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凉崆峒武术中的和合文化思想

2014-08-15 00:50杨春华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武术思想文化

□ 杨春华(陇东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武术方面的综合反映,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传统武术文化是武术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包括武术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不仅拥有历史的意义,而且有超越历史的意义。平凉崆峒武术文化是在以崆峒山为中心的平凉地区内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它是在平凉地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产物,是平凉地域内几千年来的物质精神文明的结晶。平凉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地带,它西控陇干,东扼秦川,屏潘中原,连接边塞,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商贸文化交流的纽带。平凉崆峒武术以崆峒山为的发源地,以崆峒氏族在氏族部落战争中所掌握的攻防格斗之法和格斗技巧为外壳,以广成子的阴阳有藏观为其合理内核,以和合文化为其理论基石,不断发展演变而形成平凉崆峒武术。

1、平凉崆峒武术文化的历史成因

平凉为中华边陲重地,是汉、唐等中原王朝的西北边疆。在这片黄土地上,伏羲氏一画开天,光照日月,擎启中华文明;黄帝问道;周先祖发展农耕,文明薪火燃烧至今;秦皇、汉武先后登临崆峒,巡疆固土;前秦苻坚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始名平凉;秦王李世民在泾州大破薛举,雄才初展;宋、夏争夺中原咽喉,重兵对峙;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行宫;明代韩王就潘平凉,留下了众多胜迹。千百年来,这里既有结对商驼、征战将士和学者僧侣络绎而过,也有像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等近代英杰莅临和眷顾,还哺育了向黄莆谧、牛僧孺、吴玠、吴璘、刘琦、赵时春、蔡元颜等一代代文臣武将。

从先秦到北宋时期,崆峒山所处的平凉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及宜农又宜牧,所以成了古代农、牧民族居地的交界地区。同时农、牧民族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常常为争夺这一地区而战乱频繁。从周秦、西汉到唐宋,崆峒山地区烽火连天,战事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崆峒先民们为了生存,从战斗实践中总结了当时内容朴素实用,招式简单的攻防格斗之法,结合古代兵法演变和先民们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同时吸收了广成子的 “抱神以静”、“阴阳有藏”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古代崆峒武术”。伴随儒、佛思想在崆峒山的传播、发展,崆峒武术文化在这三家文化思想的碰撞、融合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造就了崆峒武术文化的开放、共融的文化源泉。同时平凉又长期处于多区域,多民族文化共存的综合体,这种独特的优势,使得平凉地域的武术文化表现出了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从地缘环境来看,平凉位于陇山西侧,陇山是秦陕和秦岭西端余脉,古称关山,位于平凉的六盘山古称小关山。从地理位置看,平凉正好处在陇山山脉形成的陇山文化带以内,这里既有牧耕文化的特点,也有农耕文化的血脉,同时崆峒山还汇聚道、佛、儒三家文化为一体,在这种多文化体系诞生出来的崆峒武术文化,和合文化思想必然成为崆峒武术文化的主流思想。

2、平凉崆峒武术的文化内涵

2.1、拳种丰富、派系繁多而又自成一体的和合的文化特征

崆峒武术是武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派别,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劳动。它兼容南北武术风格,融少林武当武术特长,包容并蓄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崆峒武术分为八大门、每门有十六种套路,包括崆峒山道家流传下来的武术套路和北派武术的十二个拳种,共三百多个武术套路。每一门派都自成一体系,有自己流派风格和拳路特征,但各门派之间又互相穿插,互为影响,最初都以道家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根源,随着西来佛家思想的本土化,崆峒武术各门派又吸收了佛家思想的精华,同时把内地东传的儒家思想也纳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思想为我所用的特色理论基础。崆峒武术门派创始人飞虹子学艺与少林,精通少林的各种拳术,随后又学习了峨眉、武当武术,来崆峒山之后,把各流派武术融合为一体,并在套路、技击功夫、手法上形成了自身的体系,把崆峒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崆峒山的宗教思想融入到武术之中,以技击、增加功力、强身健体为目的,集修身、养性、健体和技击于一体,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在中华武术的五大流派中,没有那种流派能像崆峒武术这样术这样拳种丰富,流派纷呈融多种宗教地域文化为一体。

2.2、平凉崆峒武术和合的文化内涵

崆峒山的三教洞,把老子、孔子和释迦悉尼并列供奉,这在自然景观上就充分反映了崆峒山和合的文化思想。和合是指多种并存的、矛盾的,甚至是对立事物的协调、结合、统一、发展。这样的学术思维,被学术界称为和合精神,和合思想,和合文化。华夏56个民族之所以能历经上下五千年风雨沧桑,而任能不断团结壮大,与和合文化的维系密不可分。崆峒山有原始的道家思想、道家活动的文化遗存,而原始道家的一个很重要思想就是张广保教授讲的人体小宇宙,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人最原始、最具本土色彩的文化,因此崆峒武术文化最根本的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平凉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一个地区,长期以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与崆峒山文化熏陶教化无不关系,崆峒武术在这种和合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发展,受这种和合思想的影响,融合各种门派,各家拳路、各种技法与一体,而形成了12个拳种,300多种套路,八种不同修炼级别的门系为一体的崆峒派武术。

2.3、崆峒之人勇的民族武风

平凉崆峒地区之人勇,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平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熏陶,孕育出了平凉地域崆峒人勇的民间武风。李白有诗曰:“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宋代游师雄吟道:“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仁宗庆历时,葛怀敏定川砦之败,西夏之兵南下抢劫,崆峒山的僧人法淳等师徒曾率众僧与西夏军大战,守护了崆峒山御书院并保护数万藩汉人民生命财产。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平凉历史中,频繁的军事战争所带来的格斗技巧,有力地促进了平凉崆峒武术的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农牧文化的长期互融,又为平凉崆峒武术文化的丰富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孕育了平凉地域族尚武风俗的同时,也给不同民族之间武术的碰撞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平凉崆峒武术文化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和其它武术流派文化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即具有一般传统武术文化的共有特征,同时因其独特的历史、人文、自然环境,又形成了其自身独具一格崆峒武术文化内涵。崆峒武术技术、拳种、套路之间的融合,体现了平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崆峒武术文化包含的道、佛、儒三家文化思想,体现出不同文化互融发展即合和的崆峒武术文化内涵。

[1]王岗.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

[2]甘肃崆峒文化研究会.崆峒文化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3]甘成福主编.平凉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3.

[4]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山新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5]赵汝清.崆峒山文化[J].文史知识?文化源流,1997,(6).

猜你喜欢
武术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