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2014-08-15 00:51陈爱秀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6期
关键词:五壮士邱少云课堂教学

◆陈爱秀

(江苏省射阳县耦耕小学)

所谓课堂提问,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教学上的难点与重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做好课堂提问工作呢?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效

一堂课上,老师的提问效果并不取决于向学生问了多少个问题,而在于问题的效果,能不能利用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能不能利用提问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能不能利用提问让学生得到知识,是衡量提问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不难发现,某些老师在公开课上设计了很多问题,使学生忙的回答不过来,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提问再多也是无效的。

1.问题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我们的课堂并不是缺少问题,而是提出的问题很碎,有人做过统计,个别老师每分钟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从上课到下课,几乎被问题贯穿了。很多问题都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比如,是不是啊?对不对啊?这样行不行啊?你们喜欢不喜欢啊?这些问题无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上来,不少学生只是随别人说是还是不是,根本没有一点思考的成份。

假如向学生提出一个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或者能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思考性问题,或者能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效的解决的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的质量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方案一:哪些词语或者句子特别触动你的心?这句话为什么能触动你的心?假如你聚焦到某个词,最先映入你眼帘的会是哪个?谁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感受?谁来发表高见?五壮士的哪个举动深深的烙在你的脑海里?烙在你脑海里是什么?读完课文后,哪一处最震撼你的心?方案二: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群怎么样的人?方案三:“五壮士”壮在哪里?作者是怎么写出“壮”的?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三个问题设计的方案:方案一所设计的问题过碎,指向一些人、事、物、时、地的具体问题比较多,学生只能一个一个的回答,他们的思维被束缚了,学生在这样浅显的问题引导下,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很难提高。方案二所设计的问题,太简单了,过于笼统,按照这样的套路,凡事叙事的文章都可以这样问:这个地方美在哪里?这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问题了。方案三所设计的问题,来源于对本文的深入研读,针对核心的内容(英雄品质)的高度提炼和人物言行的表现,这样的问题有助于沉潜言语,感悟文本表达的内涵。

2.问题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无论哪种类型的问题,都应该有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课本的作用,学生在梳理、分析、统整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思考、概括、比较、综合的历程,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老师的教学不能将重点放在内容的分析上,更应该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尤其要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草船借箭》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现代的科技十分发达,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还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对天气作出准确的预测?这是一篇历史小说,它不同于历史著作,可以在细节上进行想象与虚构。设计的第二个问题,跳出了文章的内容,把关于本篇课文体裁的知识和各种人物历史的真面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然的知道小说的虚构与生活的现实。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能够引领学生感悟一种阅读历史小说的方法,一种认识世界、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抓住问题呈现的时机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抓住时机,从而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被激发的时候,常常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1.问题要有梯度,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不能只考虑几个优秀的尖子生。教师的问题对优秀的学生要有提升的空间;对于中等的学生能起到逐步提高的作用。对于学困生可以适当的减低难度,比如,复述性的问题,尽力留给学困生;重整、伸展型的提问,要照顾中等的学生,使他们得到锻炼;老师还要为优秀学生设计一些创意型的问题,或者评鉴型的问题,使他们能引领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请个别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抢答,甚至可以让学习小组选个代表来回答,总之,要凸显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使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场所。

2.关注生成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追问。课堂上的问题常常就是两种:一种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预设好的,另一种是教学过程中,临时性产生的问题,这就是生成性问题。尽管预设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主线,但生成性的问题,往往是成就课堂精彩的要素,如何处理好生成性的问题,直接反应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技能与智慧。比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这样说:假如我是邱少云,就会在地上打个滚先把火熄灭了,说不定此时的敌人在睡觉,根本看不到的呢。老师面对这样的生成性问题,确实是一个对教学智慧的考验。可以这样向该学生提问:孩子,你是不希望邱少云牺牲,是吗?这样的希望不仅你有,相信大家都有。我想,在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也同样的有——我想活着。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此时此刻,面对残酷的战斗形势,面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我相信,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一定有另一种声音在响起。大家想想,另一种强烈、坚定的声音是什么……由于老师较好的处理了这个生成性的问题,课堂气氛被学生的发言推向了高潮,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掌握提问的节奏

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能急于叫学生回答,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需要适当的停顿一下的。究竟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为多少,要看问题的难度。假如问题的难度大,就要留稍微长点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假如问题的难度不是很大,稍微留点时间就可以了。研究表明,如果老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从一秒钟增加到三分钟,课堂就会出现很多有意义的变化,比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提高。当然,不是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越多就越好,假如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长,学生的思维会脱离课堂,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掌握好节奏。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效的组合各种类型的问题,通过提问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的提问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吕映.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8.

[2]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猜你喜欢
五壮士邱少云课堂教学
云的天庭,从不惧火
——电影《邱少云》观后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狼牙山五壮士
——根据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编写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妙对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