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历史与社会课教得绽放异彩

2014-07-25 02:44文/王文飞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文/王文飞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与社会课堂如何做到吸引学生,充满活力,是每个学科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该如何绽放异彩充满历史意义,需要各学科教师汇成一股合力,努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理与悟;大历史观

身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经常问自己:历史与社会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历史知识还是学习方法?百度一下,有约5680个搜索结果,让人感到困惑,正好印证了老子的说法——多则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令人费解。最近,听了一堂由郑老师执教的《中国古代科技的典范》的观摩课,看了一堂是台湾清华大学张元教授的一节课堂教学纪实光盘《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两节观摩课风格截然不同,比较一下,我发现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些启示。

一、同样的导游,不一样的路线——关于精彩的理解

教师上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上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选择,每个教师都会把一节课往自己认为精彩的方向设计和演绎。郑老师和张教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都把自己定位为导游。郑老师的课堂,设计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四个展厅,老师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依次参观了展厅,每个展厅设计了活动,场面活跃、热闹,气氛轻松,思路清晰,可谓精彩。而张教授也把自己设计成一个导游,把听课者当作游客,带他们去看看隋唐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在我看来,张教授的课至少有三处精彩。

精彩之一:“浪子”式的设问

在教学“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怎样的国君?”时,张教授事先提供了一段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关于隋炀帝的历史资料: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浪子,也是标准的暴君……请学生读好后,张教授设问:作为一个“浪子”,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帅)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什么?(聪明)总结:这样一个人手里有一大笔钱,随意乱花,就成了浪子。这段对话,学生最有兴趣,注意力最为集中。张教授在教学中很注意用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范文澜这样写隋炀帝,你们喜欢吗?又如:李世民掳获窦建德,在凯旋献俘的时候,心中想着什么?等等。

精彩之二:精辟有趣的史料

历史教学讲究“论从史出”,史料非常重要。张教授在史料的选取上非常侧重于呈现了精辟的见解,有趣的内容。他选用了《资治通鉴》卷182和卷185的相关资料说明隋炀帝的长相和头脑;选用《资治通鉴》卷260的相关资料说明武则天的谋略和手段;选用《中国通史简编》中唐德宗和居民赵光奇的对话说明“两税法”取代“租庸调”的实施情形等等,每段材料都能体现选材标准。

精彩之三:历史学习宽领域多层次地拓展空间

张教授的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隋唐史的概貌,还开发出了很多历史学习的领域和课后拓展空间,对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很有启发。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很讲究课的导入,而是介绍一本和历史学习有关的新书。比如,本节课,他介绍《杜甫的五城》给学生,学生的反应很不错。他还主张做老师的,应该多读点课外书,并且及时介绍给学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他的课堂上,一些历史学家会被经常提及,创造出浓浓的历史研究气氛。如果长期听他的课,学生肯定对一些史学大师耳熟能详。当然,也会对他们的著作产生兴趣,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的课堂上是缺失的。加上他那不乏演义式的情节插入,引经据典式的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地循循善诱,学生对他真是欲罢不能。我们可以推测在他的学生中可能会有人喜欢读历史著作,可能会有人喜欢研究历史,可能会有人喜欢历史写作等等,总之一节短短的课,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历史课的精彩就在于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在于老师的历史教学能泛起学生阵阵历史思维的涟漪,像涓涓细流能荡涤出学生的历史头脑。

二、“理”和“悟”孰重孰轻

我所说的“理”是指关于历史学习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和道理,是理性的东西,“悟”是指一种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感悟,是感性的东西。对于“悟”,学历史要重证据,讲规律。从人的认识规律来说,从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忽视感性认识,就有掉入教条主义的危险。我们历史与社会课过分重“理”,不重视“悟”,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只是记住了一些历史事件时间地点影响等等,日渐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反思教师的教学,大量的设问和讲授都在用相似的模式进行,如,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有什么影响?抗战胜利有什么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将找不到学习历史的意义究竟为何。

张教授的课则比较注重“悟”。他在讲唐朝的租庸调制的时候,提供给了学生钱穆的《国史大纲》中的一段史料。在学生读一遍以后,张教授就问:“这段话中,哪几个字我们应该特别留意?”一学生说“安居乐业”,另一学生说“为民制产”,还有一位学生说“宽舒安恬之景象”。张教授却特别强调“可以想象而得”这几个字,真是大出我们的意料之外,他强调我们读历史不能只是去记住事实,“想象”非常重要,这就是一种“悟”,也只有兴致勃勃地去“悟”史,才能把历史学活学久。我想,历史与社会课堂确乎不能再走只求知理而断悟的死路了。

三、在大历史观与面面俱到之间徘徊——谁能做到不偏不倚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提出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学习历史,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他认为,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然而,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往往把“大历史观”误解为另一个极端,就是面面俱到。教师总是担心哪个历史知识没讲过,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也长期受到教师的影响,对教师的讲授形成长期的自然而然的依赖心理。于是,面面俱到的方式就会没有尽头地延续下去。张教授的课就很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历史是一门思考的知识,不是记忆的知识,而是阅读。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没有阅读能力,不可能学好历史。他自己则以身作则,上课会选编一些经典的资料让学生阅读,不仅如此,还与学生进行对话,带领他们思考,从阅读到思维,可以说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和张教授比起来,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教给学生的内容可能太死,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而我们放弃的是对学生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历史观和面面俱到之间关键要把握一个“度”,在于是否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历史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如何绽放异彩需要每一个学科教师汇成一股合力,努力实践,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http://www.docin.com/p-234048630.html.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02.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