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联合125I 粒子植入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实践研究

2014-08-15 00:51任欣乐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胰腺癌生存率粒子

任欣乐

临床上将胰腺癌纳入外分泌细胞癌的研究范畴当中,本病具有一定的恶化率,死亡率,对患者生命安全会产生威胁,需要临床尽早诊断与治疗[1]。相关的临床研究中指出:一方面,本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自身机体耐受性较差,且大多存在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高血脂症等),故而在手术开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风险相当大;另一方面,本病癌细胞发展初期病情比较隐匿,发现后大多已经发展至中晚期,难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对癌细胞病灶进行彻底切除[2]。为进一步提高对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内镜联合1251 粒子植入的临床实践价值,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 年3 月至2014 年2 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胰腺癌患者共计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12 例,针对试验组12 例患者实施内镜联合125I 粒子植入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我院自2011 年3 月至2012 年2 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胰腺癌患者共计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术前病理诊断确诊为胰腺癌,知情同意,排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合并症,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12 例患者为对照组,12 例患者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回顾分析如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 例,女性患者5 例,年龄65~81 周岁,平均年龄67.3 ±2.4 岁,7 例患者为胰头癌,3 例患者为胰体癌,2 例患者为胰尾癌;试验组中,男性患者9 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63~79 周岁,平均年龄67.5 ±1.6 岁,6 例患者为胰头癌,3 例患者为胰体癌,3 例患者为胰尾癌。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引导下的支架介入手术治疗,通过胆管支架或十二指肠支架的方式环节胰腺癌所引发的梗阻性黄疸以及十二指肠梗阻症状。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125I 粒子植入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患者在CT 引导下进行125I 粒子植入。常规操作视野下借助于19G 穿刺针对I粒子进行定向植入处理,根据患者病灶大小确定植入粒子的具体数量,本组患者粒子植入量在4~12 粒范围内。在I 粒子植入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确保植入效果可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 年的随访,分别在12 个月、18 个月、24 个月阶段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估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当P <0.05 时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存情况对比 试验组12 例患者随访12 个月生存率为83.33%(10/12),18 个月生存率为58.33%(7/12),24 个月生存率为33.33%(4/12);对照组12 例患者随访12个月生存率为50.00%(6/12),18 个月生存率为33.33%(4/12),24 个月生存率为8.33%(1/12)。试验组患者各阶段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对比 试验组12 例患者随访期间共2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 例患者为胰腺炎,1 例患者为胰腺假性囊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12 例患者随访期间共5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 例患者为胰腺炎,2 例患者为胰腺假性囊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试验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指出:对于胰腺癌患者,特别是老年胰腺癌患者而言,90%左右的患者合并存在胆道梗阻症状,同时诱发黄疸,有20%左右的患者合并存在消化道梗阻症状,临床表现上以消化道出血以及恶心呕吐为主[3]。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建议实施基于内镜支架介入的治疗方案,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疼痛感,对延续患者生命也有一定的价值。但结合相关临床研究数据以及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单纯给予内镜支架介入治疗,虽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远期疗效并不乐观,包括胰腺炎以及胰腺假性囊肿在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巩固对胰腺癌手术患者的远期疗效,本次研究中针对试验组12 例患者同时应用了1251 粒子植入治疗。植入放射性粒子的优势在于:能够近距离射伤病灶细胞,避开病灶周边血管、胰管等重要组织,在病灶内部实现均匀性的分布,从而达到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内镜联合125I 粒子植入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巩固手术疗效,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 朱永强,陈俊英,郭剑峰,等.CT 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4):283-286.

2 陆健,王忠敏,陈克敏,等.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3):425-429.

3 宋琦,刘玉,胡曙东,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125I 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6):492-497.

猜你喜欢
胰腺癌生存率粒子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