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在国内糖尿病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2014-08-15 00:50李安玲马运苗赵惠敏
护理研究 2014年33期
关键词:效能量表病人

李安玲,马运苗,赵惠敏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全世界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130万例。不久前针对我国成年人进行的全国性糖尿病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4亿人,占成年人口的11.6%[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自我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至关重要,国外有研究称,多达98%的糖尿病护理属于自我护理[2]。但是长期有效的自我护理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并非易事,如何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抗疾病的信心,是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的目标。自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理论以来,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自我效能在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

1 自我效能理论的相关知识

1.1 自我效能理论的概念 自我效能理论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还受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期望的影响[5]。通过区别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自我效能实质上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达到某一水平或者应付某种困境的主观判断,它产生于行为发生之前,是一种能力知觉而非能力本身。

1.2 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个体是否积极参与某项活动的先决条件。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行为选择。人们倾向于做自己认为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回避其认为难以完成的事情。其次,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努力及坚持程度。另外,自我效能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将暂时的困难归因于环境,在困难面前激发出更大的潜能;自我效能感不足的人容易将一时的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而放弃某项活动,表现出沮丧。

1.3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即直接经验(mastery experiences)、替 代 经 验 (vicarious experiences)、语言说服(verbal persuasion)、生理与情绪状态(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其中直接经验来自个人的亲身经历体验,它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力最大;替代经验是人们通过观察与自己相似的他人的行为或经历而获得的间接经验;言语说服是通过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引导改变人们的知识与态度的方法;生理与情绪状态则是个体面临某项任务时的身心和情绪反应。

2 自我效能理论在国内糖尿病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2.1 干预性研究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对自我效能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护理学研究者已经从单纯的描述性研究逐渐深入到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干预性研究。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加深了人类对自身行为和动机的认识,为行为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框架[6]。王君俏等[4,7]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有待提高。最近,有学者的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与其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8];健康素养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状况[9]。另外,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主观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能影响糖尿病病人的应对方式,使病人表现出焦虑、抑郁,这些描述性研究为干预性研究奠定了基础[10]。本研究总结近几年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的干预性研究发现,干预方法主要是以健康教育的形式进行的饮食管理、锻炼行为改变、用药和血糖监测[11-15]。这类研究的干预方法虽然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是均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通过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成功者的现身说法)、言语劝说(护理者的鼓励教育)、改善生理与情绪状态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

2.2 对自我效能评价工具的研究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在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我国还没有自行编制的量表,评估工具一般是翻译外国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应用比较多的有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2型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魏洁等[16]对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历程、内部结构、信度和效度检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人群文化差异的影响导致从外国引进的量表与中国的国情不符。孙慧伶等[17]对糖尿病自我效能测量量表的结构、信效度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发现国内没有合适的常模,量表的信效度和维度有待完善。由于不同学者选择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不同,很难对量表做出稳定的评价,所以应致力于开发适合于我国糖尿病人群的自我效能感量表。

2.3 研究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和农村 最初国内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医院,如王君俏等[4,10,18]都是选取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研究场所也从医院发展到了社区,温丽芝等[19,20]从社区选取已确诊为糖尿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社区内进行相关研究和干预。近两年又有向农村发展的趋势,但是这类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研究显示,农村地区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普遍较低其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概括起来农村地区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是病人本身,如就医观念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够;第二是农村医务工作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医疗条件不理想[21-24]。魏洁[24]在农村老年糖尿病病人知识、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农村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模型。

3 小结

目前,将自我效能应用于糖尿病护理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相关文章也逐渐增多,特别是近几年干预性研究层出不穷,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在研究数量、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差距。国内研究在制定干预措施时,要结合病人需求及病人特征探索出不同人群的干预方法。在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评估工具方面,基本使用国外的量表,应致力于编制适合我国糖尿病病人的评估工具。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场所从医院发展到了社区和农村,且在社区和农村的研究基本都是描述性的研究,相关的干预性研究较少。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他们更多的是在社区和家里进行护理或自我护理,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主观判断,一次失败的胰岛素注射或者突发的低血糖都有可能使病人的自我效能感下降,因此,应该注重将自我效能的干预向社区、乡镇卫生所和家庭扩展,以便为病人提供持续的支持,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促进病人健康。

[1] 王凯.我国糖尿病病人高达1.14亿糖友要做好控制安全过冬[N].中国妇女报,2013-11-18(B03).

[2] Jordan DN,Jordan JL.Self-care behavior of Filipino-Amreican adults with type 2diabites mellitus[J].Diabites Complication,2010,24:250-258.

[3] McCaul KD,Glasgow RE,Schafer LC.Diabeites regimen behaviors predicting adherence[J].Med Care,1987,25(9):868.

[4] 王君俏,刘明.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9-431.

[5] Albert B.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6:1.

[6] 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A):763-765.

[7] 刘维维,彭庆莲,姜艳春.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8):11-13.

[8] 刘艳玲,徐欢.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学,2013(7):44-45.

[9] 赵晓霜,李春玉,李彩福.社区糖尿病病人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63-65.

[10] 刘晓英,周晓歌,王秀荣,等.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6-128.

[11] 李冬静,李冬梅,邢凤梅,等.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704-1706.

[12] 孟共林,邓雨云,陈红涛,等.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老年糖尿病病人锻炼行为改变的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419-2421.

[13] 王汕珊,梁丽梅,张全英.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09,30(20):2443-2444.

[14] 张媛,王克芳.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73-74.

[15] 刘爱英,黄珺,方蔷.自我效能理论在2型糖尿病病人系统性教育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3(4):6.

[16] 魏洁,李宇阳,黄仙红.糖尿病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3,24(12):687-690.

[17] 孙慧伶,张瑜.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2,27(11):92-95.

[18] 贾芸,龚婷,桑末心.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6,11(19):1586-1588.

[19] 温丽芝,刘萍,陈愿辉.社区2型糖尿病121例自我效能感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47-48.

[20] 阮晓楠,傅东坡,傅华.浦东新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1400.

[21] 杨萍,李冬静,姚三巧,等.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感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2862-2865.

[22] 张玉芹,张小丽.农村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现状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10):1413-1414.

[23] 黄庆娟,韦翠英.自我效能感对农村糖尿病病人治疗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76-77.

[24] 魏洁.农村老年糖尿病病人知识、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1.

猜你喜欢
效能量表病人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谁是病人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病人膏育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