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 “双周协商”激发履职活力

2014-08-10 11:04朱生志
北京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兴业海淀海淀区

文 本刊记者 朱生志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加大协商力度、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的又一重要举措,我们要以此聚焦海淀全面深化改革,为委员协商议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每一场座谈会,彭兴业都会如此强调。

2014年6月10日,在海淀区政协机关一个仅能容纳20人的小会议室里,一场聚焦“交通秩序改善”的座谈会正在进行。

“北京试图通过不同的停车收费政策来控制人们的出行,但从现在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前期北京市整个规划严重滞后,造成全市停车位严重缺失。海淀区更加明显,2011年数据显示,53%的车没有停车位,大概缺少30万个停车位。”……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屡屡超过规定时间,会议主持人、海淀区政协副主席丁志明不得不维持下纪律:“请各位委员注意发言时间。”

今年1月起,这样的座谈会已经举办了十次,称“双周协商座谈会”。自从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提议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后,虽然有的地方政协提出了“季协商”、“双月协商”或“月协商”,但海淀政协敢为天下先,决定推出“双周协商”并通过制度化一以贯之。

作此决定,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简单“拍脑门”的产物,而是海淀区政协领导班子敢为天下先,勇于守正创新,深入分析协商民主发展趋势、任务和要求,充分听取委员建议,深思熟虑的结果。

2013年9月18日,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决定恢复“文革”前曾实行的双周座谈会制度,并将其更名为“双周协商座谈会”。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召开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时隔48年,“双周座谈会”这一曾在建国后举行过一百多场、于“文革”开始后淡出政治舞台的民主协商形式,又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许多业内人士和政治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后积极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信号,其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构的意义不可小觑。

“王小兰、梅萌、秦升益等参加了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海淀区政协委员,把有关会议资料带回交给了彭兴业主席。”海淀区政协秘书长吴宝华介绍道。在了解有关会议资料后,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非常兴奋,“当即决定约请全国政协信息局领导了解详情,并将了解的情况向区委书记隋振江作了口头汇报。”

在随后的驻会主席会上,彭兴业提出在海淀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设想。虽然有全国政协示范在先,有历史经验和现实操作可资借鉴,但是,如此大的协商密度和协商强度,不得不让海淀区政协的领导班子慎重思考、斟酌再三。真正让一班人下定决心的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四个段落573个字对协商民主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的要求。

为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尽快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海淀政协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准备着:

2013年12月17日,海淀区政协主席会和常委会审议了2014年协商计划的初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全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工作安排。

12月20日,中共海淀区委第88次常委会专题听取海淀区政协所作的关于召开九届三次全会及2014年协商计划制定情况的汇报,中共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和海淀区区长孙文锴明确表态支持区政协开展“双周协商座谈”。

12月30日,年度协商计划在海淀区政协网站上面向全体委员征求意见。

2014年1月6日,在海淀区政协全会期间召开的第14次常委会上审议通过了年度协商计划,计划中明确列出了1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时间和主题。

在海淀区政协九届三次全会闭幕不到半个月,马年新春即将到来的时候,2014年1月21日,围绕“推动改革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主题,海淀区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隆重亮相。

“首场座谈如何亮相?接下来如何推进?全年如何布局?这些问题都经过了反复研究最终得以确定。”谈到为什么把头两场协商座谈会的主题确定为“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彭兴业解释道:“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是海淀的发展战略,科技与文化交相辉映、融合发展、互为促进,没有文化的科技走不远,没有科技的文化做不大,只有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海淀的未来才充满生机和活力。所以,海淀区政协的‘双周协商’,第一是科技,第二是文化。”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加大协商力度、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的又一重要举措,我们要以此聚焦海淀全面深化改革,为委员协商议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每一场座谈会,彭兴业都会如此强调。目前,海淀区政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已经举办了十场,主题分别围绕推动改革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海淀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及环境整治、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效率、科技金融与创新驱动发展、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海淀区宗教场所的建设、社会治理、海淀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交通秩序改善,先后有12位区委常委和区政府领导、30位委办局和街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88名委员在会上作了正式发言。会后,海淀区政协向海淀区委、区政府报送《意见专报》10件,提出了意见建议80余条。谈到参会感受,政府部门说得最多的是“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而委员们说得最多的是“不虚此行”、“意犹未尽”。

“双周协商座谈会”密度之大、力度之强,让海淀区政协机关倍感压力,深感责任重大。当《人民政协报》记者在采访彭兴业时问:“您觉得累不累啊?”彭兴业笑着回答:“怎么不累呢,太累了,开完这场,一边整理意见建议,一边准备下一场。自从开始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海淀政协就像穿上了漂亮的‘红舞鞋’,从此要在协商议政这个舞台上一直舞蹈、不能停歇。”

猜你喜欢
兴业海淀海淀区
我的梦
兴业路的曙光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
兴业为民勇担当
Model Optimiz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Channels Model
Research on Two Types of Channel System based on the Queuing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