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二次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4-07-09 06:57朱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升格评析写作水平

朱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成绩也一直占据着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教学的成败往往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写法指导——选题作文——作文评析三个环节的教学,然后重新选题、重新作文,周而复始。这样的教学方法自有它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有了量的保证,却很难说作文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学生一次作文的基础上,经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后,让学生作文获得升格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二次作文”需要经历的一般过程是:选题——作文——初评——指导——二次作文——二次评析……严格地来讲,“二次作文”是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反复修改,使它尽可能优化的一种作文教学过程。我们在平时“二次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关注教师指导方式的改进,学生作文兴趣的保持,应注重作文修改实效,尽可能避免一些误区。“文章不厌百回改”,“改”出佳作,“改”出技巧,“改”出能力。

一、文前指导引而不发

有教师认为“二次作文”重点在于“二次”,因此,只关注对学生已完成的作文进行指导,而忽略了对学生第一次作文前的指导分析。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否认学生对于作文题目的自我认知和审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在“百花齐放”自由抒写自己理解的主题时,难免有偏差和错误,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其“二次作文”提升的空间是有限的,修改升格的成本是巨大的,有的甚至需要推倒重来。我们认为:学生的初次作文就像是在建造一套毛坯房,它的结构基础决定了新房装修的成本和质量。因此,教师对作文指导的介入需要提前到初次作文的文前指导。另外,教师文前指导可以改变学生随意作文,应付了事的态度。

由于是指导初次作文,教师的文前指导不应要求学生对作文的思考面面俱到,更不应求全责备。好的文前指导应该引而不发、蓄势待发。教师在学生初次作文前的指导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以学生自主理解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启发学生开拓思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为主要目的。教师可以摒弃一些明显偏离主题的理解,归纳引导正确的理解方向,而不要过多关注理解的深度、广度,给学生在一定范畴内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的指导,既能使学生的初次作文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又能激发大家写作的自信,这些都有利于开拓“二次作文”的升格空间。

二、文后评析点石成金

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一个艰苦的思维过程,“二次作文”决不是第一次作文的重复,应该突破思维定式,通过思维的重构实现习作的升格,使文章更具有动人的魅力、充分的说理和精致的结构。此时,教师对学生习作有效的评析就应像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对学生写作情绪的提升,对“二次作文”升格策略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总之,文后评析应注意时效性,注重正面引导,因人因文而异,这样才能让学生满怀信心地提高写作水平,事半功倍地达成“二次作文”的教学目标。

1.评析指导须及时鼓励

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有了习作的成果,往往带着期待与兴奋等待老师的认可。这种积极的心理是有一定时效性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因此,面对学生的初次作文,教师应“趁热打铁”,在学生还有新鲜感的时间内及时展开“二次作文”教学的各项指导工作。

另外,学生作文完成后,“二次作文”就有了一个基础,但无论这个基础文本是优是劣,教师的评析都本着“劣文求通、优文求精”的不同要求,结合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以肯定激励为主,这也是“二次作文”可以继续进行下去的前提。试想,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于基础文本都是兴味索然,那么怎么能有兴趣去进一步回味呢?更不用说修改提升、去弊重生了。相反,有了老师肯定的正能量和明确的升格策略的指导,学生才有进一步活跃的思维,克服困难,不断完善习作的动力。

2.升格策略要因文而异

如果说初次作文时的指导是“大锅饭”的话,那么“二次作文”的指导就应该是“开小灶”了。学生的初次作文因每个人写作水平和态度的不同,他们所呈现的成果(习作)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情况下,教师所提供的相应的升格策略也应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二次作文”指导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面批,对学生习作逐一评析,从学生习作入手,体悟作者写作过程,肯定其中的成功,分析其中的不足,指出改进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二次作文”中有效提升。当然,这一指导过程是相当繁琐的,有时我们还可以把全班的作文分成三五个大类,选择其中典型的文本作为范文,实物投影或印发给大家,集中讲评,再引导大家在比较中自我反思、自我修改。

当然,对学生而言,只有他们能在写作中实现升格的策略才是最优的指导策略。因此,教师的升格策略指导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不能在指导过程中忽略了作者(学生)的意见,越俎代庖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即使学生被迫接受了,也很难在“二次作文”中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

3.二次作文要允许失败

“二次作文”经过以上两轮的指导,无论是初次作文时“面”上的指导,还是二次前有针对性的“点”上的指导,学生对主题的把握、中心的体现、结构的安排和遣词造句的提炼都应该会有质的飞跃,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的“二次作文”一定出杰作美文。因为“二次作文”不是在第一次作文基础上的修补,它依然是一次全新的创作过程,有创作必有风险,我们可以期待“二次作文”的进步与成功,我们也要允许“二次作文”的缺憾与失败。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二次作文”的过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是实实在在的。

三、评练结合实现共赢

“二次作文”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的提升,由初次作文到“二次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撰写和教师的指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最初的“思”“写”,再到“评”和“悟”,然后“再写”“再评”,直到最后满意的成文,里面的每一个环节,大到审题立意,小到段落用词,学生始终作为主体参与其中,每一项写作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下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其实,“二次作文”除了学生得益以外,教师也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收获颇多。首先,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作文指导,必须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指导能力,由此便激发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其次,学生巧妙的构思、创新的立意和深刻的理解,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对作文内容的认知,促进了教师更新知识的积极性。第三,教师以往概述多而不关痛痒的评语得到彻底改变。尤其“二次作文”针对性的评语是必须要写到点子上。教师只有像观察生活一样观察学生作文,才能有的放矢地作出客观评价,让学生确有启发和收获。

“二次作文”只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有益尝试,并不一定局限在“二次”,只要学生有兴趣、教师有想法,可以三次五次直到永远……当你真正体会到“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一句中的妙处,写作就可以成为一条发展的没有终点的阳光大道。

总之,“二次作文”的教学是一种“双赢”的作文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指导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习作为基础,因人因文而异进行有效指导,不仅能保持学生写作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追求妙文佳作的过程中锤炼技巧、陶冶情操。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升格评析写作水平
满腹狐疑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