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4-08-15 00:5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服药血压老年人

胡 婧 翁 霞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心肌、肾脏等各器官的器质性疾病,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为高血压慢性隐匿、病程长的特点,多数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习惯在家长期服用降压药来维持自己的血压水平,忽视监测血压以及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的重要性,以致血压忽高忽低,控制不好。我科对入院的8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生活、心理、药物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让患者意识到非药物方面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 年10 月~2012 年10 月我科共收治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 例,女性30 例;年龄60 岁~78 岁,平均年龄69 岁;病程10~28 年。其中高血压1 级34 人,高血压2 级25人,高血压3 级21 人,均符合WHO 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36 例患者入院前在家自服降压药。出院前,80 例患者的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至轻度范围内,均无头痛头昏等自觉症状。

2.老年人高血压特征及分级

2.1 老年人高血压特征 波动幅度大,特别是收缩压,与老年人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有关。常表现为活动时极大增高,安静时降低,易受体位影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病史长,并发症多,血压难控制;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情绪多变,自控能力差,容易影响血压。

2.2 分级标准:1 级(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 级(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 级(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3.治疗

轻度高血压以护理干预为主,主要从生活、心理方面;中度及重度高血压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护理

4.1 用药护理

4.1.1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物应遵循逐步降压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温和适度,用药过程监测血压,不可过低、过快,血压控制在140~150/70~80mmHg 为宜。根据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可采用联合用药,针对多种并发症对高血压的治疗至关重要[1]。

4.1.2 避免使用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指导患者坐卧、站起都应缓慢,不要过急、过快,站起时如有头晕,应立即卧床休息。清晨起床、夜间入厕需小心、注意,尽量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如饮酒、腹泻、感冒等。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生头晕目眩、软弱无力、视力模糊、站立不稳,提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即抬放患者至通风处,松解衣领,注意保暖,严重时通知医生,做好紧急处理。

4.1.3 部分老年人性格顽固、倔强,始终揣着“是药三分毒”的思想,服药不遵医嘱,常常自行减量或不服降压药,血压时低时高。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介绍所使用药物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副作用,说明服药注意事项,打消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心理,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以及所服用药物。告知其长期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擅自改量及停服药物的危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督促并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

4.1.4 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易发生药物忘记服用或漏服的现象。护理人员用小袋分时间段包好药物,小袋贴好标签注明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到点发放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给予必要的协助。

4.1.5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血管壁脆性增加,药物代谢比较慢,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提高警惕,严密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向医生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4.2 生活护理

4.2.1 调节饮食,控制体重:研究表明,超重者高血压的发病率为非超重者2~3 倍[2]。鼓励肥胖者减轻体重,首先调节自己的膳食结构,进低钠、低钾、低糖、低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进食盐量不超过5g(以一满牙膏盖为衡量),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对食盐更敏感,以每日不超过3g 为宜。其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多吃芹菜、海带等有助于降压的食物。多食含钙的食物,如黄豆、核桃、花生。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高血脂,香菇、黑木耳这些有助于降脂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4.2.2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饮料。吸烟、饮酒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吸烟有加压效应,烟中的尼古丁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周围阻力,导致血压升高。吸烟者发生恶性高血压为不吸烟者的3 倍。

4.2.3 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使周围血管阻力减小,巩固药物的降压效果,有助于降压。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每周3~5 次,每次20~60 分钟,以自身耐受量为主。推荐老年操、散步、太极拳,家属在旁看护,防止摔倒。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3 心理护理

4.3.1 老年人年龄大,各方面功能衰退,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心理。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听其诉说,帮助患者熟悉环境,介绍工作人员,缓解抵触心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4.3.2 进行个体化、针对性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平时采用自然放松、看书、倾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克服悲观情绪。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乐观、良好的状态,使血压保持稳定。

4.3.3 出院时,给予患者家属详细地指导:在家自测血压应在平静的状态下30 分钟后测量,做到“定时间、定血压计、定部位、定体位”。易焦虑或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尽量不让其自测血压,以免精神紧张引起血压不稳。入厕、晨起要有家属在旁;建立服药卡,详细写明药物的服用名称、剂量,督促患者在家按时准确服药。

4.4 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4.4.1 发放健康宣教单,每人入院时即发放相关高血压的健康宣教单,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饮食、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指导及相关注意事项。

4.4.2 每日对全病房进行5 分钟内的广播,从高血压相关的小知识点入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4.4.3 每月举行2~3 次高血压健康教育大课堂,由专业医务人员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可自行发问,解除心中疑虑。同时鼓励患者之间交流经验与心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小结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日益增长,约45%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发病和高血压有关,血压控制不好,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的护理不容忽视。在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下,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意识到正确服药、良好生活习惯及心理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 王莹,郑英丽,王冉冉.75 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使用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20-22.

2 王露燕.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进展[J].当代医学,2008,148:16.

猜你喜欢
服药血压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