283.

[8] 蒋建东,陈燕春,陆俊杰,等.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2(2):336-340.

[9] 李军.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3(4):819-822.

[10] 范婷婷,徐岩,张建华. 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调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10,14(5):599-601.

(收稿日期:2014-01-06)endprint

1.2 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高剂量和低剂量两组,每组50例。高剂量组每天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低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两组服用的瑞舒伐他汀均为阿斯利康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可定(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0406;规格:10 mg×7片/盒)。除了服用瑞舒伐他汀外,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皆接受相同的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ACEI类和氯吡格雷。两组治疗时间5周,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同时监测并记录患者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异常指标,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时应及时停药。

1.3 观察指标[4]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开始治疗前,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记录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5周后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记录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记录观察患者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

治疗5周后,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见表1,高剂量和低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具有明显影响。两组TG、HDL-C水平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C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0690,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2.1247,P<0.05);两组LDL-C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2581,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2.2508,P<0.05);两组Hs-CRP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0220,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3.7822,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类型的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抽烟酗酒男性、患有肥胖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发作性胸骨后闷痛,伴有出汗、恶心、乏力等特征,甚至伴有呼吸困难、晕厥、心绞痛等症状。除了极少数的因为先天异常、动脉炎、夹层、血栓栓塞、外伤、滥用可卡因而造成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其余大部分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所致的结果[6]。国外研究报道[7],心绞痛的产生是由于心肌代谢的需要冠状动脉血流量已不能满足,从而引起暂时性的剧烈缺氧缺血,这便是心肌供血不足的的后果,时间较长的话,还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易造成多支血管的不流畅,从而引起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常会造成病症的不定时发作,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比健康人较存在多的易损斑块,这些斑块是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的蛋白酶消化纤维帽所致,斑块位置和大小、动脉壁压力、血流对斑块表面的冲击使斑块极易破裂,从而形成血栓激活凝血系统,同时伴有多种炎症的出现,因此检测这些标志性特征能较好反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征。

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脂质代谢异常。相关文献指出[8],其危险指标主要体现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些标志性变化可以帮助检测患者的病症。而在人体合成的CRP是一种的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是反应机体炎症的一个极其灵敏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炎性疾病的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分细胞中可以合成CRP,尤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时会有大量的hs-CRP生成,它是造成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9],因此检测hs-CRP的含量可以随时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斑块破裂的情况,同时可以预测这些斑块的稳定状况,所以选择hs-CRP作为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他汀类调脂药能够升高HDL水平,降低LDL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10]。他汀类因其良好疗效被广泛用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作为新一代高效、耐受性强、安全性好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除了能增加细胞表面的肝LDL受体数量,及增强对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作用,并能抑制肝脏VLDL合成,从而减少VLDL和LDL颗粒的总数量,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有抗炎和易碎斑块稳定的作用。

瑞舒伐他汀主要用于调节高血脂,同时具有抗炎,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比较各组的疗效显示,在使用瑞舒伐他汀配合基本治疗5周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者TG、TC、LDL-C、hs-CRP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治疗前后TG、TC、LDL-C、hs-CRP下降更多,HDL-C水平升高更多。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建议,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可以使用瑞舒伐他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剂量,取得的疗效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亚利,胡申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5(3):229-234.

[2] 叶瑛,贾楠. 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11):813-816.

[3] 刘海红,李海珍.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10.

[4] 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5] 陈诗,陈所贤.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92-1101.

[6] 田志,吴非飞,郑向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干预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0):6141-6143.

[7] Shi JZ,Wang LY,Zhu Y,et al. OX40ligand levels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blood from local coronary plaque and the femor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r stable angina[J]. J Int Med Res,2011,39(4):1275-1283.

[8] 蒋建东,陈燕春,陆俊杰,等.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2(2):336-340.

[9] 李军.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3(4):819-822.

[10] 范婷婷,徐岩,张建华. 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调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10,14(5):599-601.

(收稿日期:2014-01-06)endprint

1.2 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高剂量和低剂量两组,每组50例。高剂量组每天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低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两组服用的瑞舒伐他汀均为阿斯利康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可定(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0406;规格:10 mg×7片/盒)。除了服用瑞舒伐他汀外,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皆接受相同的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ACEI类和氯吡格雷。两组治疗时间5周,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同时监测并记录患者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异常指标,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时应及时停药。

1.3 观察指标[4]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开始治疗前,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记录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5周后空腹取其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记录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记录观察患者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

治疗5周后,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比较见表1,高剂量和低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具有明显影响。两组TG、HDL-C水平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C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0690,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2.1247,P<0.05);两组LDL-C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2581,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2.2508,P<0.05);两组Hs-CRP水平治疗前差异不显著(t=0.0220,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t=3.7822,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类型的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抽烟酗酒男性、患有肥胖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发作性胸骨后闷痛,伴有出汗、恶心、乏力等特征,甚至伴有呼吸困难、晕厥、心绞痛等症状。除了极少数的因为先天异常、动脉炎、夹层、血栓栓塞、外伤、滥用可卡因而造成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其余大部分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所致的结果[6]。国外研究报道[7],心绞痛的产生是由于心肌代谢的需要冠状动脉血流量已不能满足,从而引起暂时性的剧烈缺氧缺血,这便是心肌供血不足的的后果,时间较长的话,还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易造成多支血管的不流畅,从而引起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常会造成病症的不定时发作,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比健康人较存在多的易损斑块,这些斑块是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的蛋白酶消化纤维帽所致,斑块位置和大小、动脉壁压力、血流对斑块表面的冲击使斑块极易破裂,从而形成血栓激活凝血系统,同时伴有多种炎症的出现,因此检测这些标志性特征能较好反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征。

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脂质代谢异常。相关文献指出[8],其危险指标主要体现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些标志性变化可以帮助检测患者的病症。而在人体合成的CRP是一种的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是反应机体炎症的一个极其灵敏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炎性疾病的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分细胞中可以合成CRP,尤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时会有大量的hs-CRP生成,它是造成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9],因此检测hs-CRP的含量可以随时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斑块破裂的情况,同时可以预测这些斑块的稳定状况,所以选择hs-CRP作为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他汀类调脂药能够升高HDL水平,降低LDL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10]。他汀类因其良好疗效被广泛用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作为新一代高效、耐受性强、安全性好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除了能增加细胞表面的肝LDL受体数量,及增强对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作用,并能抑制肝脏VLDL合成,从而减少VLDL和LDL颗粒的总数量,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有抗炎和易碎斑块稳定的作用。

瑞舒伐他汀主要用于调节高血脂,同时具有抗炎,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比较各组的疗效显示,在使用瑞舒伐他汀配合基本治疗5周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者TG、TC、LDL-C、hs-CRP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治疗前后TG、TC、LDL-C、hs-CRP下降更多,HDL-C水平升高更多。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建议,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可以使用瑞舒伐他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剂量,取得的疗效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亚利,胡申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5(3):229-234.

[2] 叶瑛,贾楠. 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11):813-816.

[3] 刘海红,李海珍.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10.

[4] 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5] 陈诗,陈所贤.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92-1101.

[6] 田志,吴非飞,郑向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干预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0):6141-6143.

[7] Shi JZ,Wang LY,Zhu Y,et al. OX40ligand levels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blood from local coronary plaque and the femor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r stable angina[J]. J Int Med Res,2011,39(4):1275-1283.

[8] 蒋建东,陈燕春,陆俊杰,等.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2(2):336-340.

[9] 李军.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3(4):819-822.

[10] 范婷婷,徐岩,张建华. 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调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10,14(5):599-601.

(收稿日期:2014-0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敏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血脂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价值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芪参益气滴丸、双嘧达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高敏C反应蛋白及TC/HDL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瑞舒伐他汀并依折麦布对ACS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