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格言诗中“佛”类字眼英译辨考

2014-08-15 00:45王密卿赵春龙
外国语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塔尔藏传佛教格言

王密卿 赵春龙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1.引言

藏族格言诗是13世纪以来在印度格言诗与藏族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学种类,语言古朴、诗味隽永、内涵丰富、哲理深邃,真实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是西藏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坛中独具民族特色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学史上饱含高原气息的“格桑花”,经久不衰,惹人喜爱。其中著名的藏族格言诗有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的《萨迦格言》、班钦·索南扎巴(1478或1481-1556或1554)的《格丹格言》、孔唐·丹白准美(1762-1823)的《水树格言》等等,这些作者均为藏传佛教中的著名学者和教派领袖,使得藏族格言诗具有极高的民族代表性和文学成就性,并在西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把藏族格言诗翻译成外语,推向世界。现在已有的英译藏族格言诗有美国译者塔尚·塔尔库(Tarthang Tulku)翻译的Elegant Sayings(1977),美国译者达文波特(John T.Davenport)翻译的Ordinary Wisdom—Sakya Pandita’s Treasury of Good Advice(2000)和李正栓翻译的Tibetan Gnomic Verse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藏族格言诗英译》)(2013)。三个译本各具特色,塔尔库侧重传达藏族格言诗的道德说教;达文波特的译本内容全面,并增加了详细的解释和评论;李正栓的译本是国内首个英译本,侧重传达藏族文学与文化的独特内涵。三个译本的特色突出体现在对“佛”类字眼的翻译上,读者从中可窥一斑。

2.藏族格言诗中的“佛”类字眼

佛教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印度迦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Siddhattha Gotama)(约前565-前486)创立,于公元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581-650)时期传入西藏。“佛教传入西藏后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与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政教合一、全民信教的状态。藏传佛教凌驾于藏族文化诸形式之上,占据了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而且还成为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班班多杰,2004:55)在西藏历史上,藏传佛教对整个社会的平稳过渡、藏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西藏各领域的全面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藏族格言诗就是在藏传佛教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其写作目的在于宣传藏传佛教的教义。由此,研究藏传佛教必须要参照藏族格言诗,研究藏族格言诗更要以研究藏传佛教为基础。

佛,作为藏传佛教中至高无上的神,是西藏文化独具魅力的重要根源所在,有关它的每一个词汇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象。在目前对藏族格言诗的研究中,学者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对藏族格言诗的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层面,即使有对格言诗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也只是单纯地研究格言诗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征,缺乏将格言诗放在藏传佛教大背景之下的“佛”类字眼的研究。本文所说的“佛”,除了指释迦摩尼外,还包括十方世界的诸佛,对“佛”类字眼的研究就是对藏族格言诗中以上众佛的研究。比如《萨迦格言》中的“转轮王”和“大威德佛”,《格丹格言》里说到的“帝释”和“持轮法王”,《水的格言》中提及的“金刚菩萨”和“日基星”,《树的格言》中常提的“佛陀”和“菩萨”等。这些“佛”类字眼被广泛运用于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藏族文化的承载和集中体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信奉佛教的藏民族的文化经典,“《萨迦格言》奠定了藏族格言诗的基础,为后世学者开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廖艳莎,2010:118)。并且作者萨班·贡嘎坚赞“将自己的佛学见解融入其中,以自己的佛学造诣对人性做一价值判断”(蔡晓菁,2009:64)。那么书中必然有诸多可探求的藏传佛教文化。本文以其为例本,对塔尔库、达文波特和李正栓的三个英译本中“佛”类字眼的翻译进行分析和比较。

3.《萨迦格言》英译本中“佛”类字眼的翻译研究

翻译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转换活动。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经常烙在其语言上;文化包括语言,缺乏文化的支撑语言也将失去其内在而无法独立存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源语言中的文化进行分析和整理,以语言为媒介,在目标语中把源语言文化体现出来。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实践活动不同,由此形成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能够对译文进行恰当的文化转换,忠实而巧妙地传达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

藏族格言诗内涵丰富、佛教色彩浓重。在格言诗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特别要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寻找文化等额对应,补足文化差额,补全文化空缺,实现“佛”类字眼的有效转换,进而忠实地传达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

3.1 寻找文化等额对应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认为,“人类的共性多于差异,在人类经验和表达方式中,都存在一种共核(common core),世界上人类语言都具有同等的表达能力,即都能满足使用该语言的本族人表达思想、描述世界、进行语言交际的需要。”(熊德米,2001:88)由于中西方的人们在社会实践、感受客观事物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通常情况下,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某一表达形式在西方语言文化背景下能找到现成的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反之亦然。例如,“太阳”对应“sun”、“星星”对应“star”、“河流”对应“river”、“入乡随俗”对应“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保重”对应“Take care of yourself.”等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寻找两种语言的对等词,以达到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效果。现以《萨迦格言》中第401诗节中的“佛”译为例,分析三个译本在寻找其对等词时所采用的文化转换策略。

汉译:拯救众生的佛还在世上,

却要朝拜别处的祖师;

明明身在恒河畔,

却要去挖苦水井。

(次旦多吉,1985:86)

李正栓译:

When Buddha the savior is still alive,

Do not worship other gods.

When you live by the Ganges,

Do not dig a well for bitter water.

(李正栓,2013:106)

达文波特译:

Extending devotion to other teachers

While the protector of beings,the Buddha,lives,

Is like digging a brackish well near a river

Of water with the eight good qualities.

(Davenport,2000:253)

塔尔库译:

One who pays homage to anther teacher

When the Buddha,patron of men,lives near,

Is like a man who digs a well

On the bank of a clear-flowing river.

(Tulku,1977:109)

佛在佛教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藏传佛教中尤甚。在此处,三个译本同时将“佛”翻译为“Buddha”,使之有了特指涵义,突出了佛的独一无二性,译者在目标语中找到了文化等额对等词。同时,三位译者将“拯救众生的”这一形容词译作“Buddha”的同位语,分别为“the savior”、“the protector of beings”、“patron of men”,三个译本都再次解释了佛陀保护众生这一重要作用,忠实地传达了佛陀在藏传佛教中的独特地位。然而,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秉承“普度众生”的教义。因此,在藏传佛教中,佛祖不仅担当了保护神的作用,更多地充当了拯救众生的角色。达文波特和塔尔库将“佛”分别解释为“the protector of beings”和“patron of men”,忽略了佛拯救众生的重要作用。李正栓将“佛”解释为“the savior”,较忠实于藏传佛教中“佛”的文化意象。此外,诗歌语言讲究简洁,诗歌翻译要注意其形美、音美和意美的有效转换。达文波特和塔尔库注重“佛”文化意象的有效传递,在诗中用一组词解释了佛,但是忽略了藏族格言诗语言简洁这一特点。李正栓的译文以一个词传达了“佛”的丰富内涵,使句式短而有力;前后两行结构相同,使内容传递更加清楚明了。该译本做到了忠实文化基础上的语言简洁,符合诗歌形美和意美的特点。

再以第456诗节中“菩萨”的翻译为例。

汉译:只有通晓世间的一切,

才能实施神圣的教法;

因此实施教法,

是菩萨的天职。

(次旦多吉,1985:97-98)

李正栓译:

Only when one knows the word well,

He can implement the power of Holy Buddha.

And therefore Bodhisattva is the soul

Who has put it into effect indeed.

(李正栓,2013:121)

达文波特译:

Those who know how to perform worldly tasks well

Are adept in the ways of sublime Dharma.

Therefore the practice of the ways of Dharma

Is the way of life of the bodhisattvas.

(Davenport,2000:292)

塔尔库无选译。

在藏传佛教里,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佛教中的八大菩萨虽是菩萨称号,但他们本质上却是佛陀。李正栓在其译本中将“菩萨”译作“Bodhisattva”,突出了菩萨的唯一性;达文波特将其译作“the bodhisattvas”,突出了菩萨的多样性。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藏传佛教中虽有观音、文殊、金刚手等八大菩萨,但被藏民极为推崇的只有观音菩萨。在藏族聚居区的传说中,吐蕃人的祖先是观音菩萨派遣到雪域修行教果的一只猕猴与一位岩罗刹女。他们生活困窘,观音菩萨出于大慈大悲之心为他们带来了青稞、小麦、大米、荞麦、芝麻、豌豆、芥菜七种粮食。正是由于观音菩萨以救苦救难为己任,她被视为雪域高原的守护神,并成为藏族文化中菩萨的特指。由此可见,突出“菩萨”的唯一性更能反映出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观,忠实地传达藏族宗教文化。“语言之间真正的对等的表达方式绝少,宜慎用简单的对应翻译”(秦洪武、王克非,2010:210)。虽然达文波特找到了文化对应词,但并不是文化对等词,忽略了藏族文化中“菩萨”的特指内涵。

3.2 补足文化差额

“文化差额对应是指两种语言中都拥有某一文化概念,但两种概念在文化语义层面并不对应。”(秦洪武、王克非,2010:211)由于各民族间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文化差额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情况不在少数,补足文化差额成为必然。例如,“西风”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写“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出“西风”的凄凉之意;雪莱在《西风颂》中则赞美了西风保护者的作用。对于文化差额,这就需要译者把带有过强的文化信息替换为显性的表达。现以《萨迦格言》中第124诗节中“净饭王子”的翻译为例,分析该策略在“佛”类字眼翻译中的运用。

汉译:对贤者不用嘱咐办事也会妥善,

卑劣者再三叮咛还是对你胡言;

污蔑净饭王子他还要爱护你,

恭敬阎王他还是会要你的命。

(次旦多吉,1985:27)

李正栓译:

Without advice the sage can do things well.

The despicable are advised time and again but still make nonsense.

Even when you besmirch the son of Shuddhodana,he will still protect you.

Even when you respect the king of hell,he will take your life.

(李正栓,2013:34)

达文波特译:

Good people give sound advice even if not requested;

Bad people are misleading even when asked for help.

Bodhisattavas are compassionate even if abused;

The Lord of Death kills even when paid tribute.

(Davenport,2000:100)

塔尔库译:

A virtuous man gives instructions without hypocrisy;

If you ask a villain,he will misinform you.

Though you slight a Bodhisattava,he is merciful,

Though you bestow praise on the Lord of Death,he is still your destruction.

(Tulku,1977:80)

净饭王子,是佛祖释迦摩尼出家之前的称呼,他的父亲净饭王名叫首图驮那(Shuddhodana),是古印度迦罗卫国的国王。李正栓将“净饭王子”译为“the son of Shuddhodana”,意为“首图驮那的儿子”。该译本先采用音译的方法将净饭王的名字翻译出来,又加上词组“the son of”补全了王子这一概念,将带有过强的文化信息替换为显性的表达,便于读者理解原文内涵。在达文波特和塔尔库的译文里,将“净饭王子”译为“Bodhisattava”,语言简洁,但是忽略了佛教文化。在佛教初创时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而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即,后来“菩萨”的概念扩大了,而非专指“净饭王子”。达文波特和塔尔库将“净饭王子”分别译为“Bodhisattavas”和“a Bodhisattava”,保留了其独特的文化意象,但是模糊了“净饭王子”和“菩萨”的概念,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李正栓直译加补全概念的方法相比用词较多,但是注意到了“净饭王子”的独特性,较为忠实地传达了其文化内涵。

又如第444诗节中“阿罗汉”的翻译,

汉译:没有殊胜的缘法,

即使通达无我也不能成佛;

不用尽最好的办法修行,

即使见晓真谛也不是阿罗汉。

(次旦多吉,1985:95)

李正栓译:

Even if one is master and egoless,

He cannot become Buddha without precious dharma.

Even if one knows the essence,

He is not arhat without using the best ways to practice.

(李正栓,2013:118)

达文波特译:

If causes and effects are incomplete in any way,

Selflessness may be realized,but not buddhahood.

Those unpracticed in supreme methods

Are foe destroyers who only see the truth(of selflessness).

(Davenport,2000:120)

塔尔库无选译。

阿罗汉,又称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其梵语表达为arhat。李正栓直接采用“阿罗汉”的梵语表达“arhat”,运用直译的方法补足了中西方的文化差额对应,同时保持了诗句语言的简洁。达文波特正话反说,将“不是阿罗汉”意译为“foe destroyers”,将其隐含的文化信息转换为显性的表达,有利于英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在文化信息转换上却出现了不对等。“阿罗汉”包括诸佛和依照佛的教导修习四圣谛,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的圣者。“不用尽最好的办法修行,即使见晓真谛也不是阿罗汉”,但也不能将其称为“foe destroyers”,也可能是正在修行的圣者。在进行文化转换时,译者要在文化信息忠实对应的基础上将隐性的信息转换为显性的表达。

3.3 补全文化空缺

“由于源语和目的语中显而易见的文化差异,两种语言不可能在指称、语用等方面一一对应。如果某一种语言中出现的反映民族特点的词语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相应的指称符号,往往就会造成文化空缺。”(王颖,2011:94)中西方历史发展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空缺。中国历史典故如“完璧归赵”、“霸王别姬”、“三顾茅庐”和特定词汇如“旗袍”、“上山下乡”、“红卫兵”在英语中就会出现文化空缺的现象。同样,在宗教文化里,各类宗教都有自己的称谓,将有关和尚的歇后语如“小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译入英语也会出现文化空缺。文化空缺通常表现为某些概念表达方式的或有或无,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意译、直译或音译等策略填补文化空白。现以《萨迦格言》中第16诗节中“转轮王”的翻译为例,分析该策略在“佛”类字眼翻译中的运用。

汉译:英明而德福俱全者,

只身也能战胜一切;

勇猛之狮和转轮王,

均无需别人的帮助。

(次旦多吉,1985:4)

李正栓译:

A person with wisdom and virtue

Can conquer everything all alone.

A brave lion or a Cakravarti-raja

Dose not need any help.

(李正栓,2013:5)

达文波特译:

The noble wise ones who have gathered merits

Will be victorious over all,even if they stand alone.

The lion,king of beasts,and universal monarchs

Have no need of allies for their rule.

(Davenport,2000:40)

塔尔库译:

A brave,wise,and fortunate man,

Though alone,overcomes all.

The lion,the king of beasts,and

The universal monarch need no assistant.

(Tulku,1977:64)

在佛教中,转轮王包含两个概念。其一,转轮王身具三十二相,和菩萨的相数相当,属于一类佛;其二,转轮王是佛教中最伟大的君主,被称为王中至尊,世间少有。其梵语表达为Cakravarti-raja。李正栓将“转轮王”译作“Cakravarti-raja”,和其梵语表达是一致的,保留了它的双重含义,用音译补全了文化空缺。达文波特和塔尔库将“转轮王”分别译作“universal monarchs”和“the universal monarch”,意思都为“世间的主宰者”,保留了转轮王“最伟大的君主”的含义,舍弃了其“佛”的文化内涵。在目标语中如果出现文化空缺的现象,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意译,向读者传递文化信息;二是音译,补全文化空缺。达文波特和塔尔库采取意译的方法,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但是没有向读者完整地传达源语言信息;李正栓采用音译的方法对读者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补全了文化空缺,有效地传达了独特的藏族文化的内涵。

再以第241诗节中“阿修罗”的翻译为例。

汉译:大人物所敬仰的,

卑贱者却要轻侮;

顶月神头上的月亮,

却被阿修罗当成食品。

(次旦多吉,1985:51-52)

李正栓译:

Wherein you have good merits

You have a reputation.

The moon above Luna’s head,

Is taken as food by Asura.

(李正栓,2013:65)

达文波特译:

Those honored by the great

Are scorned by the coarse.

The moon ornament on mighty Siva’s head

Is devoured lesser gods.

(Davenport,2000:157)

塔尔库译:

What is respected by the great

Is condemned by the lowly.

The precious crown of the gods

Is devoured by the ogre.

(Tulku,1977:92)

在佛教中,阿修罗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他易怒好斗,曾多次与提婆神(天人)恶战。但是阿修罗也奉佛法,是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李正栓将“阿修罗”译作“Asura”,用音译补全了文化对应的空缺。达文波特和塔尔库将“阿修罗”分别译作“lesser gods”和“the ogre”,意思分别为“次要的神”和“食人魔”。“gods”本为基督教里的用语,达文波特将其放在这里虽然有利于读者接受,但是难免让基督信徒误以为佛教里也有基督教里的神。此外,将“阿修罗”意译为“lesser gods”也未能忠实地传达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塔尔库将“阿修罗”译为“the ogre”,偏离了源语言信息。阿修罗信奉佛法,是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而非食人魔。

在“佛”类字眼的英译过程中,三个译本都采用了不同的文化转换策略,并且力图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藏族格言诗中“佛”的丰富内涵。但是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个译本的忠实程度,甚至影响到语言的运用。达文波特和塔尔库在部分佛的翻译中混淆了藏传佛教中“佛”的概念,甚至将“佛”和西方的“god”混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读者的接受,但不利于传播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此外,达文波特倾向于将“佛”多元化,这就与藏传佛教中众佛的唯一性相矛盾,给英语读者在深层次上理解藏文化带来困难。李正栓的译本注重保持语言的简洁性,虽然在转换部分“佛”的文化意象时用词较多,但是忠实了藏族文化,有利于读者对佛深层次的理解和独特的藏族文化在英语世界的广泛传播。

4.影响“佛”类字眼英译的因素

三个译本在不同程度上向域外读者传递了藏民族的文化,对藏传佛教中的众佛走向世界起了宣传作用。然而,三个译本在传达众佛文化内涵的忠实程度上却不尽相同。本部分将从宗教文化、译者身份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分析影响“佛”类字眼英译的因素。

4.1 宗教文化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即生态学(ecology)、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和语言文化(1inguistic culture)五大方面。宗教文化是影响英汉语言特色的重要因素,中西方的文学作品大都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佛”类字眼的翻译中,达文波特和塔尔库作为喜爱佛学的美国人,在英语运用能力上应该比李正栓更加简洁流畅,其译文应更加忠实原文。然而却并非如此。由于三位译者受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其宗教文化观念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李正栓生活在儒释道并存的文化氛围里,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这对于他忠实地传递众佛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故在李正栓的译本中,很难发现混淆佛的概念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将具体佛翻译为一类佛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保持语言的简洁。塔尔库和达文波特生活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世界里,其行为或少或多地会受到基督文化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二者难免会将佛教中的佛译为“god”或“gods”,这种归化翻译策略有利于外域读者的接受,但不利于读者在深层次上理解佛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语言的简洁性。此外,塔尔库和达文波特的译文中出现了个别误译的现象。由此可见,宗教文化因素对译者传递信息的忠实程度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纽带和桥梁,译者首先要充分了解宗教文化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做好翻译,避免误译、漏译的现象,做到传情达意。

4.2 译者身份

翻译从来就是主体性行为,它总是受主体的某个意向的驱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和作者一样在自己的环境下构建了不同的文化。译者身份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译文的忠实程度。

作为美国学者,塔尔库旨在将《萨迦格言》推向美国研究佛学的学生,帮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因此,塔尔库侧重向读者传达格言诗中的道德说教。此外,学者的身份有助于塔尔库译本语言的规范简洁。达文波特曾供职于“西藏流亡政府”,意在向英语世界的读者宣传藏族文化。他从读者接受角度出发,注重寻找“佛”的意象与西方上帝意象的共性。但是由于塔尔库和达文波特过于注重藏族格言诗的道德说教成份,在其译文中经常会看到二者放着现有的词语不用而附加解释性的词语,从而影响了其译本语言的简洁性,也不会完整地将佛的神韵与藏族文化传达给读者。作为国内学者,李正栓注重藏传佛教中众佛意象的有效传递,兼顾了语言的简洁,力图接近源语言信息,以较严谨的学术作风将译本呈现给读者。

4.3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某一阶级、政党、职业内的人(通常是知识分子)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它是某一国家或集体里流行的信念,潜藏在其政治行为或思想风格中;哲学、政治、艺术、审美、宗教、伦理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蒋骁华,2003:24)翻译自始至终都会受到意识形态或诗学观的影响,其中,“专业人士”控制诗学,赞助人控制意识形态。

在《萨迦格言》的翻译中,三个译本的赞助人不同,直接影响了对“佛”类字眼翻译的忠实程度。塔尔库作为藏传佛教的研究者,受助于藏传佛教的研究机构,重在向英语世界的读者宣传藏传佛教,因此他注重传达格言诗的道德说教意味。达文波特的译本是在鼓吹西藏独立的流亡分子的帮助下完成的,因此他注重寻找藏族格言诗与西方文化的共性,引发英语世界读者的共鸣,引起国内外对西藏流亡分子的关注。由此,他的译本难免会夹杂一定的政治色彩,进而影响译本的忠实程度。李正栓从宣传藏族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注重保留藏族格言诗中文化的独特性,较为忠实地传递了藏传佛教中佛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藏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图景中的一部分。

5.结语

在“佛”类字眼的英译中,受宗教文化、译者身份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李正栓注重传达藏传佛教中佛的独特性,向域外读者介绍原汁原味的藏族文化;达文波特和塔尔库重在向读者传递藏族格言诗中的道德说教成份,但是并没有完整地传达出格言诗中佛的文化内涵。此外,三个译本在语言运用上各有长处和不足。“文学翻译的目的主要是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传真,这就要求译文要力求为目标读者表现出原文的文化特色,使目的语带有原汁原味的感觉。”(刘浩,2013:121)因此,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尤其是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译者不但要考虑到语言的简洁性,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即运用简洁的语言忠实地传递民族文化内涵。

[1] Davenport,John T.Ordinary Wisdom:Sakya Pandita’s Treasury of Good Advice[M].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2000.

[2]Tulku,Tarthang.Elegant Sayings[M].Berkeley:Dharma Press,1977.

[3]班班多杰.也谈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关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蔡晓菁.《萨迦格言》的结构解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5]次旦多吉.萨迦格言[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6]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3(5).

[7]李正栓.藏族格言诗英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8]廖艳莎.藏语格言诗风格研究[J].语文学刊,2010(5).

[9]刘浩.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目的[J].外国语文,2013(1).

[10]秦洪武,王克非.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1]王颖.翻译与文化再现[J].外国语文,2011(2).

[12]熊德米.奈达翻译理论评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猜你喜欢
塔尔藏传佛教格言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格言
格言
格言
格言
母亲的餐桌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四川小金清代穆塔尔墓碑考释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