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媒体艺术课教学的探讨

2014-07-13 04:43尹晓莉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

尹晓莉

摘 要: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高职学院该怎么进行课程改革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呢?改革的方向在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专业基础课的价值。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关键在于把专业基础课纳入承启关系,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和把握,在于把握基础课的本质,在于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媒体艺术课;教学

目前,我国媒体艺术产业发展的趋势总体良好,动漫制作、动画会展、各种影视动漫比赛、动画基不断涌现,屡创新高。怎样设置培养计划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是各个职业院校探讨的热点。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更多的是以基础建设为主,产业发展时间短暂,仍停留在“产业规模大,活动展览多,产业环节全”这种基础工作上,因此高职的动漫专业需要的是以创意为导向,显现文化价值。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专业基础课的价值。

一、把握基础课的本质

目前,对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整合成了一种趋势。许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采取的教育模式是“一年级专业基础课加二年级专业技能课加三年级企业实践”的模式。各院校此专业的基础类课程设置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及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创意思维等最基本的课程。由于其他文化课程需要在一年级完成,所以专业基础课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加上高职学生生源基础相对薄弱,不能打好专业基础。面对课时少的客观限制,艺术基础课的设置不应简单地压缩,而要把一条主线贯穿于专业基础课程之中。

对于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了解各种材料和材质的艺术表达来实现创意思维的培养,这能为高年级的技能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多媒体色彩设计这门课程中,从最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到色彩搭配规律,再到色彩再创造力的艺术表现,都采取单元式的作业教学。面对多数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每个作业单元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技法,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观念和过程,反过来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在色彩材质提取和表现这章节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用三角、圆形、城市、漂泊这几个词进行色彩创意。色彩表现不局限于颜料,各种实物自然色彩,再加工的色彩都可以用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的单单是色彩的搭配能力和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内心体验的表述。此外,艺术批评或答辩也是基础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使用最为频繁的课堂形式,不仅能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进行检验,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方式和习惯、能言善辩和主动推陈出新的能力。

通过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学生学习了相关的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编辑等技能课程。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则可以在二年级的创意思维实训课程中实现。在动漫专业的创意思维实训课程中,笔者采取的训练题目是定格动画的表现。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最基本的动画制作原理,更需要对材质进行再加工,塑造人物形象和场景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意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从理解、认识、借鉴到自主创造,完成一系列创意作品,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专业基础课—技能课—实训”三大板块就可以连贯起来,一气呵成。

我们可以看到,把专业基础课纳入承启关系的教学体系,不仅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设计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而且由于设计思维得到了重点培养,继承和发扬了批判性思考模式和精神,在日后的设计生涯中,随着设计者设计经验的增加,便能够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不仅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设计工作者,还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设计人才。

二、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对专业基础课程本质的把握以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部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靠绚烂的技术堆砌完成,其背后暗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如从美国《功夫熊猫》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这部标注着“美国制造”的影片中渗透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颇受中国孩子的喜爱,体现了中华传统哲学。我们不必为了达到目的而刻意对现实进行改变,应该顺其自然,才能得到我们最期望的结果。

而我国高职专业压缩了专业基础课,许多学校仅仅开设世界设计史一门文化知识课程,这是不够的。对于专业基础课添加一些世界文化和艺术哲学等课程作为辅助,这是必不可少的。对世界文化和价值观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只是高科技技术的堆砌,只有具有精神内核、独特风格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世界文化的价值观,因为只有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高职专业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好媒体艺术专业的核心,而不应该是基础。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能传承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才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希望。

总之,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关键在于把专业基础课纳入承启关系,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王维.中国动漫需要话语权[J].产业数码设计,2010(2).

[2]孙立军.从创作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今动漫创作“虚火”过旺[J].产业数码设计,2010(2).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