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4-08-15 00:51李清菊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6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自学物理

◆李清菊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中学)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多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缺乏自主的思考,主体性得不到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的效率较低。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观念,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物理课程应当将重点放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本质上看,物理属于科学性学科,所以要掌握物理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初中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全在于课堂,这也就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感受到探究知识的快乐。

比如,我在讲解“光的折射”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将筷子插入到盛了半杯水的玻璃杯子当中,为什么会出现“折断”的现象?海市蜃楼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听到这些问题后,会积极思考,教师应当进行一定的引导。学生们在思考以及讨论中,教师可以将光的折射的知识引入到课堂中,这样学生们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探索,轻松的掌握了知识,并且理解知识的运用。学生们主动思考以及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也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开展小组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课改之后,小组自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以及学生非常钟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在分组时,往往坚持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我在“摩擦力”这节课的教学中采取的就是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设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摩擦力的定义以及产生条件,掌握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知道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等等。然后,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目标进行自学,每一组的组长负责对自学中的问题进行收集。学生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将部分问题解决,知识的难点老师应在自学完成后进行集中的讲解,确保学生的自学效率。在最后,老师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鼓励动手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应试教育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较大,即便是在现在,部分教师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师忽略了实验对学生主体性的意义,认为通过学生的自学同样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做实验反而浪费时间。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其知识的形成也多是通过实验,而动手实验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看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习兴趣提高,促进了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当重视物理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学习“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这一课内容时,我就组织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动手实验。实验前,引导学生提出实验假设: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然后让各个小组开始进行实验,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验证了实验假设,同时掌握了物理知识,提高了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基础。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营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我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气功表演大家都非常喜欢看,在大力士的胸口放上大石板,用大锤将石板砸裂,大力士安然无恙。其实,老师也会这样的功夫”学生们听完后都非常吃惊,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紧接着,我又说“不仅我可以,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学生们越来越好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我身上。然后,我告诉学生“胸口碎大石的奥秘,就存在于牛顿第一定律当中,大家跟我一起学习完就明白了。”接下来,学生带着一种怀疑和专注的心理去认真听课,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后,老师再次问到了胸口碎大石的原理,学生们都抢先回答,一位同学直接站起来回答:“由于惯性过大,当大锤在短时间内击打石板时,石板尚未来得及向下运动就已经被击碎了。”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主体性突显,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小组自学、动手实验、创建问题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果。

[1]陈洪.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2,(06).

[2]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02).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自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处处留心皆物理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