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4-08-15 00:49王占发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化学心理

王占发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1)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心理素质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人的基础素质,优秀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表现为具有充沛的精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感、优良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性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只有具有这些条件,他们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才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竞争与进取中充满自信。现在的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的心理素质是较低的,研究部门的调查报告证实,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疾患日趋增多,有专家对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测试后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约为10%-40%,以至于出现学生稍有不顺就出现极端事例。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心理健康有益于生理健康,而生理健康、精力充沛,则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励人从事积极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健康的意志是智力发展的保证,因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受到挫折和压力,而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实现的;健康的性格是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比一般人更热情、更热心、更勤奋是那些创造人才的共同特征;健康的人际关系,为智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微观环境,融洽、亲切、宽宏、大度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情绪愉快和稳定,从而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化学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理论性强且抽象,在微观的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瑕,被学生称为“第二外语”,在化学学习中会产生心理上的为难情绪,在学习上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在化学教学中,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研究教师教学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索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兴趣广泛、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但变化也快。由于刚刚接触到化学,心理上感到新鲜、好奇,对化学中的百般变化充满惊异,化学课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使其充分利用,尽情发挥,讲课中要重视STS教育,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向心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尽量让他们在变化莫测的化学世界中一显身手,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会表现出新的学习心理。他们的求知欲强,对所学知识要求更深入、广泛、全面、系统。教师不仅教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他们会学,要给他们创设情景、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学习。教师要善于让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们独立完成某些学习内容、操作某些实验、设计方案等。要注意鼓励他们的“创见”、培养他们的“远见”、消除他们的“偏见”,以利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教师的讽刺、挖苦、冷淡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性格不同,心理各异,对刚刚接触的学科知识有许多不适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师要尽量帮助他们做好心理的适应。适应是指人不论客观环境与主观体验如何,都能生活、学习、工作在其中,或者采取常规的对策,通过正常的渠道对环境施加自己的影响。适应分为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和适应困难三种类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积极适应,改变消极适应,防止适应困难。兴趣是心理适应的重要方面,达尔文原来学神学,因为他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成了举世瞩目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各具特色的教学程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唤醒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顺利地完成学习上的这一转折,尽快做到心理上适应各学科知识的学习。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生情绪热烈,注意力集中,信心十足地去认识事物,心理状态达到了积极水平。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状态,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学生的认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情感、爱好等都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教师要创设情景,艺术性地将有关知识表现出来,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使教学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鲜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让学生在愉快、严谨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教师教学艺术特点不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的方法也很多。教学过程中,应将以上几方面有机结合、适当调配,为教学服务。要重视STS教育,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化学原理,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学生能在熟悉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知识。在教学行为上,力求知识的形象化,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如讲二氧化硫的性质时,首先用投影打出受酸雨侵蚀的乐山大佛的图片,说:从大佛那低沉的双眉、微闭的双眼、班驳发黑的身躯,可以看出国宝受到的侵害,大佛受到侵害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是酸雨。教师: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学生:二氧化硫。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课的开始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知识探求欲望。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的功能,化学教材除编排了数量充足的探究实验内容外,还设有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初中有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如在依教材为纲、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将一些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改为现象明显学生熟悉的替代实验等,这都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切实发挥实验优势,显出实验功效,达到实验目的。要设情境、重过程、讲实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要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实验的主动性;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严谨的态度;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学习化学的为难情绪,热爱化学学习,树立学好化学的坚定信心,才能为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打好基础。

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钦佩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做为化学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应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使学生确认我们的老师有能力带领我们去敲开知识之门、引上成才之路。这种信任使学生很愿意接近老师,甚至愿意追随老师的爱好,模仿老师的动作,学做老师的学问。从而培养出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才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时注意培养能从事高级创造性劳动的人才。优秀的创造型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学习方法、强烈的情感意识和顽强的意志毅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化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