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艾灸预防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疗效观察

2014-07-11 09:11吴汉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肛肠病气海施灸

吴汉泉,周 兵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湖北 武汉430061)

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笔者用腧穴艾灸预防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6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21~66岁,平均(47.2±7.5)岁;病程1~l0年,平均(6.5±2.6)年。治疗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22~65岁,平均(46.5±8.6)岁;病程1~l0年,平均(6.2±2.5)年。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后均用常规抗炎、止血治疗。治疗组并于术后3h开始艾灸,取中极、关元、气海、石门、三阴交。患者仰卧于床上,裸露皮肤,穴位局部行75%酒精常规消毒,用单孔艾灸盒和清艾条,每次两穴同时施灸,必要时予以固定,每次施灸20min,以施灸部位感到舒适、皮肤潮红或微痛为宜。

3 观察指标

术后8h内膀胱内留成有大量尿液而不能自主排出,伴小腹胀急,需辅助治疗排尿或插管导尿者判断为尿潴留。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例(%)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

5 讨 论

由于肛门疾病手术操作部位均临近膀胱及下尿道,尤其是下尿道。术后常因麻醉、手术创伤、疼痛、肛管内填塞敷料、术后镇痛、术后紧张等因素引起膀胱经脉受损,经气郁闭,气机不畅,下焦功能失调,从而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出现尿潴留[2]。临床常用诱导排尿或采用侵入性操作辅助排尿,如插管导尿、针灸辅助排尿等,具有事后性,并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因此,肛肠疾病手术预防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具有现实临床意义。

中极为膀胱募穴,具有扶正培气、疏利三阴、通利水道、宣痹开结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关元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气海为诸气之海,主治下焦气机失畅所致病症;石门穴又称命门,为三焦募穴,具有调理、调经、通利水道之功,主治小便不利等下焦病;三阴交通调足三阴经气血,消气血之瘀滞。艾叶具有行气散寒、温经止痛之功。《本草正》云:“艾叶,能通十二经脉,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医学入门﹒针灸》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中极、关元、气海、石门、三阴交等腧穴,能温阳固肾、培补元气、行气利水、通利小便,运行下焦、调节膀胱气化。因此,预防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效果较好。

[1]曹亮.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6):416.

[2]闻永,王季.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3,26(1):105.

猜你喜欢
肛肠病气海施灸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中暑
冬季,如何防治肛肠病?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及术后护理方法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谈谈提高肛肠病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