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探讨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7-18 12:09庞根明霍冰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晋城德育工作德育

席 琦,庞根明,霍冰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26)

基于新媒体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探讨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席 琦,庞根明,霍冰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2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方式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高职院校及学生的特点与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新媒体;高职院校;德育教育

随着互联网络、3G/4G通讯技术、云计算和移动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超高的影响力快速地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本文就是在充分分析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面向职业和岗位的特性,提出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并通过建立德育门户网站、QQ、微博、微信等实证分析法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尝试,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1]主要包括互联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三大类。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内容的海量复杂性,参与主体的高度自主性、传播效果的及时性和展现形式的多媒体性等特点。

二、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特点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省、市兴建起来。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分数都比较低。在他们身上存在典型的几对矛盾特征,一是严重的自卑心与较强的虚荣心的矛盾;二是思想政治不成熟与敢于追求潮流的矛盾;三是岗位针对性与学习过程的随意性的矛盾;四是企业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与自我为中心的矛盾;五是学习目标的不明确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的矛盾。这些典型的矛盾和特点不仅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特殊性,更决定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与特殊性。[2]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分析

目前,在充分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引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现行德育教育理念的落后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德育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现行德育教育内容、形式的单一与新媒体丰富的内容不相适应,现行德育教育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模式与新媒体的去主体化不相适应,现行德育教育的实体性与新媒体的虚拟性不相适应。

四、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调查

为了清楚地掌握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及使用情况,本文抽取晋城职业技术学院10个系共6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达97.5%,表1是各项具体调查情况统计。

表1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多媒体使用情况调查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新媒体已经深刻影响到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并且具有高度的吸引力与影响力,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网上舆论,容易受网络的影响,同时对信息的辨别率比较低。这就给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五、基于新媒体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模式研究

(一)建立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教育理念

新媒体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多元化价值观的特点,传统的德育教育则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指定材料为教学内容,采用灌汤式教学方法。新媒体具有学生自觉参与性和多主体性的特点,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感受,让学生充分讨论,广泛参与,同时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和内容具有先进的思想性。为此,必须建立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既做德育教育的对象,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抛弃陈旧的德育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媒体为手段,建立与新媒体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二)完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德育教育内容

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单一,往往是教师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老师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与随意性,且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全面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从校园生活到宿舍文化建设,从课堂教学到实训实习,从在校学习到定岗实习,建立全面的德育教育内容体系。

一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与道德意识培养。二是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学习平台,利用网络、QQ、微信满足更多青年在学习、就业创业、身心发展、休闲娱乐、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通过开设“升学专栏”“健康人生”“网上报告厅”“身边的好人好事”“创业就业”“环保教育”“感恩教育”等专栏丰富校园生活,打造基于新媒体技术服务青年的网络品牌。三是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平台,利用网络为困难青年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四是打造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服务平台,帮助困难学生、农村留守学生、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零就业家庭子女、网络成瘾学生等重点服务对象,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当代青年熟悉的沟通方式,更容易使其卸下心理防备,使之成为重要的扶贫帮困平台。

(三)优化基于多种媒体结合的德育教育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学生使用手机上网、QQ、微信和博客的比例分别达到100%、100%,85%和46%,且8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达到15-20小时,德育教育方式一定要在传统德育方式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媒体进行德育教育,形成传统教育与新媒体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新媒体的自主性德育教育、参与性德育教育和嵌入式德育教育等形式。一是建立基于网络媒体的多方参与方式;二是建立电视媒体的学校引导模式;三是建立基于手机媒体的宣传模式。

(四)建立企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技术专门人才。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过分强调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高,道德素质低。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应该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手段,通过集体合作、团队完成任务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3]

学校仍然要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积极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和变化,顺势而为,开创新的德育教育形式,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途径,丰富德育教育渠道,开创立体化、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一条龙服务。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二环境,对孩子的德育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一代的家长应懂得必要的新媒体使用和管理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的优势来引导和教育孩子。

六、建立基于网络、QQ、微信为新平台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证探讨

基于以上研究和讨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托企业文化的学生德育培养,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和企业道德引入学生的课堂和实习实训,并建立了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德育门户宣传网站,建立了“向青春致敬”微信群,开通“我与职院”QQ群,开设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模块,并进行有意识的宣传和引导,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参与。

七、总结

新媒体的发展对高职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德育教育平台,结合高职教育面向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建立基于企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对高职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新媒体[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aladdin.

[2]汤海涛.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3]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Media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I Qi,PANG Gen-ming,HUO Bing-peng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ncheng,Shanxi 048026,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new media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new media,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students,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based on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n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the new media;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oral education

G711

A

1674-5078(2014)06-0013-03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6.005

2014-09-06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专项规划课题《新媒体在职业院校德育模式创新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ZJ-12056)

席琦(1973-),男,山西晋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庞根明(1981-),男,山西晋城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

猜你喜欢
晋城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马不停蹄找到你
马不停蹄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