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让语文课堂弥漫人文情怀

2014-07-19 17:28邹晓明
江苏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黄河情境

邹晓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真诚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情绪的稳定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情境激励,诱发学习兴趣

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如何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在每一堂课上有所收获,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学生散漫的心思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吸引到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境中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的兴趣,催生情绪的共鸣,形成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把学生带入思维活跃和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出最佳的时机。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时,教师通过播放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导入新课。气势磅礴的旋律展现出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慷慨激昂的朗诵叩击着学生们的心扉,他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文章的情境,学习的冲动油然而生。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想近距离地感受黄河上的船夫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吧!”学生们进一步探究艄公这一人物形象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二、活动激励,调动积极情绪

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呢?皮亚杰指出,活动是儿童学习的真正基础,是教学的真正起点,活动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对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着显著的作用。

1.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快乐。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给人以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的和平相处。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来自它、产生于它。”将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不但能把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努力学习的动力,而且能对学生产生强大学习魅力,把学生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既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又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对游戏的沉醉中,学生们不断收获着自由、满足和幸福的快感,善良的品性悄然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这些都将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2.在体验活动中获得满足。

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就是体验作品感性的形象、性格、情节、技巧和意蕴等,其本质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一种语言实践生活。在体验活动中,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生活情境,“切己体察”“沉潜讽咏”,进而获得自我情感的陶冶与满足。这种满足感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无疑将会成为学生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

3.在竞赛活动中增强自信。

竞赛活动是调动和激发个人或集体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竞赛活动具有鲜明的公平性和竞争性,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带给了学生快乐、满足和自信,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在它的带动下,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体力、智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师生关系更趋融洽,信息反馈更为通畅,教学效率自然得以大幅提升。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潜心地研究和关注;激励是一种资源,需要科学地开发和运用。只要我们永远葆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需要,始终坚持激励原则,合理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就一定可以扫除语文课堂的枯燥与乏味、沉闷与压抑,让生命之光在激励中闪耀,点亮那充盈生命活力、绽放智慧光芒、弥漫人文情怀的崭新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黄河情境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黄河
感悟三角形的高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