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的临床观察

2014-07-09 01:51唐巍孙晋虎乔建功陈亚刚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6期
关键词:基牙固位牙列

唐巍孙晋虎乔建功陈亚刚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的临床观察

唐巍①孙晋虎①乔建功①陈亚刚①

目的:分析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0.5~3年,观察患者的美学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基牙健康状况和牙龈状况等情况并记录,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0.5~3年的观察,85例中4例失败,成功率95.3%,失败病例义齿经重新修复至今仍使用良好。85例患者均认为较以前活动义齿修复美学效果好,感觉舒适,发音标准,咀嚼效率高;检查基牙牙龈形态颜色正常,牙周状况健康,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 修复; 牙列; 游离端缺失

后牙游离端缺失是口腔修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对患者的面部外形﹑咀嚼功能﹑心理﹑发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3年来,本科选取后牙游离端缺失的85例患者,前期均采用传统活动义齿修复,效果不理想,改用精密附着体固位的义齿修复后,患者普遍反映此修复方式不仅能满足自身的美观要求[1],而且义齿能获得良好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咀嚼效率﹑舒适度明显大幅提高[2]。现就85例患者的修复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3年中单侧或双侧多个后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85例,男52例,女33例.年龄22~75岁,平均34岁。85例患者均为单一牙列缺损,上颌43例,下颌42例。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48例,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37例。适应证:(1)基牙的牙体健康或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牙周﹑根尖无明显病变或病变后经过临床治疗已痊愈。(2)缺牙区黏膜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缺牙区牙槽嵴宽而高。(3)根据太极扣精密附着体的要求,缺牙区龈距离应不小于4 mm。(4)患者能自行取戴﹑清洁义齿并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禁忌证:(1)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未经控制。(2)基牙松动度超过Ⅰ度,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或基牙临床牙冠过小,不能提供足够基牙固位者。(3)缺牙区龈距离应小于4 mm。(4)牙冠倾斜度过大,患者不能接受临床备牙有穿髓可能。(5)患者有夜磨牙不良习惯﹑精神疾病史或生活不能自理。85例患者均有活动义齿修复史,全身状况佳﹑经济条件较好,对义齿的美观﹑舒适度及咀嚼效率均有较高要求。

1.2 方法 (1)基牙预备:正常牙体预备基本与烤瓷全冠相似,基牙舌侧应多增加0.5 mm的预备量,对于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术后,按桩核冠预备,舌侧同样应多增加0.5 mm的预备量。联冠要求就位道一致,尽量保留基牙活髓。(2)取模及灌模:排龈后用硅橡胶加压取印模﹑超硬石膏灌模﹑口内咬蜡确定咬关系,最后制作临时冠保护基牙。(3)精密附着体的制作及完成:将记录好关系的超硬石膏模型交加工厂制作固定部分。固定部分完成后试戴入基牙后,检查颈缘肩台衔接处是否密合﹑有无悬突,附着体阴性部分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咬合关系,正中﹑前伸及侧方咬牙合有无干扰,有无早接触点或邻接关系不良等,检查无误后记录颌位关系。用硅橡胶取戴有固定部分的功能性印模。用蜡涂内冠组织面很薄一层,灌制超硬石膏模型,固定上﹑下颌关系,交加工厂制作活动部分,技工室完成整个义齿的制作。(4)戴牙及粘固:将附着体义齿活动与固定部分连接﹑试戴﹑调。粘固时,附着体活动与固位冠桥部分必须嵌合在一起戴入口内进行固定部分的粘固,这是保证附着体义齿的精密性和修复成功的关键[3],待粘固剂尚未完全硬固时,取出附着体义齿活动部分,并去除联冠边缘多余粘固剂,然后,再将活动部分完全就位,待粘固剂完全硬固。

1.3 疗效观察 患者戴用义齿每隔半年复诊1次,复诊内容包括主观感觉:美观﹑发音﹑舒适度﹑咀嚼效果﹑固位力﹑颞颌关节症状等;口腔检查项目:基牙牙周情况﹑附着体义齿外观及稳定性﹑咬关系﹑牙槽嵴黏膜有无病变等;X线检查项目;基牙牙根和牙周组织情况﹑牙槽嵴吸收情况等。

1.4 判定标准 成功:主观感觉美观大方,舒适自然,发音正常,固位力强,咀嚼效率高,颞颌关节区无疼痛及弹响。口腔检查无牙龈炎及牙周疾病,义齿固位性﹑稳定性好,咬合关系正常。X线检查基牙无牙周阴影及明显牙槽嵴吸收。失败:上述主观感觉﹑口腔检查﹑X线检查3项中有一项不符合上述条件视为失败。

2 结果

85例患者经0.5~3年随访,4例失败,成功率95.3%。其中3例患者2年后反映固位力下降,锁扣作用减弱或丧失,经修理后固位力恢复;另外1例患者义齿活动部分折断,重新制作后使用良好。现85例患者对义齿的美观﹑舒适非常满意,自觉取戴方便,固位好,稳定无翘动,咀嚼效率高。口腔检查牙周组织无炎症﹑基牙无松动﹑无折断﹑无继发龋﹑义齿稳固未重衬及颞颌关节区无弹响。X线检查基牙牙周无阴影,牙槽嵴未发现明显吸收。

3 讨论

目前,对后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通常采取4种修复方式。(1)种植牙修复:它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方式,具有美观舒适,不损伤邻牙的优点,但种植牙修复也存在以下缺点:①部分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比如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等一种或多种疾病;②部分患者局部条件差,比如缺牙区牙槽骨的骨质疏松﹑骨量少﹑缺牙区对颌牙伸长及邻牙健康状况差;③种植牙修复价格昂贵。总之,考虑以上原因,部分患者不得不放弃种植牙修复。(2)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可摘义齿主要依靠卡环取得固位﹑基托起间接固位和稳定作用,固位力由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处产生,但卡环臂与基牙间结合不紧密,随时间延长,卡环臂弹性减弱,固位力易下降[4],且金属卡环外露影响美学效果,特别对于年轻的患者不能接受。对于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时,为了获得足够的固位力和稳定性,通常将基托设计到牙弓对侧。因此患者在戴用义齿时,常因基托面积大以及卡环数目多等因素而有明显的异物感,舒适度降低,影响发音,不能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3)单端固定桥修复:它常受缺牙数目﹑缺牙区牙槽嵴状况﹑基牙牙周状况﹑患者不能接受磨除过多牙体组织等条件的限制,多数不能采用单端固定桥修复。从远期效果看,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单端固定桥修复容易造成基牙的牙周创伤。(4)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固位力强,稳定性好,咀嚼效率高;②摘戴过程中,对基牙基本不产生侧向力;③义齿受力时可以缓冲应力,有应力中断作用;④辅助舌卡防止义齿摆动,减少基牙受力;⑤固位力容易控制。本组85例患者全部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方式,经0.5~3年随访,均反映附着体具有体积小,舒适感强,发音影响小,固位力强,稳定性好,咀嚼效果好等优点[5],无一例出现牙周病变,骨质未发现明显吸收。通过试验证明,对义齿进行向与颊向的加载,将基牙的数目由1颗增加到2颗时,基牙周围的骨支持组织受力分布明显变得均匀,但由2颗增加到3颗时,两者之间应力值并无显著性差别[6]。故牙位上均采用多基牙(2个或2个以上)共同支持,但也要谨慎增加基牙数目,明确设计最终目的就是减少基牙所受的侧向力,防止义齿受力时造成基牙牙周组织的创伤,有效调节口腔内应力分布,保持牙周组织健康[7],从而获得良好的固位﹑稳定和支持效果。有报道称,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半年后,通过数字全景片观察显示其远中基牙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说明太极扣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有利于基牙的健康和稳定[8]。此外,设计两个及两个以上太极扣精密附着体时,应注意基牙的共同就位道,共同就位道的偏差角度应小于7° ,否则,对基牙会造成牙周创伤[9]。85例患者中,3例患者修复失败,主要由于摘戴频繁﹑强行咬就位或者喜欢过早更换固位力大的阳性部件,造成衔接处出现磨损,附着体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固位力下降或丧失。1例患者在使用义齿中出现活动部分折断导致失败。以上失败病例,笔者认为,首先应教会患者正确摘戴﹑使用义齿;其次正确的宣教很重要,要提高患者对太极扣精密附着体的认知,使患者认识到阳性部件的选择只要达到最小数量的固位力即可,不能片面的追求阴性和阳性构件间过大的固位力,否则,从长远角度看容易使阴性和阳性构件间固位力减弱或丧失。4例失败病例义齿重新修复或修理后,患者至今仍正常使用。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是一种冠外﹑弹性精密附着体,提供垂直向弹性和万向铰链运动。它主要结构是由阴性和阳性构件组成,阴性部分固定在口腔中的牙根﹑牙冠上,阳性结构连接于修复体的可摘部分,通过按扣式连接,依靠机械力产生固位力,具有可靠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当附着体阴性和阳性部件需要分离时,患者仅需将基托向向用力,即可将两者分开[1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复杂﹑操作费时,精密度要求较高,特别是附着体阴性和阳性结合处不能有偏差,所以修复前应首先了解患者的要求及心理状况,然后同患者讨论修复计划﹑修复费用﹑修复效果等,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选择好适应证,最后进行义齿修复。义齿修复完成后,医生要告知患者:(1)义齿使用过程中不要过于负重,减少对基牙的扭力,延缓牙槽嵴的吸收;(2)嘱患者每半年定期复查,酌情及时处理,如发现活动部分基底组织面不密合,应及时进行重衬处理,减少对基牙的扭力,保证义齿长期良好的使用效果[11];(3)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基牙﹑牙周等部位的清洁,注意义齿摘除后的清洁与保养。

总之,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固位的义齿修复是一种固定与活动完美结合的修复方式[12]。随着现代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残根﹑残冠越来越多的保留下来,所以修复时采用精密附着体固位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固位在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咀嚼效率高[13],值得广泛推广。

[1]于书娟,汪大林,李笑梅,等.弹性冠外附着体的研究和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19(4):427.

[2]张昀,张卫平,李立,等.太极扣附着体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4):304-305.

[3] Feinberg E. Precision attachment case restoration with implant abutments: a review with case reports[J]. OralImplantol,2011,37(4):489-498.

[4]曾东,焦立,平刘钢,等.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比观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12(2):84-86.

[5]祝红伟.精密附着体与与烤瓷冠桥在重建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76-77.

[6]王焱,米乃元,覃峰,等.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3):219-222.

[7]黄庆丰,金文忠,张富强,等.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应力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1):1291-1294.

[8]叶荣荣,王晓洁.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基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1):104-105.

[9] Sadan A. Seleetion cnteria for attachmenta[J]. Pract Proeed Aesthet Dent,2005,17(9):590.

[10]叶华,黎雪琴.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牙列游离缺损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81-1182.

[11]叶荣荣,王晓洁.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基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1):104-106.

[12]杜莉.固定一可摘联合修复的临床应用要点和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4):373-378.

[13]王子轶.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5):1190-1191.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to ERA Resilient Precision Attachment in the Ended Free Deletion

/TANG Wei, SUN Jin-hu, QIAO Jian-gong,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6):121-123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to ended free deletion with ERA Resilient Precision Attachment.Method:85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s were using ERA Resilient Precision attachment. After 6 months to 3 years of follow-up, the patients’ aesthetic effect, chewing function, comfort, healthily condition of abutments, the condition of the gums, and etc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whe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fter operations.Result:Through 6 months to 3 years of observation, among 85 cases, 4 cases failed, the success rate was 95.3%. Denture restoration on failure cases were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The feedback from 85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were that: aesthetic effects were better, felt comfortable, pronunciations were good, high chewing efficiency; shape and color of abutment gums were normal, periodontal status was healthy,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Conclusion:ERA Resilient Precision Attachment in the ended free deletion is efficient. It is worthy to be promoted.

ERA Resilient Precision Attachment; Restoration; Dentition; Ended free delet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6.040

2014-03-17) (本文编辑:王宇)

①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2

唐巍

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Hospital to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221002, China

猜你喜欢
基牙固位牙列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义齿修复体固位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为自然牙的下颌单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
静动态载荷下基牙压低后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