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4-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体育部常青体育馆

叶 杨

(武汉轻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2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我校常青校区、东校区和金银湖校区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数量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研和统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场馆方面的研究文献近30篇,并对有关我校体育场馆的内部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汇总。

1.2.2 问卷调查法。就有关我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方面对我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各个部门的中层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

1.2.3 专家访谈法。就有关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利用方面的问题走访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省教育厅的体育专家和学者。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1.2.3 数理统计法。就有关本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常规的数理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

2.1.1 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资源统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目前我校已发展成为三个校区:分别是常青校区、东校区、金银湖校区。其中常青校区有标准足球场(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一个,篮球场(水泥地)9个,排球场(水泥地)3个;东校区篮球场(水泥地)4个,还有一个300米非标准体育场;金银湖校区(新校区)有体育馆一个,其中体育馆内有标准篮球场 1个,羽毛球场地 12块,乒乓球台 15个。室外的体育场地有篮球场(水泥地)14个,排球场(水泥地)4个。还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土场子)。上述是我校目前现有的体育设施。

2.1.2 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情况。目前我校有在校生15000人(包括成教和自考),其中常青校区和金银湖校区的所有室外体育设施供学生上课以及学生课余时间使用,体育馆内只有二年级体育专项课(健美操和交谊舞)两个专业上课时使用,其他时间体育馆对学生和教工以及社会人员进行有偿使用。

2.2 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常青校区体育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常青校区无论是排球场、篮球场还是足球场在每周上课有三个单元时间里无法满足大学体育的教学需要,其中有两个单元为二年级专项课教学,一个单元为一年级公体教学。这三个单元时间内上课学生人数较多,尤其是二年级的专项课教学,武术、散打,保健,定向运动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地,这一现实情况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通过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发现:在课余时间,我校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学生进行正常体育锻炼的需求,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客观上说场地的数量不足;第二,由于我校地处武汉市规模最大居住小区(常青花园社区),社区内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所以很多社区居民(对学校来说就是社会外来人员)经常进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出现了和学生争体育场地的局面。

2.2.2 东校区体育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东校区有一个300米的非标准运动场,由于我校饲料系在这里建了一个养猪场实验中心,以及一个驾驶学校在此练车,该场地已基本荒废,基本上没有人在此进行锻炼。对这一问题向我校教职员工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学校能够把实验中心和驾驶学校搬迁,在这里建成新的体育场馆,大部分人希望建成游泳馆和网球场。

由于我校青年职工宿舍和自考生宿舍地处东校区,仅有的4个篮球场(水泥地)成了他们锻炼的主要场所,由于人多,可以说场地严重不足。

2.2.3 金银湖校区体育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区是我校的新校区,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校区。通过调研和问卷得知:该校区的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我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但是足球场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因为是土场子,如果遇到下雨天,场地就变成了泥地,通常要通过2到3个晴天才能用,学生无法进行上课,跑道是简易跑道,而且质量很差,学生在跑道上跑步存在着一定的危险。通过问卷:学生希望学校把这个足球场修成塑胶跑道,这样使场地尽量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降低学生受伤的风险。

2.3 我校体育馆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3.1 体育馆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文献资料,可以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模式分为三类:第一,学校内部进行经营和管理,湖北省大部分学校采用这一模式;第二,校外承包进行经营管理;第三,合作型经营管理模式。后两种为少数学校所采用。我校采取第一种模式,由体育部来经营管理。

2.3.2 体育馆经营管理人员。体育馆经营管理人员由体育部教师组成,体育教师有较好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作保证,为经营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经营管理方面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和提高。

2.3.3 体育馆财务的经营管理。高校体育馆是为教育服务的,不可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经营实体,但是由于体育馆的维护和费用较高,很多学校经费紧张,投入不足,所以大部分高校采取“以馆养馆”的方式。我校也是采取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学校获得一部分维持费,再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获得经营收入,然后上缴学校财务,这笔收入由学校负责支出,其中一部分用于体育课部的发展基金。

2.3.4体育馆管理的规章和制度。我校已经制定了体育馆的管理规章和制度,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章制度只是高校自行制定的,缺乏国家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在具体操作时仍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就拿收费来说,走访了物价局、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高校体育场馆收费的标准及相关政策。

2.3.5 体育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体育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作为经营管理者的体育课部缺乏管理经验,体育馆对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实行有偿收费的标准分歧很大,学校的维持费过低,聘用的安保人员过少,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结论与建议

3.1 我校常青校区在课余时间,外来人员占用体育场馆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正常进行,尤其是足球场上发生外来人员为争场地打伤学生的事件,应该引起学校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保卫处来协助体育部管理好体育场地设施。

3.2 我校东校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建议学校能够把实验中心和驾驶学校搬迁,恢复东校体育场,建成游泳馆和网球场。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空间。

3.3 我校金银湖校区体育场存在较大隐患,建议学校将此场地重新翻修,建成标准的塑胶场地,我校的体育教学以及学生业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创造更好的条件。

3.4 建议我校体育部全体教师走访其他兄弟院校,学习和交流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的成功经验,并在我校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使我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是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从事体育锻炼。

3.5 我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建议学校领导能够更加重视体育工作,加大对体育的整体投入,尤其是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建议保卫处和后勤管理集团能够积极配合体育部的工作,使我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曹可强.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体育学刊,2004,(2).

[2]顾冬梅.高校体育场场馆专业化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体育部常青体育馆
离我远点
“卧”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提高体育部办公室工作质量的途径分析
体育运动员的训练及其合理营养摄入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国际化合作教育探析
生命表在运动寿命研究中的初步探索