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音乐走向“第三教学”的境界

2014-07-19 17:22瞿晓玉
江苏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预设音乐课堂

瞿晓玉

【摘 要】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不能是单纯的技术之学,而是需要我们提升每个教学环节的复合功能,为此,可以从教学倾听、韵律活动、教学生成、教学创造等四个方面大步走向“第三教学”的境界。

【关键词】低年级音乐课堂高效性第三教学“第三教学”理论最早是由日本教育心理学家稻川三郎提出的。他明确指出,“第一教学”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灌输的教学方式,一味指向于学生“应试学力”的形成。“第二教学”是目标教学,是以教师诱导、点拨为主的“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过分依赖于教师课程。在“第一教学”和“第二教学”难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实力”的情况下,稻川三郎先生提出了“第三教学”的主张。他认为,“第三教学”能“立足学生内在自然的发展,还原学生的主体身份,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强大学生的内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情感与思维品质,使其心灵、人格在学习中自觉升华,趋于完美”。笔者认为,“第三教学”以提高学力,学会学习,发展个性,全面成长为核心要义。对照第三教学的理念,我们重新审视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并做合理的安排,使得课堂的每一分钟充实有趣。

一、第三教学的聆听技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重视学唱前的聆听,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聆听歌曲时,应该逐步提高聆听要求,每次聆听目的应非常明确,聆听难度依次提升,聆听要真正为学唱服务,体现出“有效聆听”。

在歌曲教学中,我们一般都设计“初步感受”这一环节,当然,还会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到“再次感受”时,我们又会提出问题,比如: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演唱形式是什么?当出示乐谱后,我们会要求“视谱聆听”,并提问:哪几个乐句相同或相近?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带领下,学生的新歌教唱环节就有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只要仔细地把几个难点讲解一下便可。

在解决难点时,也可用“有效聆听”法,如音准、节奏有问题,可听教师唱或同学唱。在我的课堂里,我会要求学生听教师的琴声,这点,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做得很好,在教学中我屡试不爽,同时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音高的记忆,对以后唱准、唱好歌有很大的帮助。

二、第三教学的韵律活动

“伴奏”即伴随、衬托歌唱的器乐演奏。有的教师认为,伴奏不就是学生唱,教师弹钢琴吗?表面上看,的确是这么回事。其实,又不仅仅如此!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可以让歌唱者更有激情,发挥得更出色;反之,则曲调不搭,格格不入,对于“弱拍起”这样的歌曲,钢琴伴奏在弹奏前奏部分的时候尤为重要。比如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滑稽歌》,这是一个4/4拍的歌曲,第一个字在第四拍上,即弱拍。在弹奏前奏时,弹奏到最后一小节的第三拍时,应该有明显的抬手、换气、准备唱的感觉,加上之前的“数拍”训练,一分钟就可以把这个弱起的问题解决。

“指挥”是发令、调度或发令、调度的人的意思,即告诉别人如何行动,所以在这里“指挥”应该是指演唱的发令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演唱者如何演唱,包括什么时候开始演唱,什么时候结束演唱,是强还是弱,等等。指挥的作用很大,他的手掌握着节拍、情绪、速度、力度、呼吸等。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同样一批学生,同样一首歌曲,在有指挥和无指挥的情况下,唱出来的效果还真是不一样。我不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只是在课堂中,带着学生们一起练习而已,学生们仿佛也喜欢上了我的“指手画脚”,当我把手掌向上逐渐托起时,他们就渐强;当我的手掌向下,渐渐向自己胸口收的时候,他们就减弱;当我微微猫着身子,他们就弱弱地控制好声音;当我把拍子打满时,他们就高位置舒展地唱开来,和学生一起玩音乐,真好!

三、第三教学的生成艺术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偏于预设,而过多的预设只会让学生少了很多的创造性思维,跟着教师走,缺少了学生的童真和童趣。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中,我用“蹲下来就和孩子一样高”的心态和学生交流,虽没有学生的童趣,但也呼吸到了学生的空气。

在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子剪子锤》这单元中,我尝试了《夏日的雷雨》一课。学生把歌曲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唱完后,我提了一个问题:“谁可以边唱边表演?”学生们顿时就动了起来,在表演第二句“天空中轰隆隆,打雷声音响”的时候,大家都犯难了,“打雷”该怎么用动作表现呢?在备课的时候,我也感觉这动作不太好设计。突然,一个平时特别调皮的学生仿佛想到什么一样,举起了小手,很急切的样子,或许是太想表现了吧,他小手握拳,在头顶做起了打大镲的动作,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在动画片里看到雷公就是这么打雷的!”说得听课教师连连点头,其他学生也很快就跟着做了起来,我赶紧上前表扬了他观察得仔细。这样,这个本来由我预设的动作,就被这个学生给成功地生成了,如果我再去纠结原来预设的动作,就特别多余。

要做到有效地生成,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教学的基本功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自身的教学机智。有了深厚的底蕴与对音乐的独特感悟,我们就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使生成成为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有了正确的课堂生成观,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就能沉着应对,随机推进,留住鲜活,展现精彩。

四、第三教学的创造技术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都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要求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信心。同时,音乐还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在音乐课堂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一特点,我经常让他们自己创编两小节的旋律,然后由我来记谱,通过长久的练习,我发现学生的乐感和对音乐形象的把握有了明显的进步,让我很欣慰。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词汇,所以,在歌曲教学的拓展部分,我们可以加入多种音乐创造,比如:歌词创编。在《买菜》一课中,我课前布置了作业:陪爸爸妈妈去一次菜市场,仔细观察各类菜品,并记住它们的名字。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到了创编的环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就怕我不采纳他的答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在公开课《夏日的雷雨》一课中,二年级学生的表现甚是出彩,充满童趣。创编部分的要求是:?菖?菖?菖?菖?菖?菖,?菖?菖?菖?菖?菖?菖?(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把他们的童话故事也创编到了歌词里:

小床上呼噜噜,是谁在睡觉?

花园里飞呀飞,是谁在跳舞?

池塘边喵喵喵,是谁在钓鱼?

低年级的学生是可爱的,低年级的学生是天真的,低年级的音乐课是开心的,低年级的音乐课是高效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音乐,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学生!

猜你喜欢
预设音乐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音乐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浅析预设的应用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