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学书,永远的追求

2014-07-19 01:43陆泳鸿
江苏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毛笔字水坑毛笔

陆泳鸿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小时候就听我的老师说过王羲之“墨池”的故事,记得我是小学四年级开始练毛笔字的,心想王家的水池能被墨染黑,我家门口的小水坑也能被我染黑吧。因此,我写几个字就去水坑里洗毛笔,久而久之小水池果然被染黑了,心里有了与王羲之齐名的感觉,可是字没长进多少。挨了骂之后才知道,我不是在学写字,而是在学洗毛笔。后来,坚持了一年,五年级的“六一”书法比赛居然获得了毛笔字一等奖。在父母和老师的夸奖下,真的有了些许成功的感觉。

过年时,我天天去看望离家不远的一位叫李荣的老人,他在门口摆了张八仙桌给邻居写对联。那时候只是感觉字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看到那么多人在候着求他的墨宝,心里就想长大了也要给大家写春联。后来听到一个上了岁数的人说起李老小时候练字的故事,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家是办造纸厂的,小时候李荣天天练字,草纸练了一沓又一沓,父亲心疼了,想叫他别练了,浪费了太多的纸,李荣却不答应。父亲只好给他到做砖的师傅那里定做了一块又厚又大的泥砖,让他蘸着水练,既省纸又省墨。一年又一年,那块砖头被毛笔磨去了三四厘米……他的行书、草书和楷书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现在我们衢州文化馆还保存着他的真迹。”这个故事我也讲给了我的学生听。

到了初中阶段,我开始注意老师的粉笔字和钢板字。记得数学老师的“解”字,语文老师的“背”字,我就练了不下一百次,终于练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高中里,谭兆巨老师调走的那天,我们帮他收拾东西,发现了几张老师练过字的废纸,“老师,这字是您写的?”“是啊。”“老师,这纸你还有用不?要带吗?”“不要了,扔了吧。”我羡慕这些“废纸”上的字,认真地把它们折叠好,老师看到我那么喜欢那些字,就拿了一本他自己写的字送给我,那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字帖。高二时举行过一次书法比赛,七百多名学生参加,不记名,挂在教室里由全校教师打分,我获得了毛笔字一等奖,钢笔字二等奖的好成绩。那时候我知道平时付出的努力迟早会有收获的。后来我参加过几次书法比赛,获得了一些奖项,也被吸收为衢州市书法协会的会员。

作为一名教师,我还要让我的学生写好字,至于好的标准,我认为:低中段的学生写正确、端正就可以算“好”,高段的学生要既正确端正又美观才能算“好”。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字是不是写对了,有了错字就算不上好。“正确”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缺胳膊少腿”的字或者“节外生枝”的字都是错别字。是不是写正了,给字打打外框,如果是方的,那就说明是正的,正的字才不会失去重心,因为一个字也像一件物品,怎么摆放稳固是我指导学生写字的重点之一。如果学生自己发现在写字过程中某个字不好看,说明他的审美意识有了提高,知道丑才会努力去变美。其次,让学生相互评价。学生是最单纯的,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学生会童言无忌地脱口而出。有几次学生会故意把写得好的那个字拿给我欣赏,还故意问:“老师,您觉得我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再次,让学生学会模仿。很多东西,有了比较才知道差别,模仿得“形似”是一大进步,如果能做到“神像”,那就离成功不远了。

因此,教师的板书非常重要,因为它能直接在学生的视觉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难写的字,我就先练上几遍,觉得规范了再示范给学生看。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自己写得难看了,低中段的学生只会写得比我们更难看。高年段的学生有自己的审美能力,看到认为美观的才去模仿,如果认为这个字我可能比老师写得更俊俏,就会不屑一顾了。

这个键盘盛行的时代,能从写字演绎到书法,一直是我默默追求的,也是我作为教师,最想留给学生的精神遗产。

猜你喜欢
毛笔字水坑毛笔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跳水坑
I Like Rainy Days
毛笔字的《体育课教案》
我的课余生活
路上的水坑
毛笔字,我的好朋友
旧毛笔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