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收入制约问题分析——基于安徽省肥东县的实证调查

2014-08-15 00:49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二妹
中国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肥东县档次收入水平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二妹

1 引言

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的县(市、区)试点新的农民社会养老计划,争取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在之前新农合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成功推广基础上,新农保的推进速度远比预计快,目前,新农保已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

政府方面:首先,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农民参保不积极,和当地政府宣传流于表面、办理手续繁琐、经办人员服务态度差有直接关系。其次,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差异大。各地方政府间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绝对投入十分不均衡。根据计算得到估算出的地方财政补贴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再次,新农保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参保激励作用不明显。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偏低,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方式单一,以银行存款为主,在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的背景下,不要说做到基金增值,连保值都有一定问题。

农民方面:首先,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缴费能力弱。大部分农民选择了最低的100元档次缴费。其次,农民参保和缴费意愿低。农民持续参保的动力明显不足,特别青壮年农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养老金领取承诺缺乏信心。

其中,农民增收稳收是困扰着整个农村改革、决定农村改革成败最基本的问题,体现在新农保的推进方面就是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制约了农民缴费的能力和参保积极性。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是全国首批、安徽省12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目前,肥东县已经实现了基本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本文通过对肥东县新农保推进的实地调查,重点分析了收入制约因素,提出对推动新农保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2 调查情况和分析

2012年调查小组在肥东县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石塘镇和杨店乡的不同村民组发放了50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97份。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8岁及以上村民。调查方法以抽样调查为主,结合实地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在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的同时,也辅以个案访谈。访谈对象既包括村民,也包括涉及农村养老保险的部分乡镇基层干部。

2.1 调查基本情况

2.1.1 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

其包括性别、年龄、子女、文化程度。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问卷共497份,其中男性占70.8%,女性占29.2%。参加问卷调查的年龄结构:60岁以上老人占14.9%;46~60岁年龄组的最多,占49.1%;31~45岁年龄组占38.2%;而30岁以下占3.8%。没有子女的占3.0%,一个子女的占38.2%,二个子女的占45.2%,三个子女的占7.2%,四个子女及以上的占6.2%。被调查总人数的文化程度结构:小学占26.8%,初中占63.8%,高中及以上(含大中专和高职)占9.4%。

2.1.2 农民仍然认为最可靠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家庭

在调查中发现,农民认为最可靠的养老方式排第一位的还是依靠家庭,其次才是依靠养老保险。虽然所有的调查对象都参加了新农保,但一半以上的人仍然认为家庭养老是最可靠的养老方式,这说明家庭养老观念在农民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农民存在对年老没有充分生活保障的担忧。仅有1.4%的人选择了依靠村里照顾,这侧面反映了传统集体保障的功能逐渐衰退,农民本身也是对其信心不足。

2.1.3 收入问题是困扰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72%的人对养老最担忧的是没有稳定收入或收入低,收入成为困扰农民养老的主要问题。肥东县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在全省位于较高的水平,2011年肥东县农民平均收入达8151元,比同期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高出30%,收入低排在农民养老担忧的第三位。困扰该地区农民养老最主要的问题是收入不稳定,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大大影响了农民的当前消费和投资决策,其中也包括对养老保险的投入。

2.1.4 参保人员缴费档次偏低

肥东县《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缴费标准目前暂定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虽然全部调查对象都参加了新农保,但根据对村民保险金缴费额的调查结果显示,10个缴费档次其中有95%的村民选择了500元以下档次,其中100元最低档次最受青睐。这说明虽然农民对于养老保险有需求,但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弱。这也导致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水平较低,难以起到预期的保障作用。

农民选择低档次缴费还有其他原因。一是目前的缴费激励措施对农民诱导力不足。肥东县增设600到1000元的标准共10个档次供农民选择,虽然鼓励多缴费,规定以100元为基础缴费,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缴费满15年的,每多交一年的加1%的基础养老金,最高不超过10%,但这一鼓励手段对农民当下来说缺乏吸引力。在调查中,几乎每一位调查对象都希望能够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二是农民对政策的持续性信心不足,出于小心谨慎花钱的小农心理,大部分农民选择了低档次参保。

2.2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的收入制约分析

2.2.1 参保人员月平均收入构成和对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态度的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月平均收入500元以下占了一半以上,其中月收入200元以下的占10.9%,200~500元的最多,占42.2%;而500~1000元的占25.8%;1000~1500元的占8.6%;1500元以上的占14.5%。参与调查的参保人员中,认为缴费标准完全不合理的占3.8%,认为缴费标准符合收入水平且选择层次合理的占10.9%,不符合收入水平但选择层次合理的占61%,认为符合收入水平但选择层次不合理占24.3%,认为缴费标准不符合收入水平的占大多数。

进一步通过不同月平均收入水平下参保人员对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态度的比例分析发现,不同收入水平下认为不符合收入水平的人群均占了最大的比例,可见目前对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不满意集中在不符合收入水平问题上。收入水平200元以下低收入者认为缴费标准完全不合理的比例最高,而收入较高的人群认为缴费标准合理的比例更高。另外,收入水平最高的1500元以上群体有相当大的比例认为选择层次不合理,认为应该采用更高的缴费档次和增加灵活性。

2.2.2 参保农民的收入来源结构和对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态度的影响分析

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中:外出打工最多,占45.3%;其次为其他,占29.5%;当地打工排在第三,占11.7%;纯农业收入仅占10.9%,排在第四;创业排在最后,占2.6%。这反映了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离开土地,农业收入已不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外地打工或本地打工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农民工工作一般不稳定,临时性工种居多。经过访谈得知,其他收入来源包括部分农民在城市化扩容过程中依靠出租房屋租金收入,还有一部分将自己划在其他类是因为其有正式的工作,如在当地政府部门等。

通过不同收入来源的参保人员对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态度的比例分析,发现不同收入来源的参保人员对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其中占人数最多的外出打工者认为,养老缴费标准完全合理的人比例最少,而认为不符合收入水平的比例最高,外地打工者收入一般较低且不稳,对当前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态度最消极;而自主创业者对缴费标准态度评价最高。纯农业收入者、当地打工者和其他收入来源者居中:当地打工者在本土打工,一般较外地打工者收入稳定又比纯农业收入者收入高,对缴费态度较积极,认为符合收入水平或选择层次合理的人数也比较平均;纯农业收入者则相对评价较低,认为不符合收入水平的人群比认为选择层次不合理的多;其他收入来源者同样认为不符合收入水平者居多,但和纯农业收入者相比,认为养老标准不合理的人很少,认为完全合理的更多。

3 结论和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农民的收入情况制约了农民的缴费能力和投保积极性,收入水平越高越稳定,农民的缴费能力和投保积极性越高。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和稳定农民收入。

要积极探索提高农民收人的途径,包括提高农业部门利润率、发展多种产业、增加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等,提高农民缴费能力,从而实现新农保制度可持续运行。

农业生产面临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收益不确定性高;农民外出打工也多为临时工种,同样收入不稳。农民收入不稳不仅使缴费能力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使得农民因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而不敢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农民对于养老最担忧的就是收入不稳问题,所以在提高农民收入基础上,还应积极探索稳定农民收入的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村合作组织和基金以及专业化农业工人群体,同时做好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工作,并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优惠和扶持保障。

[1] 李香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北京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2012(3).

[2] 鲁欢.新农保最低缴费档次“受宠”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对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400户农户调查的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肥东县档次收入水平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于肥东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思考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重要性
收入水平、学历层次对餐饮方式的影响
这个假期你错过的不是院线片而是这些……
法学院哪家最强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